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产评估学题目

资产评估学题目

例3:某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经济寿命为50年,有效经过年数为8年。

经调查测算,现在重新建造全新状态的该建筑物的建造成本为800万元(建设期为2年,假定第1年投入建造成本的60%,第2年投入40%,均为均匀投入),管理费用为建造成本的3%,年利息率为6%,销售税费为50万元,开发利润为120万元。

又知其中该建筑物的墙、地面等损坏的修复费用为18万元;装修的重置价格为200万元,平均寿命为5年,已使用2年;设备的重置价格为110万元,平均寿命为10年,已使用8年。

假设残值率均为零,试计算该建筑物的折旧总额。

解答:(1)计算建筑物的重置价格:1)建造成本=800万2)管理费用=800×3%=24万3)投资利息=(800+24)×60%[(1+6%)1.5-1]+(800+24)×40%[(1+6%)0.5-1]=54.9万4)建筑物的重置价格=800+24+54.9+50+120=1048.9万(2)计算建筑物的折旧额1)墙、地面等的损坏额=18万2)装修部分的折旧额=200×1/5×2=80万3)设备部分的折旧额=110×1/10×8=88万4)长寿命项目的折旧额=(1048.9-18-200-110)/50×8=115.344万5)该建筑物的折旧总额=18+80+88+115.344=301.344万例1 有一宗土地,出让年期为50年,资本化率为10%,预计未来5年的纯收益分别为15万元,16万元,18万元,15万元,20万元,第6年开始大约可以稳定在25万左右,试评估该宗土地的收益价格。

解:P=15/(1+10%)+16/(1+10%)2+ 18/(1+10%)3+ 15/(1+10%)4+ 20/(1+10%)5 +25 [1-1/ (1+10%) 50-5]/0.1 (1+10%)5 =216.1万元例2:某写字楼套间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使用年限30年,该写字楼每月租金2.5万元。

据调查,该写字楼造价为3,000元/平方米,家具设备原值10万元,耐用年限10年,残值率2%。

据有关规定,房地产税为年租金的12%,管理费为年租金的5%,修缮费为房屋原值的2%,保险费为房屋原值的3‰,综合资本化率为12%。

试估算该写字楼的价格。

分析:已知房地产的收益、费用、综合资本化率,可以直接使用收益法求房地产价格难点:家具设备的处理解:(1)年租金收入2.5×12=30(万元)(2)计算年经营费用①房地产税=30×12%=3.6(万元)②管理费=30×5%=1.5(万元)③房屋原值=1000×3000=300(万元)④修缮费=300×2%=6(万元)⑤保险费=300×3‰=0.9(万元)(3)⑥家具年折旧费=10×(1-2%)÷10=0.98(万元)⑦年经营费用=3.6+1.5+6+0.9+0.98=12.98(万元)(3)年净收益=30-12.98=17.02(万元)(4)该写字楼套间的价格例3: 某房地产公司于1997年3月以有偿出让方式取得一块土地50年的使用权,并于1999年3月在此地块上建成一座砖混结构的写字楼,当时造价为每平方米2000元,经济耐用年限为55年,残值率为2%。

目前,该类建筑重置价格为每平方米2500元。

该建筑物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00平方米,现用于出租,每月实收租金3万元。

另据调查,当地同类写字楼出租租金一般为每月每建筑平方米50元,空置率为10%,每年需支付的管理费为年租金的3.5%,维修费为重置价格的1.5%,土地使用税及房产税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20元,保险费为重置价格的0.2%,土地资本化率7%,建筑物资本化率8%。

试根据以上资料评估该宗地2003年3月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解:1 选定评估方法:收益法2 计算客观总收益:年客观总收益=50×900×(1-10%)×12=4860003 计算总费用(1)年管理费=486000×3.5%=17010(元)(2)年维修费=2500×900×1.5%=33750元(3)年税金=20×900=18000元(4)年保险费=2500×900×0.2%=4500元年总费用=17010+33750+18000+4500=73260元4 计算房地产纯收益年房地产纯收益=年总收益-年总费用=486000-73260=412740元5 计算房屋纯收益(1)计算房屋年折旧费本例土地使用年限小于房屋耐用年限,房地产可使用年期为50-2=48年年折旧费=(建筑物重置价-残值)/耐用年限=2500×900×(1-2%)/48=45937.5元(2)计算房屋现值房屋现值=房屋重置成本-年折旧费×已使用年数=2500×900-45937.5×4=2066250元(3)计算房屋纯收益房屋纯收益=房屋现值×房屋资本化率=2066250×8%=165300元如果考虑使用年限的影响则:房屋纯收益=房屋现值×房屋资本化率/ [1-1/(1+r)n]=2066250 ×8% /[1-1/(1+8%)48]= 165300 /0.975130919= 165300 ×1.0255=169515与不考虑年限的影响的差距:4215元,幅度2.55%6 计算土地纯收益土地价格=土地纯收益 × [1-1/(1+r)n ]/r=8759.6÷ 7%× [1-1/(1+7%)30]=8759.6÷8.06%=108679.9元土地单价= 108679.9/150=724.53元/㎡例:企业转让彩电显像管新技术,购买方用于改造年产10万只彩电显像管生产线。

经对无形资产边际贡献因素的分析,测算寿命期间各年度分别可带来追加利润100万、120万、90万、70万,分别占当年利润总额的40%、30%、20%、15%,试评估无形资产利润分成率。

解:各年利润总额的现值23410040%12030%9020%7015%110%(110%)(110%)(110%)1214.881÷÷÷÷+++++++=万2341001209070110%(110%)(110%)(110%)305.505=305.505/1214.881=25%+++++++=万利润分成率例:甲企业以制造四轮驱动汽车的技术向乙企业投资,该技术的重置成本为100万,乙企业拟投入合营的资产重置成本8000万,甲企业无形资产成本利润率为500%,乙企业拟合作的资产原利润率为12.5%,试评估无形资产投资的利润分成率。

解:无形资产约当投资量:100×(1+500%)=600企业约当投资量:8000×(1+12.5%)=9000万甲企业投资无形资产的利润分成率:600/(9000+600)=6.25%某企业拟转让甲产品生产的全套技术,该技术账面原始成本为4000万,已使用2年,预计还可使用10年,近2年,物价涨幅20%,由于该技术转让,本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在以后的10年,减少销售收入按折现值计算为1300万,增加开发费用以提高质量、保住市场的追加成本按折现值计算为1200万,该企业与购买方共同享用这项生产技术所形成的生产能力为6500万件和3500万件,试评估该项无形资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

解:无形资产重置成本净价=4000×(1+20%)×10/(10+2)=4800×10/12=4000万分摊率:3500/(3500+6500)=35%机会成本=1300+1200=2500最低收费额=4000×35%+2500=3900万例:甲企业被乙企业兼并,需要对甲企业自创的一套流程方法专利权进行评估。

该工艺方法研制时发生原材料费40000元,辅助材料费10000元,燃料动力费8000元,有关人员工资和津贴14000元,专用设备费9000元,差旅费1000元,管理费2000元,占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30000元,人员培训费和资料费等5000元,专利申请费2000元,求该工艺流程方法的专利的重置价值。

假定:该专利创造性劳动倍加系数为3,科研平均风险率9%,无形损耗率12%,专利剩余有效期为5年。

无形资产分成率为21%,贴现率为10%,该专利可使企业每年新增利润40万。

解:专利自创总成本=1/(1-9%)×[(40000+10000+8000+9000+1000+2000+30000+5000+2000)+3×14000] ×(1-12%)=144088元专利评估价值=重置成本净值(相当于最低额)+超额收益贴现额=144088+21%×400000×(A/P,10%,5)= 144088+21%×400000×3.7908=462515元例1:某工业企业因转让资产需要转让其一项自创生产工艺流程。

据企业资料查实:该工艺方法研制时发生原材料费3万元,燃料动力费0.3,辅助材料0.5万,专用设备费0.4万,管理费0.2万,固定资产折旧费3万,咨询费0.2万,差旅费0.1万,科研和辅助人员工资、津贴等1.2万,其他开支0.3万,该工艺流程预计尚有有效期4年,工艺方法使用后,按目前的情况每年可新增利润40万。

求该项专有技术的评估价值。

该专有技术的有效使用年限为4年,使用专由技术每年新增利润40万,专有技术提成率18%,贴现率为12%。

评估专有技术价值。

倍加系数为4,科研平均风险率为8%,无形损耗12%。

解;成本-收益法专有技术自创总成本=1/(1-8%)×[(3+0.3+0.5+0.4+0.2+3+0.2+0.1+0.3+4×1.2] ×(1-12%)=122400元专有技术评估价值=重置成本净值(相当于最低额)+超额收益贴现额= 122400 +18%×40×(A/P,12%,4)= 144088+18%×40×3.038=34.1136元甲电风扇转让电风扇的商标使用权给乙厂。

合同约定,使用期限为5年,由乙厂每年按使用该商标后新增利润25%,作为使用费支付给甲厂。

预测乙厂使用商标权后1-5年生产电扇20万台、25万台、30万台、35万台、40万台,每台新增利润10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