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承力索架设.ppt
一、承力索的架设
⒈ 架设承力索安全注意事项
⑴ 放线前应对线盘进行详细检查加固,线未端应固定在放线盘上, 以防放线时线条脱出伤人,线盘应有制动设施。 ⑵ 架线车作业台升、降时,不得上下人。 ⑶ 架线作业台上有人作业时,行车应平稳且速度不得大于5km /h。 ⑷ 架线时,放出的承力索下面不得有人。在铁路道口或行人较多 的地方应派人防护。 ⑸ 在高压线下放线时,其两端支柱的放线滑轮开口应封死,防止 导线跳出触电。 ⑹ 紧线时,在楔型紧线器前端的承力索上安装钢线卡子,防止紧 线器滑脱。 ⑺ 架设承力索应用放线滑轮,遇有接头应设人防护。
一、承力索的架设
⒉ ⑻ 高空作业扎好安全带,全体人员带好安全帽。 ⑼ 架线完成后,必须沿架线区段巡回检查一遍。 线索超拉安全注意事项 ⑴ 超拉应在昼间进行,超拉全过程要有人进行安全监护。 ⑵ 承力索与接触线超拉,应在其中心锚接安装后进行。超拉前 必须按要求进行加固。 ⑶ 必须严格执行超拉操作程序,承力索与接触线必须分别进行 超拉。 ⑷ 超拉过程中,应设防护员对超拉区段进行巡视检查,发现异 常情况立即向施工负责人报告。超拉完成后,对超拉区段进行 一次安全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撤人。
二、接触线的架设
(四)安全注意事项 ⒈ 放线前应对线盘进行详细检查加固,线末端应固定在放线盘 上,以防放线时线条脱出伤人,线盘应有制动设施。 ⒉ 架线车作业台升、降时,不得上下人。 ⒊ 架线作业台上有人作业时,行车应平稳且速度不得大于5km /h。 ⒋ 架线时,放出的接触线下面不得有人。在铁路道口或行人较 多的地方应派人防护。 ⒌ 在高压线下放线时,其两端支柱的放线滑轮开口应封死,防 止导线跳出触电。 ⒍ 紧线时,在楔型紧线器前端的接触线上安装钢线卡子,防止 紧线器滑脱。
二、接触线的架设
⒈ 架设接触线应具备的条件。 ⑴ 承力索架设后,已按图纸规定位置安装好普通 吊弦; ⑵ 承力索中心锚结按技术要求架设完毕; ⑶ 软横跨下部固定绳已安装好; ⑷ 锚柱已预装接触线补偿装置。 ⒉ 办理架线申请手续与承力索的架设相同。 ⒊ 编制架线方案与承力索的架设相同。 ⒋ 放线方案技术交底与承力索的架设相同。
一、承力索的架设
⑺ 执行安全技术措施 ⑻ 起锚 ⑼ 放线 ⑽ 紧线 当线盘被制动后,架线车缓缓向下锚支柱开动,直至起锚处坠 砣杆底部达到施工高度bX时,停止紧线。 ⑾ 终锚 ⑿ 倒鞍子 倒鞍子就是将放线滑轮中的承力索倒入接触网悬挂零件中,即 钩头鞍子、杵座鞍子或悬吊滑轮中。
一、承力索的架设
(三)质量标准
⒈ 铜、钢承力索19股中断一股,用同材质线扎紧使用; 断2股及以上应截断重接。 ⒉ 绞线有交叉、松散、硬弯、折叠时应修复使用,已 成为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时应截断重接,有轻微松散但 受力后能复原的可不作处理。 ⒊ 坠砣串排列要整齐,缺口上下错开180°。 ⒋ 每个锚段内接头数:正线不超过1个,站线不超过2 个(不含锚支上的接头)。 ⒌ 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 m,两接头之间的距离不 得小于80m(不包括锚支线上的接头)。
接触网架设图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承力索的架设
(二)作业方法、步骤 ⒈ 对架线区段的检查 ⑴ 与接触网交叉或平行的电力线、通讯线等拆迁、改 建工作应于架线前完成,如不能完成时,必须制定安全 措施,应能保证人员及料具的最小安全距离。见表
架线应能保证的最小安全距离
输电线电压kV 水平接近距离m 垂直接近距离m 1及以下 1 1 35及以下 2 2 110及以下 4 2.5 220及以下 6 3
二、接触线的架设
⒌ 区间全补偿链形悬挂接触线的架设
S钩
二、接触线的架设
⒍ 站场全补偿链形悬挂接触线的架设 站场接触线的架设方法步骤与区间基本相同,由于 站场股道较多,道岔多,线路比较复杂,同时,又 要考虑站场列车运行及股道空闲情况,以便争取有 效作业时间,因此,架线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架线作 业计划,架线时,应保持与站方密切连系,加强安 全防护措施,确保运输、施工双安全。 ⒎ 接触线的超拉 接触线的超拉方法见十二、承力索的架设
二、接触线的架设
⒎ 架设接触线应用铝放线滑轮,遇有接头应设人 防护。 ⒏ 高空作业扎好安全带,全体人员带好安全帽。 ⒐ 架线完成后,必须沿架线区段巡回检查一遍, 内容应包括: ⑴ 确认架线区段接触网无侵入铁路基本建筑限界 情况及其他不良状态。 ⑵ 接触网各部连接牢固可靠。 ⑶ 线路上无遗留工具及其他妨碍行车物件。经检 查确认符合要求后,架线车方可返回车站。 ⒑ 架线完成后,接触网线路两端进行临时接地
二、接触线的架设
(三)质量标准 ⒈ 铜及铜合金接触线在同一截面处损伤超过其截 面10%时,应截断重接。 ⒉ 每个锚段内接头数:正线不超过1个,站线不超 过2个(不含锚支上的接头)。 ⒊ 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 m,两接头之间的距 离不得小于80m(不包括锚支线上的接头)。 ⒋ 坠砣串排列要整齐,缺口上下错开180°。
⒋ 放线方案技术交底 放线施工负责人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安全质量检查人员、 各小组组长、主要骨干及相关人员到放线现场进行放线 方案技术交底,将起锚、放线、穿线、翻线、做接头、 安装绝缘、紧线、终锚等任务落实到各小组。 ⒌ 区间全补偿链形悬挂承力索的架设 ⑴ 架线前将补偿器安装好。 ⑵ 将配好的线盘吊入架线车的放线架上,做好起锚回 头,线索从架线车拉倒作业车上面,临时固定在作业平 台前端,并在架线车上准备一定数量的接头零件。
二、接触线的架设
(一)准备工作 ⒈ 人员:15~30人。 ⒉ 工具:接触网作业车、架线车、车梯、断线钳、 手锤、木手锤、导线正面器、钢卷尺、楔形紧线器、 羊角紧线器、报话机、温度计、开口放线滑轮、棕 绳滑轮组、钢丝绳滑轮组、单滑轮、钢丝套子、双 钩紧线器、手板葫芦、梯子、线坠、发电机、照明 设备、工具袋、安全带、安全防护工具等。 ⒊ 材料:镀锌铁线、S钩、棕绳等。 ⒋ 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承力索与接触线的架设
一、承力索的架设
(一)准备工作 ⒈ 人员:15~30人。 ⒉ 工具:接触网作业车、架线车、车梯、断线钳、 手锤、钢卷尺、楔形紧线器、羊角紧线器、长钩子、 报话机、温度计、开口放线滑轮、棕绳滑轮组、钢 丝绳滑轮组、单滑轮、钢丝套子、双钩紧线器、手 板葫芦、梯子、线坠、发电机、照明设备、工具袋、 安全带、安全防护工具等。 ⒊ 材料:超拉肩架、铁坠砣、镀锌铁线、棕绳等。 ⒋ 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
一、承力索的架设
⑵ 架线区段接触网支柱埋设完毕,限界、埋深、 倾斜均符合技术标准;支持装置、软横跨、隧道悬 挂结构和锚柱已安装并且符合质量要求。 ⑶ 曲线内侧的旋转腕臂应采取固定措施,以防止 腕臂在紧线过程中由于旋转角过大而损坏棒式绝缘 子。 ⑷ 架线区段的限界门应安装完毕,以防止超高车 辆挂线。 ⑸ 所有支柱号码牌应已编好。 对于以上检查内容有不合格的问题时,应进行处理 后才能放线。
一、承力索的架设
⒉ 办理架线申请手续
⑴ 架线区段、日期、地点及架线进度。 ⑵ 架线后接触线所能保证的最低高度,要求有关部门 对机车车辆严格检查和管理,严防扩大货物列车刮线。 ⑶ 凡在线路横、纵断面作业的,如工务起、落、拨道 等,应事先与施工单位协商,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方 可进行。 ⑷ 当架线区段有爆破作业时,应与施工单位协商,采 取防护措施后方可进行。 ⑸ 向行车调度提供架线作业计划,并在每日指定时间 内(一般在18点以前)报告次日架线计划。
一、承力索的架设
⒊ 编制架线方案
⑴ 确定放线区间、站场锚段号。 ⑵ 确定放线起锚、落锚支柱号,穿线地点及特殊处理 要求等。 ⑶ 确定放线人员数量,根据放线要求,将放线人员进 行分组。 ⑷ 确定放线机具数量,根据放线要求,对车辆进行分 组排列。 ⑸ 确定放线主要工具、材料。
一、承力索的架设
一、承力索的架设
⑶ 将补偿坠砣装上车。 ⑷ 放线当天,列队由施工总负责人宣布架线施工方案, 安排坐台、两端防护人员,确定通讯联络办法,确定车 辆解列、运行、连接地点,确定安全、质量巡检人员, 各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⑸ 根据分工要求,各小组准备工具、材料装车。 ⑹ 车辆类型、数量及排列顺序: 直线多、曲线少的区段:接触网放线车1辆,接触网作 业车2辆。 直线少、曲线多的区段:接触网放线车1辆,接触网作 业车2~3辆。 排列顺序(从起锚到落锚):接触网作业车2~3辆、 接触网架线车1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