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训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和湖泊概况

【专题训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和湖泊概况

【专题训练】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和湖泊概况
水循环和水量平衡和湖泊概况
一、选择题(共44分)
2017年,长春市首个“海绵公园”—劳谦公园建设完成,整个公园将“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雨水通过强大的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园等下渗,再经过地下的过滤装置过滤,将雨污分开,干净的水被收集储存,用于植物的灌溉养护。

下图为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建设“海绵公园”可以①降低雨水地表流速、缩短汇流时间②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污染控制功能③渗、滞、蓄、净、用、排各系统单独运行,与其他系统没有衔接④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海绵公园”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调节a B.调节c C.增加f D.增加d
“屋顶花园”是指在屋顶以绿化的形式建设花园。

下图为“屋顶花园”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一个城市若大规模建设“屋顶花园”,将会
A.减小风速,增加灰霾天气的出现频率B.增加承重,缩短房屋的寿命C.截留雨水,缓解城市的内涝问题D.增大空气湿度,使城市雾日增多
4.依据水循环原理,下列不适宜大规模建设“屋顶花园”的城市是A.深圳B.温州C.大连D.酒泉
浙江宁波的甬城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不用生长激素的“四不用”农场利用人工蓄水池进行蓄水,通过引水渠流入蔬菜区进行灌溉,再流经养鸭的水禽区和养鸡区,含有鸡鸭粪便的水最后进入鱼塘,作为鱼的饲料。

鱼塘的水通过过滤池净化后,又重新用来灌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循环过程。

下图为“四不用”农场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四不用”农场能够建立物尽其用的生态链,利用的是水循环具有的
A.物质迁移功能B.固液气三态的转化功能C.能量交换功能D.联系地球外部圈层功能6.“四不用”农场禽蛋鱼菜的循环生产模式改造的是水循环中的
A.降水环节 B.蒸发环节C.径流环节 D.下渗环节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 mm,蒸发量3 000 mm。

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 080~1 590 m)环抱湖泊的景观。

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 mm,全年蒸发量1 261 mm。

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

据此完成7~8题。

7.苏木吉林湖A.主要排泄方式是外流B.夏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C.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D.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
8.研究表明,苏木吉林湖区的蒸发量远低于巴丹吉林沙漠平均蒸发量,其主要原因是湖区A.多阴雨天气B.植被茂盛C.风速较小D.海拔更高
下图为近几年影响青藏高原上某较大湖泊面积的要素及变化图。

读图完成9~11题。

9.影响近几年青藏高原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气温逐渐降低B.湖泊蒸发减弱C.降水量逐渐增大D.径流注
入量增大
10.该湖泊面积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A.荒漠化增速变
缓B.生物多样性减少C.水土流失加剧D.区域沙尘暴爆发
11.若该湖泊位于黄河的上游,则黄河
A.发生凌汛现象减少B.年径流量会增加C.中游航运能力提高D.下游地下水补给增加二、综合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分)
云南元阳(图a)哈尼梯田主要种植水稻,总面积约100万亩,分布在海拔600~2 000米之间的山坡上,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河流”的垂直景观结构(图b)。

当地的生产生活顺应自然规律:重视对森林的保护,仅允许在人工林放牧及间伐取材(对过密的林木进行疏化采伐,并留下一定高度的带芽树桩);同时梯田长年泡水且利用雨季雨水冲洗地表污物入田实现自然施肥。

图a
图b(1)阐述水田参与的水循环过程。

(8分)
(2)分析当地雨季实施自然施肥的原因。

(6分)
(3)分析间伐对涵养水源的有利影响。

(4分)
(4)随着人口的增加,当地水资源利用变得紧张。

为节约用水,有
人建议改水田为旱地,但遭到反对。

请说明理由。

(8分)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
艾比湖位于准格尔盆地海拔最低处,有博尔塔拉河、奎屯河、精河三条河流直接汇入。

研究表明,近60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三条补给河流的径流总量呈增加趋势,但艾比湖的入湖流量和湖面却不断减小,周边盐场增多。

下图为艾比湖的位置和水系图。

(1)结合艾比湖湖岸线变化,推测其湖底坡度特点。

(4分)
(2)分析艾比湖流域径流总量增加,而湖面却不断缩小的原因。

(8分)
(3)请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湖泊面积缩小产生的影响。

(10分)
参考答案
1.D 根据材料可知:雨水花园可降低雨水地表流速、延长汇流时间;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
有一定的污染控制功能;渗、滞、蓄、净、用、排等各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

2.A 由图可知a为地表径流,c为将雨水暂时储存于地下;f为水汽输送,d为大气降水。

“海绵公园”可调节地表径流,将雨水收集、储存于地下。

3.C “屋顶花园”在增加绿化面积的同时,截留了部分雨水,减少了城市地面径流,缓解了城市内涝问题。

植物能净化空气,减少灰霾天气;植物蒸腾作用增强,空气湿度增大,城市热岛效应减弱,雾日会减少;“屋顶花园”对房屋寿命影响不大。

4.D 酒泉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蓄排水层和保湿层起不到多大作用。

5.A “四不用”农场利用的是水循环具有的物质迁移功能,不仅是水体的迁移,还有水中所含的养分等的迁移。

6.C “四不用”农场禽蛋鱼菜的循环生产模式改造的是水循环中的径流环节,使水流沿设定的方向,循环运动。

7.D 由图可知,总补给量与总排泄量基本相等,所以输入与输出基本相等,即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

8.C 湖泊位于沙漠东南部,四周被海拔一千多米的沙山环抱,削减风速,减少蒸发。

9.D 图中气温、蒸发、降水量等因素的变化趋势稳定,径流量变化趋势不稳定,明显增大。

影响近几年青藏高原该湖泊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径流注入量增大,湖泊面积增大。

10.A 该湖泊面积增大,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荒漠化增速变缓。

11.B 若该湖泊位于黄河的上游,湖泊面积增大,黄河的补给水源增大,则黄河年径流量会增加。

12.(1)当地地处热带,水田长年泡水,蒸发、蒸腾旺盛;(2分)大量水蒸气沿山坡上升,在高海拔地区形成降水;(2分)降水落到地面形成地表和地下径流,并逐级灌溉(补给)水田;(2分)水田滞留水流增加下渗,补给地下径流,水田多余的水最终汇入江河。

(2分)
(2)当地雨季(夏季)高温多雨,为水稻的生长旺季,对肥料需求量大;(2分)高山森林区枯枝落叶、牲畜粪便积累丰富,村寨生活污水、有机废物排放量大;(2分)经雨水冲洗,形成肥沃水流,汇入梯田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2分)
(3)间伐可以疏化过密林木,增加林木通风采光,有利林木生长,提高涵养水源功能;(2分)间伐后的根系保存完好,带芽树桩还能萌发新枝,仍具有涵养水源能力。

(2分)(4)改水田为旱地,将减少当地水域面积,减少蒸发、蒸腾水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用水矛盾;破坏梯田景观,减少旅游收入;可以通过节约用水、建设水塘等储水设施等方法,满足用水。

(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13.(1)湖底的西北部、西南部坡度较小(或西部坡度较小);(2分)东北部、东南部坡度较大(或东部坡度较大)。

(2分)
(2)艾比湖属于内流湖,入湖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和少量降水补给;(2分)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和降水增加,导致流域内径流总量增加;(2分)随着河流沿岸人口增多、耕地面积扩大,水资源消耗加剧,导致入湖水量减少;(2分)艾比湖湖面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了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湖面不断缩小。

(2分)
(3)湖面缩小导致周围地区更加干旱,蒸发加剧,荒漠化不断加重和土地盐碱化不断加重;(2分)湖床裸露,增加了新的沙源,沙尘暴天气频繁;(2分)周围地区温差加大;(2分)湖泊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2分)植被减少,大风日数增多等。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