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口可乐CIS提案书

可口可乐CIS提案书

-3-
一,并且是全球
2 可口可乐公司企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在社会公众及消费者心目中的总体印象,是 企业文化的外部体现。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对提高企业经济 效益和推动企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 的重要武器。可以说,现代企业竞争的重点,已经从产品的竞争上升 为企业形象的竞争。
可口可乐是中国最著名的国际品牌之一,在中国软饮料市场占主 导地位,为市场领导者,然它的竞争对手市场的追随者百事可乐,为 了打破困境,夺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主动出击,向可口可乐发出挑战, 它摈弃了可口可乐一贯采用的无差异市场涵盖策略,而从年轻人入手 对可口可乐进行了侧翼攻击,称百事消费者为“百事新生代”利用明 星效应使得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间差距缩小为 4.9%,1985 年可口 可乐宣布推出新口味的可乐取代行销近百年的旧可乐,收到方方面面 的职责,这次的失误使得百事击败可口登上宝座,而可口可乐的形象 包装太过陈旧的弊端也搬上台面。
4 可口可乐 vi 设计 ....................................................... - 17 4.1 可口可乐标志 .................................................... - 17 4.2 VIS 设计 ........................................................ - 17 -
2 可口可乐公司企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 - 4 2.1 企业概况......................................................... - 4 2.2 可口可乐企业形象调查............................................. - 5 2.3 可口可乐企业形象问卷调查表....................................... - 6 2.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8 4.3 问卷得分状况分析................................................ - 11 4.4 分析总结 ........................................................ - 12 -
(2)“未开封的可口可乐原叶滇红红茶饮料内出现一个白色圈 状异物,到底是不是存在质量问题?”最近几天来,家住西安的张 女士一直为这个问题和饮料厂商进行交涉,但至今仍未得到令人信 服的答复。
由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可口可乐公司处理紧急事件的速度 不够快,员工给消费者带来的印象也值得考究,可见可口可乐公司 的企业员工形象还有待整改。
3 可口可乐公司理念设计.................................................. - 14 3.1 可口可乐企业文化:资本主义的精髓 ................................ - 14 3.2 宗旨 ............................................................ - 15 3.3 口号:把快乐带回家 .............................................. - 15 3.4 目标:让人们一喝饮料,就想到可口可乐 ............................ - 15 3.5 使命 ............................................................ - 15 3.6 理念 ............................................................ - 15 3.7 员工准则 ........................................................ - 15 3.7.1 服务原则 ...................................................... - 16 -
1989年资产额82.825亿美元,雇佣职工2万多人。可口可乐公司 1919年9月5日在美国特拉华州成立。1960年进入美国最大的100家工 业公司的行列;1983年居第48位。1960~1983年,该公司的销售额、 资产额和净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2%、11.5%和12.3%。
-4-
可口可乐公司制造和分配浓缩软饮料和果汁,它的产品可口可乐 是从可口和可乐两种植物的叶子和果实中取出液汁制成的一种饮料。 作为该公司主要部门的软饮料每年的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 80%。软饮料产品占公司总利润的 88%。可口可乐美国公司 (CoCa-Cola USA)是可口可乐公司最大的销售商;该公司食品部制 造和销售冷冻、浓缩柑橘和各种果汁、柠檬晶、咖啡和茶。酒类部门 生产和销售各种牌号的酒,主要销于国内市场,是美国第四家最大的 酒类生产和销售者;该公司还生产塑料薄膜以及其他消费产品如防臭 剂、湿手巾纸等。
-2-
用只是造成以上现象的表面原因,而深层次的原因,是可口可乐的一 直引以为豪的渠道系统——101 系统造成的!这套为可口可乐系统立 下汗马功劳的 101 系统,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1)芬达喝出塑料袋 可口可乐欲赔5瓶汽水可口可乐公司事 发后10多天才派人来取证,来了之后也不过问孩子的身体情况。对 于可口可乐公司应对食品安全的态度,让他很生气。
可口可乐公司 CIS
策 划 书
目录
1 可口可乐 CIS 提案书..................................................... - 1 1.1 导入 CIS 的动机 ................................................... - 1 1.2 CIS 策划的目的 ................................................... - 1 1.3 CIS 导入的背景及理由 ............................................. - 1 -
1 可口可乐 CIS 提案书 1.1 导入 CIS 的动机
可口可乐公司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饮料公司,在强烈的市场竞争 下,要保持不败的地位,就必须要突出公司的自身形象,因此把 CIS 战略导入可口可乐公司已经成为高水平竞争手段的趋势。
CIS 的实施可逐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有利于增强企 业的凝聚力。CIS 的导入,可帮助它创造有序独特和统一的品牌识别 系统,提高知名度、辨识度和美誉度,使公众对可口可乐产生依赖, 是经营的需要。 1.2 CIS 策划的目的
1886 年,可口可乐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诞生,自此便与 社会发展相互交融,激发创新灵感。这些依次展开的历史时刻精彩纷 呈,成就了这个全球品牌的百年传奇。现在,它每天为全球的人们带
-1-
来怡 神畅快的美妙感受。目前,全球每天有 17 亿人次的消费者在畅 饮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大约每秒钟售出 19,400 瓶饮料。目前为全 球最大的饮料食品厂商。可口可乐公司是举世闻名的汽水大王,它在 全球各地有 500 余种产品销售,其中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雪碧、 芬达四大品牌 在全球最畅销汽水前 5 位中独占 4 位。 1.3.2 理由
5 可口可乐 BI 设计 ....................................................... - 20 5.1 可口可乐企业内部行为识别 ........................................ - 20 5.2 可口可乐企业外部行为识别 ........................................ - 21 5.3 所以可口可乐的 BI 可以概括为: ................................... - 22 -
随便走进一家面积在 200 平方米以上的小型超市,走进店内,视 觉就被百事包围,而它的对手可口可乐,堆头上没有,找遍店内外, 找不到一张海报,更不用说刷墙广告。你只能在货架上百事旁边的次 显眼位置上找到可口可乐的产品,或者,你还能在店门口靠在百事冰 箱后面的可口可乐冰箱里找到可口可乐的产品。可口可乐不是世界第 一品牌吗?怎么在这里感觉好像百事才是第一品牌。为什么看不到可 口可乐的海报、吊旗、店牌?为什么看不到可口可乐的堆头?为什么 可口可乐总是被陈列在次重要的位置上?如果你去问店主,他会理直 气壮地告诉你说:百事可乐有费用嘛!可口可乐什么也没有!没有费
6 组织 CIS 对外发表...................................................... - 23 6.1 广告宣传 ........................................................ - 23 6.2 品牌宣传 ........................................................ - 24 6.3 会议 ............................................................ - 24 6.4 厂区美化 ........................................................ - 24 6.5 公共关系 ........................................................ - 24 6.6 管理原则 ........................................................ - 25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