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政治权利
一、判断题
1.政治权利的自由价值性,是政治权力多重职能性在政治权利资格上的转化体现。
(对外经贸2014年研)
【答案】√
【解析】政治权利的自由价值性,是政治权力多重职能性在政治权利资格上的转化体现。
当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特定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法定政治资格时,就确认了特定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就共同利益是否和如何作为自由的,同时,也就把自己的特定职能转化成了政治权利的法定要求和资格主张。
特定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就共同利益问题实现其政治权利的主张和要求,成为其积极权利职能,体现着政治权利的积极自由;而这些成员和群体就共同利益问题对于政治权力保护其政治权利的主张和要求,则成为其消极职能,体现着政治权利的消极自由。
由此可见,政治权利的特定基本公共价值性,是在政治权力确认政治权利资格的过程中,将其多重职能中的特定职能转化为政治权利主体的职能而形成的。
2.自由权既是资本主义社会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
(对外经贸2013年研)
【答案】√
【解析】自由权既是资本主义社会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
①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自由权的规定既包含着政治活动的自由,又包含着非政治性活动的自由,其内容主要包括: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通信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等。
②社会主义社会公民自由权是一种社会权利,也是政治权利。
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自由权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和通信自由。
3.诉愿权既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之一。
(对外经贸2014年研)
【答案】√
【解析】诉愿权既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之一。
①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诉愿权包括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控告和诉讼权利。
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权利主要是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侵犯时提出诉讼的权利,其主要内容包括宪法诉讼权、行政诉讼权和选举诉讼权等。
②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诉愿权是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和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控告权和要求赔偿权。
二、概念题
1.权利(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研)
答:权利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特定社会力量主张其利益的法定资格。
权利的内容是对于利益实现(包括共同利益和个人利益)和分配(包括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分配)的主张,形式是社会成员和特定社会力量在社会生活中的法定资格,行为上表现为权利范围内的作为与不作为的自主性。
在这个意义上,权利是社会利益关系的法律体现,是政治权力和利益在社会成员和社会力量的社会资格上的凝结,是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特
定社会力量主张其利益的法定资格。
在现实性上,它体现为个体权利和集体权利。
2.政治权利(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研;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研;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研)
答:政治权利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定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权利的内容是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形式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法定资格,行为上表现为政治权利法定范围内的自主性。
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它体现为个人政治权利和集体政治权利。
3.公民诉愿权(武汉大学2013年研)
相关试题:诉愿权(南京大学2015年研)
答: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诉愿权包括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控告和诉讼权利。
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权利主要是公民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侵犯时提出诉讼的权利,其主要内容包括宪法诉讼权、行政诉讼权和选举诉讼权等。
由于金钱和资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支配地位,所以,资本主义国家的公民诉愿权只是规定公民的控告和诉讼资格,却不能保证公民真正维护自己的利益。
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诉愿权是公民对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和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控告权和要求赔偿权。
这些权利都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体现了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权力属于人民的特点。
三、简答题
1.政治权利与权力的区别与联系。
(四川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简述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之间的关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9年研)答: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1)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①含义上有区别。
政治权利是一种法定资格;而政治权力本质上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是一种特定的公共权力。
②特性上各有不同。
政治权利有主体的相对个体性、法定规范性、权力主体的自主性和权利义务的统一性等特点;政治权力具有主体利益性、强制约束性、专属排他性、扩张延展性和多重职能性等特点。
③作用各具特色。
政治权利是政治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础之一,对社会政治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它有利于维护、实现和发展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有利于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有利于社会成员政治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政治权力是社会政治关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治关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借;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且分配共同利益、规定着社会成员的利益边界和实现规则。
政治权力还深刻地影响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生活,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两者之间的联系:
①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相互依存。
政治权力是实现政治权利的前提和保障,政治权力是基于实现和保障政治权利而产生的。
政治权利又是政治权力的实现形式。
政治权利通过利益来实现。
②政治权利是政治权力的基础和源泉。
人们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的政治权力最初来自于人民革命的社会权力。
所以人民的政治权力来源于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实现在一定场合下互为条件。
主要表现有:政治权利的实现依赖于政治权力的保障;政治权力的实现常常借助于政治权利的行使。
此外,在一定条件下为政治权力的东西。
在另一种条件下也可能为政治权利,并且两者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
2.“先王所期者利也,所用者力也。
”请评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研)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先王所期望得到的是政治利益,而他为达到目的所用的是自己的政治权力。
(1)利益是社会成员政治行为的动因。
人们之所以从事政治活动,其根本动因在于人们实现自己利益的要求。
人们进行政治斗争,本质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斗争。
政治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进行政治统治,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2)政治权力是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
政治权力作用具有特定的效益。
政治权力的作用过程是一个政治权力能量转化为相应作用后果的过程,这就造成了政治权力作用的效益问题。
(3)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借。
政治权力主体的成员为了实现自己利益而凝结成为特定的强制性力量,通过这种力量,他们一方面维护自己利益赖以形成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而维护自己的利益要求。
另一方面,他们获取特定的社会资源,来直接满足自己的利益要求。
3.政治权利的涵义及主要特征是什么?(西南大学2011年研)
相关试题:
(1)简述政治权利的特征。
(四川大学2010年研.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研.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研.南京大学2009年研.武汉大学2007年研)
(2)政治权利是什么?(中山大学2009年研)
答:(1)政治权利的涵义
政治权利是指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定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权利的内容是对于共同利益的主张,形式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法定资格,行为上表现为政治权利法定范围内的自主性。
在现实政治生活中,体现为个人政治权利和集体政治权利。
①政治权利本质上是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要求。
政治权利之所以得以形成,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实现要求。
②政治权利以建立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基础上的政治权力为前提条件和后盾力量。
政治权利是由政治权力确认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资格,没有政治权力的确认,政治权利可能会是道德权利,但不会成为法定权利。
③政治权利体现着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
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主张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是社会力量关系的体现;
④政治权利是法定的资格性规定。
拥有政治权利的人有法定资格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进行活动,主张共同利益,并且要求自己的主张和行为得到政治权力的保障。
(2)政治权利的特征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共同利益和政治权力具有强烈的阶级特性,由此决定了政治权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