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浮游菌监测规程

浮游菌监测规程

洁净区浮游菌监测规程
1. 目的
为了对药品生产环境等洁净室(区)的微生物污染程度进行严格监测和控制,对洁净区域内空气进行浮游菌监测。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生产车间洁净区域浮游菌的监测及超警戒限和超纠偏限情况处理。

3. 责任者
-质量部经理
负责培训QA人员按本规程实施环境监测,并监督监测过程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 QA
负责按本规程的要求进行环境监测,确保洁净区生产环境符合GMP的要求。

4. 仪器与材料
● FKC-III浮游菌采样器,采样量:100L/min
● HG303-3电热恒温培养箱
● YXQ-SG41-280型电热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培养皿(φ9cm×15mm)
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TSA)
5. 正文
5.1 测试条件
5.1.1 洁净室的温度与相对湿度与该区域生产及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在18-26℃,相对湿度在45-65%),同时应满足浮游菌采样器的使用范围。

5.1.2 静态和动态两种状态均可进行测试。

在静态测试时,对非单向流洁净区,应在净化空调系统自净30分钟后开始;对单向流洁净区(净化操作台),应在风机开启30分钟后进行。

5.1.3 静态测试时,室内测试人员不得多于2人。

5.2 测试准备
5.2.1 测试前仪器、培养皿表面应进行消毒。

5.2.2 用75%乙醇擦净培养皿的外表面。

5.2.3 用75%乙醇消毒采样器的顶盖,对多孔采样头采用180℃干热灭菌。

采样器经消毒后先不放入培养皿,开启采样器,使仪器中的残余乙醇挥发,时间不少于5min,并检查流量,根据采样量调整设定采样时间。

5.2.4 最小采样量
5.2.5 采样点的位置
非单向流洁净区采样点位置离地0.8-1.5m左右(略高于工作面),单向流洁净区或送风口采样位置应距离送风面30cm左右。

5.3 采样操作
5.3.1 关闭浮游菌采样器,放入培养皿,开口的一面朝上,盖上多孔采样头和盖子。

5.3.2 对于单向流洁净室或送风口,采样器采样口朝向应正对气流方向;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采样口向上。

5.3.3 置采样口于采样点后,开启浮游菌采样器进行采样。

5.3.4 采样时,测试人员应站在采样口的下风侧,并避免走动。

5.4 培养
5.4.1 全部采样结束后,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温度为
30-35℃,时间不少于2d。

5.4.2 每批培养基应有对照试验,检验培养基本身是否污染,每次测试取3个培养皿作对照培养。

5.5 菌落计数
5.5.1 用肉眼对培养皿上所有的菌落直接计数、标记,然后用放大镜检查,有否遗漏。

5.5.2 计数时,一般用透射光于培养皿背面或正面仔细观察,勿漏计培养皿边缘生长的菌落,并须注意细菌菌落或培养基沉淀物的区别,必要时用显微镜鉴别。

5.5.3 若平板上有2个或2个以上的菌落重叠,可分辨时仍以2个或2个以上菌落计数。

5.5.4 计算
菌落数
浮游菌浓度=
采样量
5.6 记录
测试记录中应包含以下内容:
- 被测洁净室(区)的平面位置
- 有关测试条件描述:包括测试仪器型号,测试状态,如为动态测试,则应记录现场人数及活动状态。

- 测试者,测试日期;
- 采样量、培养基名称、培养温度和时间;
- 测试结果。

5.7 结果判定
5.7.1 洁净室(区)内的平均菌落数必须低于所规定的评定标准。

见下表:
评定标准
5.7.2 若某测点的浮游菌菌落数超过评定标准,则应重新采样两次,两次测试结果均合格才能判为合格中。

5.8 偏差纠正:浮游菌浓度出现超常超标结果时,按以下程序进行:
5.8.1 超过警戒限规定,通知车间对该房间进行重新清洁消毒,清洁消毒后进行再次检测;加强对受影响的使用点的监测(如连续三天的监测)。

5.8.2 评估人员可能对产品的污染;
5.8.3 审核灭菌数据;
5.8.4 审核其他区域环境监测数据;
5.8.5 审核用于空气消毒的消毒剂的配制日期及有效期;
5.8.6 鉴定污染菌(人员或环境);
5.8.7 评估操作人员的培训情况;
5.8.8 与操作人员交流潜在的原因。

5.9 洁净区沉降菌的趋势分析
每年应对洁净区沉降菌监测结果进行趋势分析。

发现微生物有增加的趋势,则尤其需要关注是否增加的趋势与特定的操作人员有相关性。

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共同展开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系统进行纠正。

6.定义
6.1 洁净室(区):对尘粒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或区域。

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对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其他相关参数诸如:温度、湿度、压力也有必要的控制。

6.2 菌落:微生物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微生物集落,简称CFU。

通常用个数表示。

6.3单向流:沿单一方向呈平行流线并且与气流方向垂直的断面上风速均匀的气流。

与水平面垂直的叫垂直单向流,与水平面平行的叫水平单向流。

6.4非单向流:具有多个通路循环特性或气流方向不平行的气流。

6.5 浮游菌:采用本规程提及的方法收集悬浮在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6.6洁净度: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悬浮粒子的统计数量来区分的洁净度。

6.7空态:洁净室(区)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但是没有生产设备、原材料或人员的状态。

6.8静态a:洁净室(区)在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安装完毕且功能完备的情况下,生产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状态。

静态b:洁净室(区)在生产操作全部结束,生产操作人员撤离现场并经过20min自净后。

6.9 动态: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状态,设备在指定的方式下进行,并且有指定的人员按照规范操作。

6.10 洁净工作台:一种工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一个封闭围档工作区。

其特点是自身能够供给经过过滤的空气或气体,按气流形式分为垂直单向流工作台、水平单向流工作台等。

6.11 纠偏限度:对于受控的洁净室(区),由使用者自行设定浮游菌浓度等级。

当检测结果超过该等级时,应启动监测程序对该区域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立即进行跟踪。

6.12 警戒限度:对于受控的洁净室(区),由使用者自行设定浮游菌浓度等级。

从而给定了一个与正常状态相比最早警戒的偏差值。

当超过该最早警戒的偏差值时,应启动保证工艺或环境不受影响的程序及相关措施。

6.13 超常检验结果:对于洁净区域的浮游菌浓度的检测,超警戒限检验结果即为超常检验结果。

6.14 超标检验结果:对于洁净区域的浮游菌浓度的检测,超纠偏限检验结果即为超标检验结果。

7.培训要求
培训部门:质量管理部
需培训岗位:QA
8.附件
浮游菌监测记录继续阅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