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腰椎穿刺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腰椎穿刺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术后皮肤受压是因为术后卧床使背部皮肤血液循环受阻,以致皮 肤受压造成皮肤潮红、皮下瘀血硬结等。侧卧位使背部皮肤放松, 增加血液循环,即使病人感到舒适,又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腰椎穿刺的观察与护理要点
Company
LOGO
腰椎穿刺是通过腰椎间隙穿刺测定颅内压,并取出脑脊液进 行检查的一种方法。临床上常用于释放脑脊液治疗颅内高压 的病人、颅内压测定、脑脊液生化检查。也可用于腰穿置管,
持续引流,或注入药液,对病人起到直接治疗的作用。
COMPANY LOGO
穿刺部位:腰椎3~4间隙(常用),4~5间隙 体位:腰穿时病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板垂直,头向胸弯 曲,双手抱膝贴近腹部,使脊椎尽量向后弯,(胸膝卧位)增宽 椎间隙,便于腰穿顺利进行。 注意:清醒的病人注意,咳嗽前通知医生,以便暂停操作,避免 损伤组织或移动穿刺部位。
COMPANY LOGO
适应症:
1.检查脑脊液的性质,协助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或出血性 疾病。 2.测定颅内压力、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 3 作其它辅助检查,如气脑造影、脊髓空气造影、脑室脑池放 射性核素扫描等 4.对颅内出血、炎症或颅脑手术后,引流有刺激性脑脊液可关 轻临床症状。 5.进行腰椎麻醉或鞘内注射药物治疗
04 术前做好室内环境准备 05 术前排空大小便,保证术后绝对卧床休息
COMPANY LOGO
术后护理
பைடு நூலகம்术后平卧4~ 6小时,防止 引起低颅压
性头痛
保护穿刺处, 敷料防潮防 污染,24H 不宜沐浴, 严防感染
记录脑脊液 颜色、性状、 量以及测压, 标本及时送

COMPANY LOGO
并发症
• 术后并发症有头痛、呕吐、出血、感染、脊椎损伤、皮肤
术后腰背疼痛发生于4~72h,由于腰椎穿刺部位的神经根后方 受刺激引起,成因可自动解除,症状也会自动缓解,但潜伏期 长短不一,与特异性姿势改变有关,前弯腰可使神经根后方的 间隙变化,从而刺激减轻、缓解疼痛。因此侧卧位可减轻腰背 疼痛的发生
COMPANY LOGO
术后呕吐的发生是由于麻醉药的刺激或脑脊液放出过多,造成颅 内压减低所致,一般在24h内出现,腰穿后6~8h只要头和身体 保持同一水平位置,体位的改变不会引起症状的发生和加重。
COMPANY4 LOGO
禁忌症:
1.颅后窝占位性病变有严重颅内高压和脑疝迹 象者 2.穿刺部位皮肤,软组织或脊椎有感染者 3 严重败血症、休克、极度衰弱或危重病人
COMPANY5 LOGO
术前
术前护理
01 术前进行必要的体征检查,注意高颅压,以防脑疝 02 指导患者体位,躁动者予以辅助 03 心理护理,消除恐惧紧张情绪
受压等,而与体位有关的是头痛、呕吐、腰背疼痛与皮肤
受压情况。
COMPANY LOGO
术后平卧位的重要性
术后平卧6h可以减少脑脊液外漏,而根据皮肤生理特点,穿刺 点在6~8h后已完全愈合,即使病人做起或站立,脑脊液也不会 外漏
术后头痛是由于脑脊液放出过多造成颅内压减低,牵拉三叉神 经感觉支支配的脑膜以及血管所致,头痛多在24h内出现,可 持续5~8d,以额和后枕部为著,平卧位可使头痛减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