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核孔复合体?有什么功能?
主要由蛋白质构成,镶嵌在核孔上的一种复杂的结构。
通过核孔复合体的主动运输。
亲核蛋白与核定位信号。
亲核蛋白入核转运的步骤。
转录产物RNA的输出。
2.染色质的定义?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的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体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
基本组成单位:核小体。
3.活性染色质组蛋白特异的修饰?
组蛋白的修饰改变染色质的结构,直接或间接影响转录的活性。
组蛋白赖氨酸残疾乙酰基化影响转录。
组蛋白的甲基化。
组蛋白的H1的磷酸化。
不同组蛋白修饰之间的关系。
4.多线染色体和灯刷染色体发现的最初来源?
5.何谓多聚染色体?其生物学意义?
细胞内各种多台的合成,不论其分子量大小或是mRNA长短如何,单位时间内合成的多肽分子数目都大体相等。
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进行多肽合成,对mRNA的利用及对其浓度的调控更为经济有效。
6.蛋白质合成的过程?
起始:50S亚基和氨酰tRNA与结合在mRNA上的30S亚基结合。
延伸:核糖体沿mRNA移动并通过转肽反应使肽链延伸。
终止:多肽链从tRNA上释放,核糖体大小亚基解聚。
7.细胞骨架的定义?具有什么功能?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蛋白纤维网架结构体系。
维持细胞外形。
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过程某种细胞器。
与细胞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8微丝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维持细胞形态,赋予质膜机械强度。
细胞运动。
微绒毛。
应力纤维。
参与胞质分裂。
肌肉收缩。
9.什么是微管?其组成单位是?主要功能有哪些?
微管: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中由微管蛋白转配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
维持细胞形态。
维持有关细胞器的空间定位分布。
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鞭毛和仙茅运动。
纺锤体与染色体运动。
10.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基本特征的比较?
11.膜脂的运动方式?
沿膜平面的侧向运动。
脂分子围绕轴心的自旋运动,脂分子尾部的摆动。
双层脂分子之间的翻转运动。
伸缩运动。
12.细胞质膜的基本功能?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选择性的物质运输。
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号跨膜转导。
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的进行。
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
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色结构。
13溶酶体的主要功能有?
细胞内消化。
防御功能。
消除功能。
受精中的功能
14.已知膜泡运输有哪些类型?其主要功能?
类型:COP||有被小泡的组装与运输
COP|有被小泡的组装与运输。
网管蛋白有被小泡的组装与运输
功能:负责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负责从顺面高尔基体网状区到内质网膜泡转运。
介导蛋白质从高尔基体TGN向质膜,胞内体溶酶体或植物液泡的运输。
15内质网的主要功能?
蛋白质的合成。
脂类的合成。
蛋白的修饰与加工。
膜的生成。
物质的运输。
贮积Ca+。
糖原代谢。
解毒作用。
增加细胞内膜表面积。
16.高尔基体的主要功能?
参与分泌活动,蛋白质的糖基化。
蛋白质的加工改造。
硫酸化。
膜脂的糖基化。
膜的转化。
细胞内的膜泡运输。
17.细胞凋亡有哪些生物学意义?
细胞凋亡对动物个体的正常发育,自稳态的维持,免疫耐受的形成,肿瘤监控等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还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能够清除体内多余受损危险的细胞而不对周围细胞组织产生损害。
18.细胞凋亡产生的分子机制?
物理性因子,包括射线,较温和的温度刺激。
化学及生物因子,包括活性氧基团和分子,DNA和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
19.什么是细胞周期同步化?常见方法有哪些?
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分离出来,从而获得不同时期的细胞群体。
方法:自然同步化。
人工选择同步化(有丝分裂选择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药物诱导(分裂中期阻断法、DNA合成阻断法)
20.MPF是如何发现的?
1970年,johnson和Rao将Hela细胞同步化并与M期细胞融合发现M期细胞有促进分裂因子,1971年Masui和Marker在爪蟾实验中提出MPF。
两人用孕酮诱导卵母细胞成熟,并用成熟卵母的细胞质注射到卵母细胞,发现可以促进卵母细胞成熟,继续用该卵母细胞细胞质诱导新的卵母细胞,任然可以促进卵母细胞成熟。
因而他们推测成熟卵母细胞中必然有一种物质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即MPF。
21.CDK1是怎样调控细胞周期从G2期到M期转化?
周期蛋白B/A-与CDK结合形成复合物,Wee1/Mik1激酶和CDK激酶催化Thr14、Tyr15和Thr161磷酸化,然后Cdc25c催化下,Thr14、Tyr15去磷酸化,表现出激酶活性。
CDK1激酶通过使某些蛋白质磷酸化,改变其下游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和启动其功能,实现其对细胞周期的调节。
22.简述APC在细胞周期从分裂中期向后期转化的调控机制?
1磷酸化:被M期CDK激酶磷酸化激活;去磷酸化:被磷酸酶去磷酸化失活;2cdc20为APC的有效调控因子。
APC受到纺锤体装配检验点的检控Mad2蛋白起重要作用,Mad2与cdc20结合,抑制cdc20活性。
23.什么是细胞分化?影响细胞分化的因素有哪些?
在个体发育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
胞外信号分子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细胞记忆与决定。
受精卵细胞质的不均一性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与位置效应。
环境对性别决定的影响。
染色质变化与基因重组对细胞分化的影响。
24.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的区别?
所形成的泡大小不同。
过程的连续性,胞饮连续,吞噬需触发。
泡形成机制不同,胞饮网格蛋白,吞噬微丝及其结合蛋白。
25.钠钾泵工作原理及结构?
钠离子的磷酸化和钾离子的去磷酸化引起构象变化有序交替发生,每个循环消耗一个ATP,泵出3个钠离子和泵进2个钾离子
26.细胞外基质功能和成分?
指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的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网格结构。
功能:构成支持细胞的框架,负责组织的构建。
胞外基质的信号功能。
胞外基质的三维结构及成分的变化,改变细胞微环境从而对细胞形态生长分裂分化和凋亡起重要作用。
27.简要说明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有何特点?
28.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异同点?
主动: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能量,不需浓度差,它可以使细胞可以自由吸收对自身有利的离子。
被动:不需载体蛋白,不需能量,需要浓度差。
反应链:激素--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基因调控蛋白--基因转录
1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信号通路
效应酶:腺苷酸环化酶,12次跨膜,在Mg或Mn存在条件,催化ATP生成cAMP.主要通过cAMP激活蛋白激酶A所介导。
2磷脂酰肌醇双信使信号通路
效应酶:磷脂酶 C 信号分子--G蛋白受体+G蛋白a亚基--活化PLC--(1)IP3--Ca+--CaM+Ca+--靶蛋白活化(2)DAG--PKC--基因转录
3酶连受体介导
信号分子+RTK--RTK二聚化--自磷酸化+TYrp--GRB2+SOS+Ras(GDP)--Ras(GTP)--MAKKK--MAKK--MAPK--苏/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