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冶金概论--电炉炼钢
13
偏心底出钢
目的: 实现无渣出钢,加速 下炉料熔化,为早期脱 P 创造条件,保护耐材; 操作: 留 钢 10~15% 和 全 部 氧化渣; 合金化: 出钢时钢包中预合金 化,精调在LF内完成。
14
四 冶炼基本原理
脱 脱 碳 磷
二次燃烧
15
脱碳
矿石脱C:
在钢液温度高于 1480~1520℃时利用矿 石脱C的反应为
21
⑵ 整 流 器
结构:
大型直流炉采用 12 脉动的双桥式整流 电路,整流元件为晶 闸管;
要求:
足够的高温机械 强度;满足高速、大 范围控制;晶闸管与 电极升降协调性好; 对高电压有保护与绝 缘。 22
⑶ 电 抗 器
作用:
当电弧炉发生短 路时,将短路电流限 制在整流器可以接受 的范围内,减轻电弧 负载波动;
4
2.直流电炉的发展
交流电弧炉的缺点: 1)稳定性差、噪音大、功率因素低、引起电 网闪烁; 2)三相负荷不均匀,形成热点,造成耐火材 料损失严重。 因此,随着大功率闸管技术发展,重新 开始直流电弧炉的研究。
5
2.直流电炉的发展
直流电弧炉的优点: ••第一阶段: 交流电弧炉的缺点: 1 )对电网冲击小,无需动态补充装置; 实验直流电弧炉的建造(70~80年代); •• 1 )稳定性差、噪音大、功率因素低、引起 电网闪烁; •第二阶段: 2)石墨电极消耗低,是交流的1/2; •• 2 )三相负荷不均匀,形成热点,造成耐火 3 )冶炼周期短,熔化时间短 10~20% ,电 中小型电弧炉的建造(80年代中期); 材料损失严重。 耗低50%; 第三阶段: •• 4)耐材与金属消耗低,环境污染小,投资 因此,随着大功率闸管技术发展,重 大型工业支流电弧炉的建造( 90 年代) 新开始直流电弧炉的研究。 回收周期短。
12
供氧制度
目的:
熔化期供氧切割炉料、 助熔、化渣,氧化精炼期 脱C、升温、搅拌熔池; 方式: 自耗氧枪、水冷 C-O 喷枪、炉门供氧; 制度: 自 耗 氧 枪 流 量 4000~5000Nm3/h ,压力 10-12bar , C-O 喷 枪 流 量 6000~8000Nm3/h,压力12bar
10
供电制度
目的: 获得高的熔化速率、低物耗、 低能耗。 供电方式: 低档供电 — 对应起弧阶段, 采用低档位电压; 高档供电 — 对应“穿井”, 采用长电弧大电流; 中档供电 — 对应熔清,用中 级电压,减少输入功率至 出钢。
11
造渣制度
造渣材料: 石灰、萤石、白云石、火砖块、氧 化铁皮; 造渣制度: 为保护炉衬和去 P,采用提前造渣, 起弧后加石灰,形成熔池后调 整; 泡沫渣操作: 通过吹 O2 喷 C 生成大量 CO2 实现, 可降低噪音,减轻侵蚀,降低 电极消耗; 流渣操作: 为最大限度脱 P ,将富 P 氧化渣排 出,炉子向出渣方向倾动。
252.机械设备⑴炉 体来自⑵炉体倾动装置18
五 电炉炼钢设备
1.供电系统 2.机械设备
3.除尘系统
4.加料系统
5.供氧设备
19
1.供电系统
⑴整流变压器 ⑵ 整 流 器 ⑶ 电 抗 器 ⑷电极夹持器 ⑸ 底 电 极
20
⑴整流变压器
结构: 芯式和壳式两种; 特点: 二次电流大,较宽 的二次电压调节范围 , 连续的满负荷电流; 电压调节: 变压器二次电流 大幅度调节时需借助 感应器完成。
(Fe2O3)+[Fe]=3(FeO) (FeO)+[C]=[Fe]+{CO}
吹氧脱C:
直接脱C反应
2[C]+{O2}=2{CO}
间接脱C反应
2Fe+{O2}=2(FeO) (FeO)=[O]+Fe [C]+[O]={CO}
16
脱磷
碱性渣脱P反应:
2[P]+5[O]+3(CaO)= (3CaO.P2O5)
脱P条件:
高碱度、高 氧化性、低温和 大渣量。
17
二次燃烧
概念:
炉气中含有 CO 、 H2 、 CH4 等气体,通过熔 池上方氧枪向炉气中提供过量的氧, CO 在炉内 燃烧成CO2,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2CO+O2=2CO2
机理:
方式:
影响因素:
使用水冷PC枪完成;
充足的O2供应、低炉气温度、一定限度燃烧, 防止电极过氧化,可通过O2流量在线控制实现。
6
二 电弧炉车间生产模拟(设备巡视)
7
电弧炉车间生产模拟(生产模拟)
8
三 电弧炉生产工艺
电弧炉冶炼中的各项操作制度
装 料 制 度
供 电 制 度
造 渣 制 度
供 氧 制 度
偏 心 底 出 钢
9
装料制度
• 炉料种类 返回料、废钢、生铁、直 接还原铁、造渣材料等。 • 废钢准备 分类管理,化学成分为已知, 大块需切割。 • 布料顺序 轻料 → 重废钢 → 中型废钢 → 轻型废钢 , 另需配入一定的增 碳剂 ( 炉料的最下部 ), 防止碳在 熔化中氧化。 • 装料次数与方式 以废钢队比重确定装料次 数,由炉顶装入。
冶金概论 ------电炉炼钢
1
主要内容
一 电弧炉发展概况
二 电弧炉车间生产模拟
三 电弧炉生产工艺
四 冶炼基本原理 五 电炉炼钢设备
2
一 电弧炉发展概况
1.电炉发展概况
2.直流电炉的发展
3
1.电炉发展概况
电弧炉炼钢至今有百年历史,最先使用 的电弧炉为直流电弧炉,由于炉容的扩大, 随着超高功及二次精炼、连铸技术的发 当时很难提供大功率整流电源,因此出现了 展,至上世纪90年代,冶炼周期缩短至1h以 三相交流电弧炉,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主 下,电耗<410KWh/t,电极消耗2.0kg左右, 要用于高合金钢和特殊钢,由于速度慢、能 使“短流程”可与“长流程”相抗衡。并逐 耗低,上世纪60年代后,首先采用吹氧代替 步开发了直流电弧炉技术,截止目前,大型 矿石,使之可以利用废钢较低成本的生产线 直流电弧炉已成为短流程的主体设备。 材、棒材用钢。
数量:
每6个脉冲整流单 元配置一台数百微亨 的直流电抗器。
23
⑷电极夹持器
作用:
装卡石墨电极的装置;
结构:
前夹头、后夹头、推 杆机构、气动压紧装置组 成;
动作:
电极松开是通过汽缸 驱动推杆将后夹头后移松 开电极,汽缸排压,电极 加紧。
24
⑸ 底 电 极
水冷金属棒型底 电极通常采用 3 根直径 为 200~250mm 铜钢复 合结构 ,上部为 钢 棒, 下部为水冷铜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