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诗两首练习新人教版一、基础知识1、给汉字注音。
坟墓( ) 悲愤 ( ) 黎( )明 ( )腐烂海峡 ( )2、请指出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A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B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C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D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3、文学常识填空。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______,现代著名诗人。
早期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______。
诗人曾自称为“______”。
4、解释词语。
①嘶哑:②腐烂二、课内阅读训练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5、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在《我爱这土地》一诗中,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义。
6、诗人将自己虚拟成一只鸟来表达强烈地爱国之情,这样写有什么好处?7、假如你是一只鸟,联系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仿照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
三、课内阅读训练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8、划分朗读节奏。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9、为了把摸不着的抽象的情感具体地表达出来,作者借助了一些形象的事物,也就是借助了意象,这首诗借助什么样的意象表达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10.用语言描述自己读第一节诗后脑中出现的画面。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答案及解析:1.答案:mù、fèn li fǔ xiá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拼音规则。
“喉咙”的“喉”“坟墓”的“墓”“腐”这几个拼音不容易掌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平时加强练习即可。
2.答案:D解析:【分析】D项朗读节奏应该是“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点评】本题考查诗歌的朗读节奏。
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答案: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悲哀的诗人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和文本主题的理解。
因都是课内文本,因此只要认真听讲不难解答。
【点评】对于文学常识加强记忆即可。
4、答案:①嗓音沙哑不圆润,甚至发不出声来②指烂掉;有机体由于微生物的滋生而破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点评】需要平时多积累记忆。
5、答案:“土地”就是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代表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预示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围绕“鸟的忧患意识”来分析意象之间的联系。
【点评】对于某一部分诗歌内容的理解,要借助意象的含义,本着整体把握的原则理解,不可以偏概全。
6、答案: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的是“鸟”,同时也是“诗人”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这种寓情于形象的描写,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点评】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首先要理解意象及其含义,然后去揣摩作者叙述了什么事,再去概括。
7、答案:例: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这高峡出平湖的山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州飞船……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
要注意分析例句的句式特点和修辞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仿写。
8、答案: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朗读节奏。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的朗读节奏。
我们在读现代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停顿,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语感,理解诗歌所描写的对象、运用的表现手法,更准确地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9、答案: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解析:【分析】为了表达抽象的思乡之情,作者借助的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具体事物。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理解。
10. 答案:示例:深秋的傍晚,村口,小路向远方延伸,一位少年,目光坚定,背着一个大包,步履匆匆;一位母亲,满脸伤感,提着一个行李箱,吃力地跟着;只听见他们脚下的落叶嚓嚓地响。
到了分手的路口,不能再送了。
少年停了下来,母亲也缓缓放下箱子。
母亲盯着少年的脸,悠悠地说:“别忘了来信。
”少年用力点点头。
片刻,母亲再次提起箱子,慢慢递给少年:“路上小心,晚上不要忘记加衣服……”少年没有回答,提起箱子转身走向前方。
母亲还在原地,她的眼光随着少年的背影一起一伏。
母亲久久伫望,目光深情而又专注,夕阳的余辉给她的面孔添上了一圈朦胧而美丽的光晕……解析:【分析】。
诗是精当而储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根据意象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
【点评】本题考查对现代诗歌的理解。
要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合理想象。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用残损的手掌练习新人教版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荇()藻 hóu()咙蝼蚁()锦zhàng()憔cuì()蓬蒿()2.下列诗句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B.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C.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坚固/而蓬勃生春D.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3.根据要求,填写原文。
①在《乡愁》中,表达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句子是()②在《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点明题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是()4.与诗句“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修辞手法一样的选项是()A.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嶂。
B.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岭南的荔枝寂寞地憔悴。
5.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既是诗人长期孕育的情感结晶,也是他在困苦抑郁中依然保持着思想情感的升华。
B.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的是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D.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6.分别以“成功”和“挫折”开头,仿照例句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悲伤是一场下在你心头的雨,快乐正是那雨后的彩虹。
(不超过6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感叹句改写成排比句。
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欢乐、忧愁、深思,这就是诗啊!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8.分析题目“我用残损的手掌”深刻含义?9.诗歌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这样写有什么效果?10.诗歌中“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答案及解析:一、1.答案: xìng喉 yǐ幛悴 hāo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字音。
“荇藻”的“荇”“蓬蒿”的“蒿”容易读错。
“憔悴”的“悴”这个字不容易写对。
【点评】对于字音字形的掌握,一定要重视第一印象,对于生字及字音第一次就要写对读对,可通过相似字的比较和相似音的比较来加强记忆。
2.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朗读能力。
选项C 正确划分是: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点评】对于朗读的停顿,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朗读规律,注意在不割裂语义的基础上做恰当的停顿。
3.答案:①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②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默写能力。
只要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写对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默写能力。
平时加强记忆加强练习。
4.答案:A解析:【分析】例句用了明喻的修辞。
选项D为拟人;选项B:双关;选项C借喻。
【点评】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别。
要掌握初中常见的八种修辞,另外对其它修辞也要做比要的了解。
5.答案:C解析:【分析】“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的是指诗人自己,是把自己比喻为“鸟”。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句意思的理解能力。
要审查每个选项,看是否符合题意,可借助排除法来解答。
6.答案:成功是你梦寐以求的那朵玫瑰,挫折正是那遍及周围的针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注意分析例句:例句的两个分句都运用了暗喻的修辞,且主语语义相反。
仿句也应如此。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注意句式、修辞、语义的一致性和上下句的连贯性。
7.答案: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能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这就是诗。
解析:【分析】本题较易,注意题干要求排比即可【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改写能力。
只要按照要求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改写即可。
二、8.答案:既控诉了敌人残暴的本性,又抒发了诗人赤诚真挚的爱国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