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智能化立体车库的优势

新型智能化立体车库的优势

新型智能化立体车库的优势前言国内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城市汽车容量迅速增加,停车位在数量和布局上已不能满足和适应现实的需要,更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要求。

一方面,城市住宅区和公共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建立大量配套停车设施;另一方面,城市用地日趋紧张,停车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用地,这又限制了停车设施的发展。

已有的住宅区怎样改造补充车位?新开发的项目如何设计并提供车位?公共建筑怎样合理利用现有车位?总之,停车已经成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立体车库行业的现状为了解决日益严重和突出的停车问题,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使用和研制立体停车库。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行业已非常成熟,停车行业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是极不均衡的,德国开发最早,技术居于领先地位,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而应用最广,从技术特征上看,日本更重垂直升降式立体车库的发展,德国更注重全自动仓储式车库的发展,而目前在中国,已建成和在建的立体车库总计约374000多泊位,其中约250000为最简单的半自动形式。

这种最简单的半自动车库,部分解决了大中型城市的停车位数量问题。

但随着城市规模以及车辆数量的迅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最初采用立体车库来解决停车位数量问题时所没有考虑到的主要原因,是立体车库使用率并不高,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济南市目前在建或已建成的立体车库约近2000个泊位,只有1/3多泊位在运行和使用,地面停车非常拥挤,而大量的地下停车场车位闲置。

二、立体车库行业主要存在的问题至2007年末,我国私人机动车保有量近1.2亿辆,私人汽车占6成。

济南目前汽车拥有量为110万量,汽车在我国的快速普及,加快了立体车库在我国的发展过程,盲目并且快速的发展给我国的停车行业带来了很多问题。

立体停车行业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立体车库的推广角度不够准,设备选型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

车库最终是给司机使用的,司机最关心的是—停车过程方便、安全、快捷,停放期间车辆不宜受损。

而现在济南市所采用的设备类型多为半自动车库,给大多数人的普遍感受是:不方便,不安全。

立体车库最能吸引司机的优势,制造企业在宣传时没有表达出来,同时在外形设计方面比较粗糙,不能充分考虑司机的安全感受,给司机造成机械车库不放心的印象。

2.认知度不够。

现在人们说起车库给大多数使用者普遍感受是:转几圈坡道才下到地下车库,地下车库照明不足,且地形式复杂,停完车后找不到电梯等,非常的不方便。

其实近几年,新型的立体车库已将上面提到的大部分问题解决,但是人们对新型立体车库的认知度还远远不够。

3.流畅性欠缺。

在建停车库时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车位数量越多越好,而忽视了极为重要的车库流畅性要求,为了增加停车位,把车道设计为4.5米宽,使车辆的存取非常困难。

随着库容量的不断加大,这种车辆存取麻烦、进出困难的库型设计,会造成车库不能正常运转,导致项目的失败。

4.停车位宽度太小,进入车库需要很高的驾驶技术。

由于一些制造厂家为减少成本,设计的载车板(即停车位)宽度小于正常标准,一个车位底座满满当当只能停放1辆车,人根本没地方站立。

其结果是,在两边停放了车的情况下,连车门都无法打开,或是勉强把车停好了,窄小的过道让人不得不贴着车身出来。

而这样的宽度对于新手来说,更是个考验,这不像地面,车停得歪点或贴边点都没关系,立体车库的车如果停车不到位,就有危险。

5.存车优先,延长取车时间。

按照立体停车库的设计规定,车库最难取车的车位,一次取车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但由于考虑存车优先设计原则,实际上很难达到这样的标准,取车经常需要等待很长时间。

所以,我们经常能见到只停满地面一层的立体停车库,上面的二三层只有星星点点的几辆车,立体停车库成了地面停车场,利用空间优势没有显示出来。

6.管理和维保跟不上。

车库的很多管理人员,实际上只是一个简单的操作人员。

他们不懂设备维修,不注意日常维护,连车库出现的小毛病都解决不了。

立体车库一旦发生故障后,管理人员花了半小时才找来维修人员,而维修人员只是在按钮上按了几下就解决了问题,用户对车库的管理水平表示失望。

更有一些车库长期不使用,电气、链条、传输设备等都存在着安全隐患,用的时候不调试、不检查,很容易出事故。

7.故障发生后没有补救措施。

一旦车库发生故障,维修时间有时达数小时甚至1天,车库内滞留车辆无法正常取出,严重影响了车主的使用,给立体车库产品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目前为止还没有企业针对这种情况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

立体车库应当具有马上可以实行的备用措施,就像电梯坏了人在楼上下不来的话,恐怕现在也没多少人敢用电梯了。

三、未来立体车库的规划,应充分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人性化中国的停车行业,目前共分为9大类30多种产品形式,未来新型立体停车库的规划,应该着重规避上面提到的问题。

同时还应该注意以下3个方面:1.更注重对土地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如何将有限的空间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是我们这个行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为满足国家规范对每万平米不少于60个车位的要求,使得我们的建筑一般至少要建地下二层,大规模的建筑甚至地下建到4-5层才能满足车位数量。

就如同现在房子,高层建筑无论从价值还是土地资源等各方面来看,都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城市停车位就相当于我们汽车的房子,也将向大容量、高密度的方向发展。

2.车库设计的灵活性、方便性和多样性。

现在和未来车库所采用的一些新的设计方式和辅助的配套设备,来实现我们以前不能实现的问题,比如说,现在有些车库的无坡道、低层高、自动化存取车等设计,无论从使用还是建设等方面,相对以前解决停车问题,都有了非常大的改变。

这种改变降低了建造成本,同时又方便了车主和管理者,更具有人性化。

3.我们未来的车库应该更注重驾驶员的感受、车辆停放位置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以及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我们能够给车辆提供一个什么样的空间和环境?现代的城市人越来越注重享受生活,舒适驾驶,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越野车SUV进入我们的生活,车型尺寸的发展方向是车型越来越大。

据不完全统计,未来几年,越野车和SUV的拥有量从原来的10%至少增加到25%~30%。

使我们设计时必须得重新考虑,现在只解决停车数量问题,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满足将95%的车能够安全的停放入位。

过去建造的很多立体车库中,适停车型方面考虑得不够周全,盲目的追求停车数量,认为车位数越多越好,而忽视了最为重要的车流量问题,车库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几种停车方式相结合。

各发挥所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四、新型立体车库的发展与展望随着整个立体车库行业的不断发展,势必有一些设备类型因不适合市场发展,而被新的停车形式所取代,整个停车行业也向舒适、环保、节约土地资源、节约能源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新型立体车库具有几大优点:1.节省空间。

立体停车库的占地面积为平面停车场的1/2-1/25,空间利用率比建筑自走式停车库提高了75%。

尤其在商业中心区、写字楼、医院、银行等人流量和车流量大的公共场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完全采用电脑控制,司机存车更方便。

司机不用进出车库,汽车熄火后进库,全自动停车和取车。

车主在进入车库时只需停车刷卡或交费后,即可存取车,十分方便。

一般一次存(取)车时间不超过120秒,避免了传统自走式停车库存取车需远距离走路,也免除了找车过程的时间耗费,还不受尾气污染,安全便捷。

3.综合投资少。

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占地面积小,大大节省了土地的投资费用,而且空间利用率极高,运营过程中用电少、能耗低、管理人员少、费用低。

立体停车库土建结构简单,工程量小,消防要求低,通风只需少量投资,因而也极大地降低了费用。

据统计,新型立体停车库设备每个车位投资约在2-6万元,而建筑自走式停车库每个车位的造价约为12万元以上。

4.配置灵活。

立体停车库可单独设计,也可依附在其他建筑物内,可设在地上、地下或半地下,型式多样,适应性广。

5.改善环境。

新型立体停车库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停车的环境,也可减少废气排放、噪音及土地覆盖,改善了行车环境,增加了行车流量;改善了人的生活环境,实现了人、车分流,同时也改善了居住生活环境;停车不占地面,还增加了绿化面积。

就济南市而言,汽车拥有量到全运会举办时达到110万辆。

数量如此众多的汽车停放,将对城市的交通和环境起着重大的影响。

也给我们立体车库行业带来了具大的商机和广阔的市场。

也使我们的新型立体车库有了广泛的应用发展空间,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我国的立体车库行业也将从快速发展阶段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五、立体车库的分类与比较1.立体车库的分类:根据其存取方式和技术性能特点分为五大类:新型立体车库包括:巷道堆垛类、平面移动类及停车塔,这三种停车方式技术特点各有所长,可以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场地以及与周边建筑物结合等特点,进行合理、科学的设备选型,使其能够在建造中降低建设成本、节省占地面积,建成后使用率高、安全、方便、快捷,这样才能更佳有效的解决城市停车问题。

2.以巷道堆垛类车库(PXD)为例与地下自走式停车库的经济对比分析六、结论新型立体停车库(PXD、PPY、PCS)可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和利用空间,是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缓解停车难的一个有效手段。

业内人士指出:新型立体停车设施能够减少城市停车建设用地,将是未来几年内停车库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开发投资的重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