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路安规案例分析

线路安规案例分析

线路安规案例分析相关试题案例分析共19题1. 对工作负责人违章接电焊机电源,触电身亡事故案例分析1.事故简况1992年10月6日,×××电业局变电工区检修班,工作负责人赵××等3人,在工区工房内焊接110kV 隔离开关联杆,利用切割机电源4芯橡皮电缆来接电焊机。

工作负责人赵××断开切割机的电源开关,挑开切割机接线头,手拿着4芯电缆去接电焊机,途中手握4芯电缆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2、请分析事故原因及暴露问题;3、请制定出防范措施。

答案:1.事故原因及暴露问题赵××手握4芯橡皮电缆触电,电是哪来的?原来4芯橡皮电缆用组合开关接到电源上,由于组合开关机械失录,只是把手转动,传动钢片的方孔与方轴磨损严重,转动把手时,方轴不动,所以,组合开关不论在什么位置都不能切断电源,赵虽然做了组合开关的切断动作,但实际上却没切开,4芯橡皮电缆始终有电。

赵在牵着电缆去接电焊机电源途中,手握到带电的电缆线头上触电。

造成组合开关失灵,一是产品质量问题,二是平时维护不当。

赵××在接低压电源工作中违反《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一般安全措施)第13.4.2.6条:移动式电动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的单相电源线应使用三芯软橡胶电缆;三相电源线在三相四线制系统中应使用四芯软橡胶电缆,在三相五线制系统中宜使用五芯软橡胶电缆。

连接电动机械及电动工具的电气回路应单独设开关或插座,并装设漏电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金属外壳应接地;电动工具应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直接原因。

事故暴露出部分电气工作人员对在低压设备上工作忽视安全,认为没啥了不起的,不以为然。

岂不知低压回路、低压线、低压设备上人身触电事故也是频频发生的,应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2.防范措施在工房内某些移动性的工具、设备,必须设置专用接电闸口,不能随便乱接,接电闸口必须有明显断开点。

如条件不允许,必须用其他设备的电源时,要执行停电、验电的规定,在监护人的监护下进行上述工作。

2. ×年×月×日,××供电局线路工区带电一班进行35kV化肥线检测不良绝缘子工作。

现场分两个作业组,工作负责人方××,带领张××(青工)等三人为一小组,测至24号杆(该杆为双回路转角双杆,另一回路是35kV望苏线,三相横担垂直排列),准备开始工作前,工作人员张××问工作负责人:“望苏线要不要测?”,方回答说:“顺便测一下吧!(工作票中并无此项任务)。

于是张就从望苏线侧登杆,站在下横担上检测望苏线绝缘子,结束后,张从下横担向化肥线爬去,因化肥线下横担与中相跳线距离只有1.1m,在张爬向化肥线侧杆子时,背部与跳线放电,张从横担上跌下,因坠落处土质松软,虽然休克,但经抢救后苏醒,事后检查,背部与两脚放电烧伤,肩部弧光灼伤。

请指出以上案例中违反了《安规》中带电作业的哪些安全规定?并说明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答案:该项作业中,执行工作票不严,擅自扩大工作范围,工作票中没有检测望苏线绝缘子的任务,因而也就没有提出从望苏线向化肥线转移时的安全措施。

且人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不够。

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现场转移时,化肥线下横担与中线跳线距离仅为1.1m,满足不了人体转移时最小安全距离要求。

因此,出了违法工作票规定外,还违反了《安规》带电部分的规定“不能满足最小的安全距离的要求时(35kV最小安全距离0.6米),必须采取可靠的绝缘隔离措施”。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拒绝扩大工作范围,正式办理工作票,采取可靠地绝缘隔离措施方能工作。

3. **年**月**日,XX工程公司工作负责人谭X带领8名工作班成员,对新建线路放线施工,主要作业内容为安装#2-#9杆绝缘子、展放导线。

10时左右,在展放A相导线时,因#5-#6杆之间有一高约4米广告牌,其顶部伸出的2根角铁(长约60CM)挡住了导线提升,工作班成员张X(伤者)在姜X的监护下沿着广告牌铁支架攀登,准备将导线移过2根角铁。

此时,#2-#3杆之间的一条通往预制板厂路上,一辆拉沙货车突然撞在悬空绝缘导线上,导线受侧向推力猛然弹起,将离地面1.8米正在攀爬的张X攀挂落至地面砖堆上受重伤。

请问上述事故违反了安规哪些条款?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答案:(1)作业人员违反电力线路安规中6.4.3条规定“放线、紧线前,应检查导线有无障碍物挂住,导线与牵引绳的连接应可靠,线盘架应稳固可靠、转动灵活、制动可靠。

放线、紧线时,应检查接线管或接线头以及过滑轮、横担、树枝、房屋等处有无卡住现象。

如遇导、地线有卡、挂住现象,应松线后处理。

处理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卡线处外侧,采用工具、大绳等撬、拉导线。

禁止用手直接拉、推导线。

”和6.4.2条“交叉跨越铁路放、撤线时,应先取得主管部门同意,做好安全措施,如搭好可靠的跨越架、封路、在路口设专人持信号旗看守等。

” (2)正确的做法是:在跨越施工的公路上设置交通警示标志牌,派专人持信号旗看守,时刻注意道路车辆行人动向,遇到问题及时处理;遇到障碍物卡线,应先松线;待线松动后,在卡线处打一活动晃绳,再进行紧线工作,在接近卡线处,用晃绳帮助导线越过卡线处。

4. 某线路检修班组在一低压台区进行更换导线施工作业,工作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安排作业班成员甲、乙两人到干线66号杆(变台杆)做安全措施,并告诉两人验电器和地线都在车上,同时将操作票交给甲。

于是两人前去停电挂地线。

两人到车上后只拿了地线而没有拿验电器,便直接来到65号杆并准备上杆挂地线,由于该接地线没有接地针,甲便对乙说:你到老百姓家借根钢筋做接地棒,我先准备。

结果,当乙走后,甲便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擅自登杆,在挂第一根接地线时,便发生触电事故。

答案:一、原因分析 1、工作失去监护,违反线路规程:2.5.1“ 完成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专职监护人应向工作班成员交待工作内容、人员分工、带电部位和现场安全措施、进行危险点告知,并履行确认手续,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

工作负责人、专职监护人应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进行认真监护,及时纠正不安全的行为。

在线路停电时进行工作,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班成员确无触电等危险的条件下,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

3.4.1“挂、拆接地线应在监护下进行” 2、装设接地线前不验电行为。

违反了线路规程:3.3.1“在停电线路工作地段装接地线前,要先验电,验明线路确无电压。

验电应使用相应电压等级、合格的接触式验电器”。

3、甲在无人监护的情况下擅自登杆,造成现场只有一人操作,同时接地线装设程序出错,未接接地端,再导线端,违反了线路规程:3.4.1“ 线路经验明确无电压后,应立即装设接地线并三相短路。

各工作班工作地段两端和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的分支线(包括用户)都要验电、挂接地线。

”;3.4.5 “装设接地线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端,接地线应接触良好,连接可靠。

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相反。

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或专用的绝缘绳。

人体不准触碰接地线或未经接地的导线”之规定。

二、防范措施。

1、加强对各级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

2、严格贯彻执行安规。

3、加强现场安全监察力度。

5. **年**月**日上午,XX供电所临时抄表工张某某在槐树湾村2#配变台架上处理低压配电箱刀闸缺陷时,使用起子接线时,由于起子金属裸露部分未采取绝缘包扎,造成两相短路,产生的弧光使三相短路。

电弧引燃张某某身上的T恤衫,左面部、胸部、胳膊和两手灼伤,从配变台架上跌落。

请问上述事故违反了安规哪些条款?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答案:(1)作业人员违反电力线路安规9.3.1“带电装表接电工作时,应采取防止短路和电弧灼伤的安全措施。

”、9.3.5条“带电接电时作业人员应戴绝缘手套。

”和1.2.1条“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齐备”的规定。

10.11.2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其外裸的导电部位应采取绝缘措施,防止操作时相间或相对地短路。

工作时,应穿绝缘鞋和全棉长袖工作服,并戴手套、安全帽和护目镜,站在干燥的绝缘物上进行。

(2)正确的做法是:将起子等作业工具的较长的金属裸露部分用绝缘胶布进行包扎;作业过程中戴绝缘手套。

小心谨慎操作;工作中着工作服、安全帽,绝缘鞋,工作服袖口扣紧。

6. 某供电公司带电班班长甲,带领5名工作人员在某330kV线路等电位更换中相损坏的防振锤工作,铁塔为紧凑型直线猫头塔(档窗空间较小,无作业人时最小间隙距离约为2.5m)。

办理了工作票到工作现场后,甲(专责监护人)现场宣读工作票及危险点预控分析,交代了安全措施并进行了现场分工。

乙登塔悬挂绝缘绳和绝缘软梯,挂好后,检查牢固可靠,丙开始攀登软梯,登到与梯头(铝合金)0.5米左右时,导线上悬挂梯头通过人体所穿屏蔽服对塔身放电(组合间隙仅余0.6m),导致其从距地面26米左右跌落到地面(此时工作人员还未系安全带),造成死亡。

请指出以上案例中违反了《安规》中带电作业的哪些安全规定?并说明正确的做法是什么?答案:1)本次作业的铁塔为紧凑型直线猫头塔,留给带电作业的空间较小,工作人员忽视了这一情况,事前未进行组合间隙验算。

该铁塔无作业人时最小间隙距离约为2.5m,作业人员进入后组合间隙仅余0.6m,造成安全距离不能满足等电位作业最小组合间隙的规定。

2)工作组织不严谨,未进行现场查勘,没有对现场结线方式、设备特性、工作环境、间隙距离等情况进行分析;未确定作业方案和方法及制定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工作专责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

以上分析,说明这次作业事故违反了《安规》中关于带电作业的如下规定:1)应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到到现场勘察,根据勘察结果做出能否进行带电作业的判断,并确定作业方法和所需工具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2)带电作业应设专责监护人,复杂或高杆塔作业必要时应增加(塔上)监护人。

3)等电位作业人员在绝缘梯上或沿绝缘梯进入强电场时,其与接地体和带电体两部分间隙组成的组合间隙不小于规程规定(330kV为3.1米)。

正确的做法是:事前应由工作负责人与有经验的带电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勘查,进行组合间隙校验,如果不能满足《安规》的规定,则必须采取其它方式进入强电场。

作业时专人监护,随时提醒,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距离不小于规定值.7. 2006年5月12日14:35,某供电公司**变电站施工现场,一次设备安装班在起吊220KV 电压互感器。

当互感器与设备基础桩快接触时,工作负责人田亮命令工作班成员李志去查看两者对接情况。

李志站在互感器下时,互感器突然从吊钩上脱落,压住了李志的大腿,造成粉碎性骨折。

请针对上述案例进行原因分析,你认为应该怎么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答案:一、事故原因分析1、工作负责人在起吊重物前未认真检查悬吊情况及所吊物件的捆绑情况,违章指挥工作班成员违章、冒险作业,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