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化学品的仓储管理PPT课件

危险化学品的仓储管理PPT课件

◎ 常见物品: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
储存方式
化学危险品储存方式分为四种
a
隔离储存
隔开储存
b
c
分离储存
露天储存
d
储存方式
隔离储存
在同一房间或同一区域 内、不同的物料之间分 开一定距离,非禁忌物 料间用通道保持空间的 储存方式。
储存方式
隔开贮存
在同一建筑或同一区域 内,用隔板或墙,将其 与禁忌物料分离开的储 存方式。
危险化学品的仓储管理
目录 content
第1类 第2类 第3类 第4类 第5类 第6类 第7类 第8类
爆炸品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有毒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第1类 爆炸品
◎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 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 常见的爆炸品有:2,4,6-三硝基甲苯(TNT)、火药、雷汞、硝化棉等。
第2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 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应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 a. 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 b. 温度在21.1℃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75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
第5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 氧化剂系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包括含有过 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松软的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 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敏感。
有机过氧化物系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 动或摩擦极为敏感。
◎ 常见的有:汽油、环己烷、乙醚、丙酮、乙醇等。
第4类 易燃固体、自然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 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品。
自燃物品系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系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有的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 常见的有:红磷、硫磺、镁、铝粉;黄磷、硫化钠、硫化钾;金属氢化物。
积规定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3 除乙类第6项物品外的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5.0m,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
间距不宜小于30.0m,与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表3甲类仓库与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安全疏散 ◎ 仓库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 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 ◎ 每座仓库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一座仓库的占地面积小于等于300m2时,可设 置1个安全出口。仓库内每个防火分区通向疏散走道、楼梯或室外的出口不宜少于2个,当防火 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 m2时,可设置1个。通向疏散走道或楼梯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 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当建筑面积 小于等于100m2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地下、半地下仓库或仓库的地下室、半地下室当有 多个防火分区相邻布置,并采用防火墙分隔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 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至少有1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 的气体。 ◎ 常见的有:液氧、LNG、LPG、丙烷、丁烷、乙炔气等。
第3类 易燃液体
◎ 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 险特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其闭怀试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
储存方式
分离储存
露天储存
贮存在不同的建筑物或远离所 有建筑的外部区域内的贮存方 式。
露天存放,无专用仓库。
储存要求
设计规范 储存规范 管理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 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
◎ 常见的有:双氧水、过氧化钠 钾、高锰酸类等,有机过氧化物不太常用,化工厂、实 验室较多。
第6类 有毒品
◎ 本类化学品系指进入机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 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 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经口摄取半数致死量:固体LD50≤500mg/kg,液 LD50≤2000mg/kg; 经皮肤接触24h,半数致死量LD50≤1000mg/kg;粉尘、烟雾及蒸汽吸入 半数致死LC50≤10mg/L的固体或液体。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甲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当第3、4项物品储量小于等于2t,第1、2、5、6 项物品储量小于等于5t时,不应小于12.0m,甲类仓库与高层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 小于13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注: 1 单层、多层戊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0m; 2 两座仓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总占地面积小于等于本规范第3.3.2条一座仓库的最大允许占地面
◎ 常见的有:氰化物、重金属盐、砷化物、农药类。
第7类 放射性物品
◎ 本类化学品系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 Bq/kg的物品。 ◎ 常见的:放射性物质。
第8类 腐蚀品
◎ 本类化学品系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 触在4h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 6.25mm/y的固体或液体。
◎ 丁、戊类储存物品的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的仓库,其火灾危险性 应按丙类确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平面布置 ◎ 厂房内设置甲、乙类中间仓库时,其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中间仓库应靠 外墙布置,并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它部分隔开。 ◎ 厂房内设置丙类仓库时,必须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厂房隔 开,设置丁、戊类仓库时,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 厂房隔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