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教育新理念

家庭教育新理念

家庭教育新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伴随出现了其他的社会问题。

其中,孩子的教育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由于家长关注孩子的成长,所以也就格外关注如何培养教育孩子,家庭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成了每位家长非常关心的问题。

家长在生活中从很多方面来了解:比如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听大大小小的家教报告,也经常向周遭的亲朋好友请教养育孩子的经验。

目录1新理念介绍新理念介绍编辑陪伴是家长的第一天职,成人是成才的第一门坎,和谐是学习的第一动因,境教是育儿的第一手段。

强烈渴望,成龙成凤。

什么是龙凤?怎样才能成龙凤?龙凤出在谁家?。

应试和分数,使得家长疯了,孩子傻了,老师累了,主任急了,校长火了。

明知是个错,大家都在做;明知不对,谁也不退。

结果出现三个反差:动机与效果,投入与产出,家长与孩子。

家教新理念——陪伴是家长的第一天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的陪伴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可弥补的。

中国式家庭教育当下已经发生变化,家庭教育的主导权已经由传统式家长主导一切的方式转移到给孩子自己决定,孩子在判断力还没有增强的情况下无法有效行使这一权利,导致当下家庭教育出现了空白和家长不管孩子,孩子又管不好自己的局面,这种无政府主义在家庭的发散趋势在进一步加强中,严重制约中国式家庭的凝聚力以及孩子对父母的向心力。

平盟教育创始人于新春在中国企业家管理论坛演讲中提出:当下,中国家庭教育方式已经发生革命,传统意义上的父权母权被自我约束,家长越来越民主并自我抑制管理权,与此同时,孩子在多元信息的侵染下也在快速地增加自己的人权意识,这包括对传统家庭氛围的反感、对父母观点下意识地反对、对自我事务的独立决定能力受长辈干扰的敏感反应以及对走出去看世界和回归家庭的反复。

[1]从大环境看,中国式家庭教育亟待去霸权化,家长不能霸着权,孩子也不能揽权,要警惕从家长霸权转移到孩子霸权。

当下的世界,并没有给孩子淡定成长树立一个外在的正环境。

比如,中东变局强势人物的落幕,武力因素和各种意识的碰撞肢解了孩子眼中的世界观,社会舆论对表哥表叔的渲染也使孩子对外在事务公信力的建立产生扭曲。

现在的孩子,不能说怀疑一切,但起码会下意识地形成不相信,信任社会信任他人的难度在增加。

从小环境看,家长在孩子教育成长过程中,养育和教导方面,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现象。

养的比重大,育的比重低;教的比重大,导的比重低。

家长被孩子牵着鼻子走,你想吃什么,殊不知,这是需要家长引导的,食物无非那几样,如果都寻求孩子的胃口,其实孩子是没有胃口的。

现在的孩子谁还想吃饭,你要问他,他恨不得一天到晚想吃冰淇淋,你干吗,所以,一定要引导,不引导,孩子对家长说的任何事,慢慢都回答称还行还成,无所谓,那就没判断了。

再比如说兴趣,有的家长说,我孩子不喜欢,孩子没兴趣。

我们可能不知道,大多数的兴趣不是天生的,都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如果放任,其实就是放弃了让孩子多一条路正常成长。

平盟教育创始人于新春表示,家庭教育家长独权的时代肯定过去了,但一味地把权力移交给孩子不是最佳的选择。

家庭教育最耽误不起的是孩子的时间,家长最接受不了的失败是教育好孩子成长。

家长孩子之间需要协商,比较好的方式是孩子有提出权、申辩权,家长有建议权和否决权。

在事关孩子自身发展的事务上孩子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家长可以也必须为此提出建议,如果家长感到孩子提出的不合适,有否决权,孩子可再提并申辩,这样就进入协商流程,经过协商的方式,家庭教育将来才不会为此前盲目决策而埋单。

意义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步,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

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能够引导家长培养孩子成为有责任感、人格完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够帮助孩子成就完美人生。

毁掉孩子“自尊”的18种做法以下的一些做法会摧毁孩子的自尊,将孩子贬到卑微的地位上。

具体如下: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

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

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摧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子产生罪恶感。

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

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

具体方法举例如下: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造成的。

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自己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

4.和孩子说话时口气决不能和蔼。

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

如果还能配合一些挖苦讽刺的汉语词组,则效果更佳。

如“你真蠢”“你混”“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等等。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切不可给他一点儿free,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

他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

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

一个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奋发上进的。

6.要学会迁怒的本事。

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后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狗血。

无论什么事都归功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并制止他流眼泪。

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同样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

7.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

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8.当他口出污言秽语时,尽管讥笑他。

这要他的词汇会越来越不成体统,说出话来把人气个半死。

9.永远不对他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10.避免对孩子说他犯了错误,免得孩子有时候会感到内疚。

这样他将来出去偷东西,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会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11.把他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千万不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免得他累着。

这样他会养成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

12.不论好坏书刊,任其自看,不闻不问,更不予干涉。

而家里倒是收拾得干干净净,餐具也做了彻底的清毒,但就是不管孩子的脑袋里装了多少垃圾。

13.父母经常吵架,恶言相加,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

这样,将来父母感情破裂,离婚时,孩子不致于感到意外。

14.孩子要用多少零用钱都照给不误,不要让自己干活挣钱,也别叫他节省,何如让他和父母当年一样受苦受累呢?15.对他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无理要求,总是姑息迁就,否则万一他生气了,着急了,那可不得了。

16.当他和邻居,老师或警察发生冲突时,家长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边,让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对你不公平的。

17.当孩子闯了大祸以后,慎重地声明说:“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题大做了吧”。

18.当众出孩子的丑。

前17条都是在中级阶段前,真正要彻底毁掉他,这第一条才是杀手锏。

你一定要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

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

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您掌握了以上17条,就基本上可以毁掉自己的孩子了。

当然,还得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到运用自如,这样才能将你的孩子彻底毁掉,使他终身一事无成。

如果你不想毁掉孩子,那么就不要做上述的无聊举动了家庭教育的29个新理念1、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不会赏识就不会教育2、只要对孩子不信任、不赏识,教育就缺少正效应(“妈妈像贼一样天天偷看我做作业”);3、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是家长的影子4、成挨过打,6成受到鄙视;一家长强迫孩子平等交谈);5、父母的最大责任不是千方百计地寻找孩子的缺点,而是要想方设法赏识孩子的优点(反思“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不得了”);6、当母亲的一天不夸奖孩子一两个优点就是最大的教育失职(夸奖优点的考题);7、用放大镜寻找“差生”的优点——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而是要在骨头里挑鸡蛋(迟到28分钟的故事);8、不能用道德标准衡量孩子的非道德行为(老师变成“牛”的故事);9、孩子先接受感情再接受道理(一老师的故事:成年人也如此);10、家中应常有歌声、笑声和掌声(一家长的改变:拥抱);11、要在孩子面前学会四装:一装糊涂、二装无知、三装学生、四装病;(一家长的故事)12、一个人的命运往往由母亲决定的!母亲的性格决定孩子的命运,查遍伟人的传记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一个宽容大度性格良好而又严格要求的母亲。

孩子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是母亲造就的,特别又是母亲的性格和经历造就的。

伟人可以失去父亲,但必须有一个好妈妈。

(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13、会赏识孩子的父母、教师是愉快的,被赏识的孩子是幸福的;14、没有赏识就没有心理沟通(来咨询的父母总讲孩子缺点);15、培养孩子自信心是每个父母、教师的首要职责;16、用放大镜寻找“差生”的优点——不要在鸡蛋里挑骨头,而是要在骨头里挑鸡蛋;(不表扬不放学)17、重在培养孩子的四心:一是自尊心、二是自信心、三是责任心、四是恒心;18、当你从远处扔给孩子两颗糖时他不会感谢你,因为你缺少——尊重,当你蹲下来给孩子两颗糖时,他也许会给你一颗;19、差生怎么产生的?差生是差的家长加差的教师再加差的环境共同制造出来的。

(小学:家长初中:家长老师高中:老师)20、好的家庭是允许孩子犯错误、改正错误的地方,好的父母是允许孩子说错话的父母(没有缺点的男人?没有毛病的女人?)。

21、潜意识教育当孩子心理处于潜意识状态时,就很容易接受他人的教育和影响,问题是如何选准那个潜意识的最初状态。

(杨女士的教子故事,5岁后与5岁前)22、母亲在与孩子平等的交谈中,将他带到幸福的童年,孩子就十分高兴与听话。

(一个护士教子故事:5岁前的痛苦与高兴)23、会赏识孩子的母亲是快乐的,被赏识的孩子是幸福的,这就是良好的教育收获。

(“我考不好时,妈妈像母老虎眼皮直翻直翻的”)24、成功的孩子成功在母亲心里,失败的孩子失败在妈妈的嘴里(伟人的母亲的主要特点:善良,宽容,严格,不罗嗦)。

25、你要使孩子成为有思想有知识的人,你就把尊重、激励和赏识深深地镶嵌在自己的大脑里,使之艺术化。

26、告诉孩子:要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期望一定要成功。

要在自己身上找到力量,在自己头脑中找到智慧来拯救自己。

27、家长容易犯的错误: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一家长:“你说,我让你好好学习,错了吗?”)28、教育男孩子的艺术当妈妈的如果不经常夸儿子是个男子汉,那就是不懂得教育男孩。

赞扬他是个男子汉,比教育、指导他成为男子汉效果更好。

教育他要求他成为男子汉,不如夸他就是男子汉;指导他要学习好的学习方法,不如夸他学习方法就是好,这样他会总结出好方法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