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职责一、认真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定本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二、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三、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评价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四、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五、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六、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分管院长输血管理职责一、负责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工作计划的实施、督查、领导。
二、检查指导全院输血工作的实施。
三、对输血新技术、新疗法和业务培训随时监督和管理。
四、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院会议,听取汇报和年度总结。
输血管理办公室职责一、在医院领导和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开展工作。
二、促进科学合理用血,推广成分输血,督促开展自身输血。
三、负责组织供给医院临床用血,确保血液来源合法,质量安全。
四、指导、检查、监督临床用血,对输血重点科室进行监督、考核。
督促、检查输血科的输血管理工作,使之不断规范化。
五、积极参与临床的会诊工作,特别是疑难输血会诊,需要大量用血手术的术前讨论,提出最佳输血方案,指导临床合理、规范、安全可靠地利用血液及其制品。
六、负责对医院相关人员进行输血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的培训。
检查和指导各相关科室有关输血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
七、负责对医院输血的安全形势进行分析、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指导实施。
八、负责组织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例会。
九、负责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制定医院输血管理相关制度,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十、调查处理不良反应及输血感染性疾病。
十一、负责与六安市红十字中心血站联系协调工作。
输血科岗位职责一、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接受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专业技术指导和监督。
二、负责临床用血的计划申报,并按照计划储备所需血液。
三、做好各种血液成分的运输,储存和质量观察。
四、在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对临床用血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五、认真执行各项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输血安全。
六、认真做好输血前的免疫学检查和消毒隔离工作,严防输血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七、参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科研工作,做好与临床输血相关的会诊工作。
八、指导临床合理、科学用血,推广成分输血。
九、宣传和推广输血新技术,比如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
十、负责做好与输血有关的医学科研和教学工作。
十一、保存临床输血的各种相关资料。
输血质量管理小组职责一、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宣传、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推动、促进、完善医院临床输血的发展和管理。
二、制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院内输血知识医学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医院医护人员输血及输血管理水平。
三、监督,指导临床科学、安全、合理、有效用血。
四、积极推广临床输血新技术、新材料、新业务。
五、积极参与医院疑难、大量输血的指导与协调。
六、积极协调相关科室用血,调剂血源,减少因血液及其制品的过期而造成的浪费。
七、组织鉴定临床输血相关医疗纠纷(溶血反应、输血感染性疾病等)。
输血科主任工作职责一、在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科室的业务、教学、科研及行政管理工作,提高全科人员的思想水平、业务素质。
二、负责组织本科业务技术及制定规划,合理设置科室机构,根据本科任务科学分工,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完成。
三、负责本科年度工作计划和诊疗质量监测控制方案的规定、实施、检查和总结。
四、负责解释本科复杂疑难的检查、诊断、治疗及仪器设备的使用等技术问题,参加临床会诊、抢救和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
五、督促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维修,指定人员负责登记、统计、资料积累和保管工作。
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督促检查本科人员履行职责,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严防事故差错。
七、负责本科业务训练、人才培养及技术考核工作,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并担任教学。
八、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组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和科研工作,指导临床输血,组织全科人员撰写学术论文、经验总结等。
九、负责医德医风建设,掌握所属人员思想、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提出考核、晋升、奖惩和培养使用意见。
输血科主管技师工作职责一、在科主任领导和高职技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协助主任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负责仪器的调试、鉴定、操作和维修保养。
三、检查科内的血液质量及信息反馈,解决较复杂疑难技术,开展成分输血和在医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血液治疗。
四、担任教学,指导和培养技师,解决较疑难的问题,担任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并负责其技术考核。
五、主动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情况,密切配合临床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了解血液使用情况,计划供血。
六、了解国内外专业信息,应用先进技术,开展科研和新业务、新技术,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七、负责各种试验结果的记录、资料的保存。
进行输血不良反应的登记和统计工作。
八、指导和参加科室的常规工作和值班工作。
输血科技师工作职责一、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检验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二、严格遵守临床输血技术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指导并参加血型的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
督促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三、经常检查血液质量,根据临床用血情况,做好血液的储备工作。
四、做好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修、保养、建档、建卡等登记工作。
五、做好物品、耗材、器材的申领和保管,并及时向科主任反馈消耗状况,以便及时补充。
六、钻研业务技术,引用新业务、新技术,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工作。
大力推广成分输血,做临床医师的参谋,以合理利用血液资源,节省病人开支。
七、积极参与输血科人员的业务学习,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
一、在输血科技师(检验技师)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负责血型的鉴定、交叉配血试验和发血工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严防差错事故。
三、负责冰箱的管理,每天观察并登记冰箱温度,血液的储备,血液质量的鉴定。
四、负责冰箱内的消毒工作,并定期对其进行环境监测。
五、严格执行血液的入、出库规范,每月统计一次出入库明细。
六、统计输血后不良反应回报,并上报输血科检验师。
七、做好输血前全套的送检及登记,并管理输血后的标本的存放。
八、严格执行入、出库规章,认真核对和仔细检查,核对种类、数量及质量。
九、参加输血科值班,负责填写输血科各项登记统计表。
十、大力推广成分输血,做临床医师的参谋,合理利用血液资源。
一、上岗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二、应懂得各种消毒剂的作用、性能及浓度和配制方法。
三、污物处理按卫生监督部门有关条例进行,不得擅自改变和违反。
四、发生质量差错和重大事故应上报部门负责人。
五、保持工作室的整洁卫生。
六、履行高压消毒岗位职责。
七、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职培训,经考核取证后才能上岗。
八、严格按照医院《高压消毒锅操作规程》操作,消毒时不得擅自离开岗位,以免发生意外。
九、认真负责地做好交接班和记录工作。
十、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发现故障应立即报告本部门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进行修复。
血库计算机操作岗位职责一、上岗人员应具有微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经培训后方可上岗。
二、对工作应认真负责,上岗后将每天检验结果准确无误输入电脑,不得擅自修改和漏录信息内容。
三、做好微机的维护保养工作,防止电脑病毒的传入,存入的信息应及时做好复制件,防止信息丢失。
四、微机发生故障,应及时与信息科联系,尽快修复,保证工作需要。
五、严禁非本机操作人员使用和操作。
六、保持工作室的整洁卫生。
一、申请输血应由主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二、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以及做输血前检查的必要性。
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
三、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到能不输血者坚决不输;能少输血者决不多输;如有输血指征要开展成分输血,尽可能不输全血,若患者符合自身输血条件,则应积极开展自身输血,不输或少输同种异体血。
四、临床医师要熟悉采供血机构所提供的血液及其成分的规格、性质、适应征、剂量及用法。
五、在输血过程中,临床医师必须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反应,严重者要立即停止输血,迅速查明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所有输血不良反应有处理经过均应在病历中作详细记录。
严重输血不良反应要及时向输血科及医务处报告。
六、输血治疗后,临床医师要对输血的疗效作出评价,还应防止可能出现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一、确定输血后,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采血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同时采集血样。
二、由护士及时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签字。
三、在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仔细核对,并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外观有无异常。
四、临输血前,护士应到病人床边核对受血者床号、住院号,呼唤病人姓名以确认受血者。
五、核对及检查无误之后,遵照医嘱,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病人。
六、输血时要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开始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5毫升)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及时向经治医师报告。
七、输血结束后,认真检查静脉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现象并作相应处理。
若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袋余血妥善保管,直至查明原因,将不良反应回馈输血科和医务科。
护士还应将输血有关检验单存入病历,尤其是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输血同意书应放病历中永久保存。
八、输血后血袋及时送交输血科登记、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