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晓店医院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一 、基本概况1.1 工程概况江苏省的北部有一片生机勃勃的热土,那就是被清代皇帝乾隆盛赞为“第一江山春好处”的宿迁市。
宿迁市为地级市,下辖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和宿豫区,总面积约85555平方公里,人口约515万。
她是江苏重要和新兴的中心城市。
建市以来,宿迁市年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以两位数的增幅发展,全市拥有食品、酿酒、纺织、建材、电子、化工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
宿迁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发达。
京沪高速公路、宁宿徐高速、新长铁路将宿迁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机的联系起来,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连云港机场、白塔埠机场架起了宿迁对外联系的桥梁。
徐宿淮盐高速公路、宿新一级公路横穿全市,方便与省内各大城市的连通。
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宿迁的两大宝藏。
宿迁市闻名中外的“水产之乡”,境内有两湖(洪泽湖、骆马湖),四河(大运河、淮河、沂河、沭河)。
著名的四大淡水湖之一——洪泽湖和中国为数不多的二级水质湖——骆马湖,像一对孪生姐妹滋养着这个著名的鱼米之乡。
境内水产养殖有银鱼、鳗鱼、螃蟹、青虾、鲈鱼等50多种水产品。
螃蟹产量全国第一。
本工程为宿迁市晓店医院规划设计,位于宿迁市晓店镇。
1.2 设计依据1.2.1 业主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1. 晓店医院规划设计要点2. 晓店医院地形图(规划红线图)3. 晓店医院建设项目规划条件1.2.2 规划设计技术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4、《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5、《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89。
1.2.3 建筑设计技术规范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建筑设计资料集》。
4、现行国家、省、市相关的规范、法规二、设计理念与目标价值2.1 目标价值为实现 “晓店医院”规划设计的理想成果,我们首先确定了以下价值目标……2.1.1环境价值:本项目处于宿迁市晓店镇,做好医院环境是提升医院品质的重要方式。
因此,医院的景观和建筑设计保持和谐统一,以营造温馨秀丽的氛围。
在此基础上导入新形式、新元素,将本项目做成宿迁高档的医院项目。
2.1.2实用价值:在现今越发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各种配套设施的齐全对今后的医院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
在医院的总体规划上,除规范对配套的要求外,还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考虑必要的商业、服务业公建设施,以方便医院内部的生活。
2.1.3核心价值: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资源的利用应当最大化、最优化,医院的设计亦应如此,最优化利用资源,就是目标价值的最大化。
这就是要求以最优方式利用每一块土地,将土地等资源的价值作为进行医院布局的重要因素,让最有价值的设施占据最有利用价值的空间,以最优化利用资源为基础,最终实现医院与病患者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使二者在最佳点上取得平衡。
2.2 价值内涵——产品、文化、经济、社会前已述及,任何项目,兼具有形商品和无形服务的双重特征,医院自然也是建立在有形物质基础——建筑空间上的,但其价值内涵却远不止于此。
本次的医院规划与设计,试图以优秀的建筑空间环境为依托,深度挖掘其内在的文化、经济与社会价值:2.2.1以宿迁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其现今繁荣为背景,培育新世纪宿迁人的医疗文化经典与时尚生活方式;2.2.2 重视初期建设成本与长期经营费用、兼顾近期开发收益与未来增值潜力,使之成为多方共赢的过程;2.2.3 关注医院的社会建构,避免新建医院的社会荒漠现象,以物质环境促进病患者交往,为医院的社会结构建立提供切实的空间载体。
2.3 设计理念2.3.1自然和谐、溶于城市,设计不是一个完全主观的过程,建造也不是对自然的一种加强;医院是有生命的,这生命来自于土壤(现状)、来自于环境(周边)。
每个经典的环境都必然反映所处地方的自然,其特质也来自于当地及周边区域的地方特性。
把握并熟练地运用这些特性,充分考虑宿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传统的建筑风格,使医院项目得以融合于地域色彩和地方风格之中,优越的医疗建筑,其建筑大都与周围环境的肌理连成一体,构成医疗空间形态,并和谐的成为整个城市空间形态的组成部分;“晓店医院”拥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优美的周边环境和有利的现状建设条件,充分发挥其潜在价值。
2.3.2 科学规划、均好共生运用科学的规划方法与设计手法,保证设计成果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特别关注每一病患者室内外生活环境的均好性,并充分利用各种空间要素,将医院各个建筑活泼、灵巧地统合在有机整体之中。
这既强调了对医院每一个个体的重视,又辅助病患者对品牌价值和商品价格的追求,不失为一种双赢的策略。
生活的情感,往往来自于细微之处的感动与回味;深刻的印象,每每产生自一幢幢建筑的错落、一缕入窗的花香或一处庭院的细部……。
因而,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园不在大有趣则情。
本方案着力塑造的均好性,正是当代民主社会在医院生活方式上的投影,也是设计对这种人性的彰扬与适应。
2.3.3 建构环境、园育家兴本方案,采用建筑单体与绿化带的间隔布局模式,软质中心绿地与硬质景观广场、开阔草坪与细腻庭院、喧闹的商街与静谧的林带、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形成相互关联的多样化开放空间。
中央公共绿地使生活其中的住户亲身感受曼妙的自然环境。
温馨的家与风情无限的自然同在,与医疗建筑肌理的互相辉映,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仪态成为社区特色的一处重墨。
2.3.4 超前预估、引领未来时代赋予了历史的责任,在快速发展、变化频多的今天,我们更关注产品的生命力与永恒。
但时尚未必永远、经典才能绵延。
设计所提供的绝不仅仅是对当代生活的简单适应,更应引领生活方式的前进,设计应当是先进文明的传播。
本方案,正是在物质构建与精神培育两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预测,以高贵、典雅、精致、艺术的经典,关注环境、重视文化、制造精品,力求使病患者的心理、情感得以尊重、主体意识得以突出,自我实现得以彰显,从而追求高品质、高情感的未来社会发展。
2.4 成果预期依据上述目标价值与设计理念,本设计方案试图以如下设计措施与手段,达成设计成果的目标预期:2.4.1 以多元与均好实现核心价值——多样性的功能满足多元化的环境设置,均好式的系统布局达成病患者在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满足,实现本项目的核心目标价值。
2.4.2 以优美的环境表达人性关爱——立足现代医疗环境理论,由特定地域文化和场地特征为发端,以人为本、尊重生活,塑造良好的建筑内外环境,体现病患者的主体地位。
2.4.3以齐全的设施培育社区文化——为医院文化的建构提供充足、完善的设施,促进病患者之间的交往与互动,逐步强化地域归属感与空间领地意识,培育多层次的社会结构与高品位的文化氛围。
三、规划设计3.1 指导思想作为一个当代的医疗建筑,“晓店医院”设计力图实现以下属性:3.1.1整个医院统一规划,综合配套。
3.1.2医院建筑设计有明确的创作理念、独特的建筑个性。
建筑布局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医疗建筑空间布局有收有放,充分考虑沿城市道路的景观要求。
建筑群体风格统一,环境和建筑造型既有时代的超前感,又有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本案将成为宿迁市医疗建筑的品牌。
3.1.3充分利用环境综合资源,医院的环境更和谐、更贴近自然。
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共同利用,内部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院内外环境的交融渗透,实现步移景异的人景互动。
3.1.4规划注重环境、因地制宜,妥善处理现状河道、建筑与道路、绿地的相互关系。
绿化设计点线面结合,充分注重人与环境的亲和性,营造亲切宜人的休闲环境。
3.1.5本案着力提倡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
3.1.6本案着力提倡住宅节能和建筑的可持续性发展。
3.2 规划手法“晓店医院”以前述理念和指导思想为原则,从人本出发,以多种手法组织富有人性化的空间,把提升环境的吸引力作为创造医院高品质的目标,使其作为物质化的信息媒介向人们传递全新的医疗模式和人性化的生活态度。
3.2.1疏密有致,造就鲜明个性和宜人环境。
3.2.2虚实渗透、层层展开,形成耐人寻味的和谐整体。
3.2.3布局灵活,灵动中隐藏秩序;内容充实,丰富中饱含韵律。
3.2.4 建筑形态、空间走势使社区的每一幢楼都处在较好的环境位置,使整体环境达到相对完美的境界。
3.2.5运用中国传统空间营造的手法,建造富有亮点的特色空间形态,讲究有收有放的空间序列,使人产生不同的空间感受,以流畅的曲线形式布置建筑及路网,塑造富有人文韵味、激发居住人文环境的氛围。
3.2.6将合理的功能分区与多层次空间结构通过简洁、流畅的交通网络和空间渗透手法结合在一起,使优美的环境更富于人性和切合实际。
3.2.7 充分利用周边环境资源,取景引景,柔合硬环境创造对景;引伸环境,组织空间的流动性,做到步移景异。
3.2.8 强化环路的景深层次,抑扬顿挫,给人以震撼的同时又留有丰富的想象余地。
3.2.9 建筑体量高低起伏,造型丰富,采用不等量多层相结合,退台、坡屋顶,既创造丰富的造型,又充分利用土地价值。
3.2.10单体外观采用地中海建筑装饰手法,创造典雅、艺术、尊重的形象。
3.2.11注重对医院公共空间场所的考虑,为病患者提供多层次、高档次的服务。
3.2.12 尊重人性,在每个建筑入口处创造性地设置了一个入口门厅空间,使医患者都能从中受到独特而必要的关爱。
3.2.13合理的布局,保证朝向、视域、日照、通风和景观都趋于最佳。
3.2.14停车采用地上集中与分散结合的停车设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既方便医患者又减少人车交叉机会和对医院环境的干扰。
理论,由特定地域文化和场地特征为发端,以人为本、尊重生活,塑造良好的建筑内外环境,体现医院医患者的主体地位。
3.3功能组织3.3.1道路交通系统为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案以人车分流为主,充分保障行人权利,只在部分路段有所交叉。
(1)车行系统为保证社区内静谧的生活氛围和空间的最大利用化,机动车道兼顾消防之用,并连接至各幢建筑,交通便捷、机非分明、安全实用。
所有车辆出入口流线清晰明确,各转弯处按视距三角形要求设置,以保障行车安全。
(2)步行系统步行系统以医院主入口的入口广场为起点,通过医院形象大门进入医院中央广场,再通向各建筑单体,最大限度地为行人提供生活的方便,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小区南侧为就诊进入的主要入口,东侧为住院次要入口,,北面为后勤入口。
各种层级的步行景观带,完全归散步者所有。
步行系统的处理,以装饰性铺设,花园、植栽、并设置景观路灯及草地背景、音响,以求安全及舒适,全部按照无障碍标准进行设计,提供方便安全的环境。
3.3.2 景观绿化系统(1)景观绿化设计作为一个现代的医疗建筑,景观规划以“自然、历史、文化、人性”为出发点,通过以下几点力求使项目景观呈现出清新、动感、有活力、有内涵的总体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