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的种类
1.营养型叶面肥,富含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等养分成分,主要功能是给植物提供
需要的营养元素,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
2.调节型叶面肥,含有调节生长的物质,如生长素、激素等成分,主要功能是
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3.生物型叶面肥,含有氨基酸、核苷酸、核酸类物质等代谢物,主要功能是刺
激植物生长,促进新陈代谢、减轻和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4.复合型生物肥,除可提供植物生长的矿质营养外,还有一些有机营养、生长
调节物质、兼有营养和调节双重作用。
合理使用叶面肥
1.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根据叶面肥的使用目的,植物特点选择适宜的叶面肥,
叶面肥的营养元素主要是弥补根部施肥的不足,或是平衡植物营养,或是在植物生长的某一生育时期缓解临时性的供不应求。
有些叶面肥含有某些生长调节物质、生长调节物质没有营养的特点,只是调节营养的吸收、分配和光合产物的运转趋向,一般认为在基肥施用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氮、磷、钾为主的叶面肥,在基肥施用充足的情况下,可选用以微量元素为主的叶面肥,或选用含有一些生长调节物质的叶面肥。
若种植物营养缺乏和根系生长衰退,应选用营养型叶面肥。
生产上常用的叶面喷施的化肥有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钾及各种微量元素肥料。
2.喷施浓度要合适;如尿素在幼苗阶段喷施浓度为1%—2%,在成龄树上可用
0.3%—0.5%的喷施浓度,磷钾肥的浓度为0.5%—1%,微量元素的浓度为
0.1%-0.2%。
如果叶面肥中含有调节物质浓度更应该严格掌握。
3.喷施时间要适宜:叶面施肥时叶片吸收养分的数量与溶液湿润叶片的时间长
短有关系,湿润时间越长,叶片吸收养分越多,效果越好。
一般情况下保持叶片湿润时间在30-60min为宜,因此叶面施肥最好在傍晚无风的天气进行,在有露水的早晨喷施,会降低溶液的浓度,影响施肥的效果,若喷后3h遇雨,待晴天补喷1次,但浓度要适当降低。
叶的正反面都要喷,但以背面为主。
4.喷施的次数力求适当:植物叶面肥的浓度一般都比较低,每次的吸收量都很
少的,与植物的需求量比要低得多。
因此叶面施肥的次数一般不应少于2—3次。
至于在植物体内移动性小或不移动的养分(如铁、硼、钙、磷等)。
更应适当增加喷洒次数。
在喷施含有调节剂的叶面肥时,应注意喷洒要有间隔,间隔期至少在一周以上,喷洒次数不宜过多,防止出现调控不当,造成危害。
5.叶面施肥不要总用同一个品种,应混合并交替使用,取长补短,使营养更全
面:叶面肥混用要得当,叶面追肥时,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叶面肥合理混用,可节省喷洒时间和用工,其增产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但肥料混用后必须必须无不良反应或不降低肥效,否则达不到混用目的。
另外肥料混用后要注意溶液的浓度和酸碱度,一般情况下ph值在7左右中性条件利于叶部吸收。
叶面肥溶液的ph低于5或者高于8均不适宜作根外追肥。
6.在叶面肥溶液中添加湿润剂:叶面肥必须是溶于水的,沉淀物喷施到叶面是
不能被吸收的,只能应用水溶液性肥料配成溶液进行喷施。
为了延长叶面被肥料溶液湿润的时间,以利于元素的吸收,可在叶面肥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湿润剂等,如中性肥皂、洗涤剂等,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加肥料的叶面上的附着力和铺展性,增加与叶面的接触面积,提高叶面追肥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