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智能网联汽车在提升交通安全、给用户带来更加舒适的 操控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正常运行 的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系统会提升乘车安全性,研究表明,在智 能汽车的初级阶段,通过先进智能驾驶辅助技术,有助于减少 50%~80% 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如果实现无人驾驶,甚至可以 避免交通事故。但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智能 网联汽车的信息系统也可能出问题, PC 端、手机端的病毒和 网络攻击等都有可能被复制到汽车领域,如果在行驶过程中 的汽车被黑客控制,出现刹车、熄火、转向等操作失控等问 题,会严重影响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图1.1 智能网联汽车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2. 智能网联汽车集中运用了计算机、 现代传感、 信息融 合、 模式识别、 通信网络及自动控制等技术, 是一个集环 境感知、 规划决策和多等级驾驶辅助等于一体的高新技术 综合体, 拥有相互依存的技术架构, 如图1.2所示。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1.1.2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在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及能源、 交通、 安全、 环境问
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生态建设深入推 进, 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快速深度融合, 汽车 产业消费趋势、 制造过程、 商业模式、 竞争格局发生重大 变革, 全球汽车产业正在飞快发展和重塑。 汽车产业的电 动化、 智能化、 网联化趋势愈发凸显,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也逐步成为共识。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中国于2016年10月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图》, 以SAE分级定义为基础, 考虑中国道路交通情况的 复杂性, 加入了对应级别下智能系统能够适应的典型工况 特征, 从智能化和网联化两个层面明确各自分级, 如表 1.1和表1.2所示。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6) 信息安全技术, 包括汽车信息安全建模技术, 数据存储、 传输与应用三维度安全体系, 汽车信息安全测 试方法、 信息安全漏洞应急响应机制等。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7) 高精度地图技术与高精度定位技术, 包括高精度 地图数据采集、 交换和物理存储的标准化技术, 多台智能 网联汽车之间信息共享与协同控制所必需的通信保障技术, 移动自组织网络技术, 高精地图及局部场景构建技术等。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L3(有条件自动化): 由自动驾驶系统完成所有的驾 驶动作, 根据系统要求, 人类驾驶者提供适当的应答。
L4(高度自动化): 由自动驾驶系统完成所有的驾驶 动作, 人类驾驶员不需要对所有的系统请求做出应答。
L5(完全自动化): 在所有人类驾驶员可以应付的道 路和环境条件下, 均可以由自动驾驶系统自主完成所有的 操作。
(4) V2X 通信技术, 包括车辆专用通信系统、 实现 车间信息共享与协同控制的通信保障机制、 移动自组织网 络技术、 多模式通信融合技术等。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5) 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 包括智能网联汽车云平台架 构与数据交互标准、 云操作系统、 数据高效存储和检索技 术、 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大数据的关联分析技术和深度挖 掘技术等。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1.1 智能网联汽车 1.2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 1.3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分类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智能网联汽车是智能汽车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 是 跨技术、 跨产业的新兴体系, 也是国际汽车技术未来发展 的重要方向;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 的新兴产业, 可显著改善交通安全, 实现节能减排, 缓解 道路拥堵, 提升通行效率, 并拉动汽车、 电子、 通信、 服务、 社会管理等行业协同发展, 对促进国际汽车工业发 展、 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8) 标准法规, 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整体标准体系以及 涉及汽车、 交通、 通信等各领域的关键技术标准。
(9) 测试评价, 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方法与测 试环境建设等。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3. 智能网联汽车的分级标准 目前, 国际上多采纳的是美国的自动驾驶分级标准。 SAE发布的分级标准如下: L1(驾驶辅助): 通过环境信息对方向盘和加减速中 的一项操作提供驾驶支持, 其他的驾驶动作都由人类驾驶 员进行操作。 L2(部分自动化): 通过环境信息对方向盘和加减速 中的多项操。
1.1 智能网联汽车
1.1.1 智 1. 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 控制器、
执行器等装置, 并融合现代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 实现车 与车、 车与人、 车与云等智能信息交换、 共享, 具备复杂 环境感知、 智能决策、 协同控制等功能, 可实现“高效、 安全、 舒适、 节能”行驶, 并最终实现代替人来操作的新 一代汽车, 见图1.1。
(2) 智能决策技术, 包括危险事态建模技术、 危险 预警与控制优先级划分技术、 群体决策和协同技术、 多目 标协同技术、 车辆轨迹规划技术、 驾驶员多样性影响分析 技术、 人机交互系统等。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3) 控制执行技术, 包括面向驱动/制动的纵向运动 控制技术、 面向转向的横向运动控制技术, 基于驱动/制动 /转向/悬架的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 融合车联网通信及车载 传感器的多车队列协同技术和车路协同控制技术等。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1.2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架构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体系由传感、 决策、 控制、 通信 定位及数据平台等关键技术组成, 主要包括:
(1) 环境感知技术, 包括利用机器视觉的图像识别技 术、 利用雷达 ( 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 超声波雷达) 的 周边障碍物检测技术、 多源信息融合技术、 传感器冗余设 计技术等。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需要在智能网联化与安全之间做出 平衡,没有绝对安全的智能网联系统,只有在智能网联化与安 全之间找到一个厂商、用户、政府都认可的平衡点,智能网 联汽车的相关技术才能不断取得突破,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才 能得到有效保障,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第1章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