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词汇第一节词汇概述一、什么是词汇(选)词汇:也叫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和固定短语的集合体1.词汇指的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不能说“这个词汇”“几个词汇”2.词汇也可以指一个人或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如老舍的词汇、红楼梦的词汇,或是某一方面的词的汇集,粤方言词汇二、语素和词(一)语素1.什么是语素(简选)语素是最小的语言符号,即语言中最小的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构词单位2.语素的特点(1)从意义上看,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2)从结构上看,语素是最低一级的结构单位,不能再分解为更低一级的结构单位;(3)语素不具备使用上的独立性,其功能是构词,不是造句,即不能自由运用;3.语素的分类(选分)(1)单音节、双音节和多音节(外来语素)(2)(单独)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3)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4)词根语素(不固定)和词缀语素(固定)如:子、儿、老(5)实语素和虚语素如:呢、吗、的(二)词(简选)词是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1)从语音上看,词的内部不允许有停顿(2)从意义上看,词具有意义的专指性,即词的意义往往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其特定的、专指的意义(3)从结构上看,词具有结构的整体性,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进行扩展,或互换位置(4)从使用上看,词具有复呈性和现成性(5)从功能上看,词具有独立的、自由运用的功能(三)语素、词、字之间的关系1.词是造句单位,语素是构词单位,字是书写单位2.一个汉字有意义,那它就是一个语素;语素是多音节的,就必须用几个汉字来表示3.由单音节词素构成的词,词和字是一致的;其他情况,词和字是不一致的三、词汇的基本属性(论简选)1.词汇的历史性(五四的德赛先生、50年代的抗美援朝、大跃进、六七十年代的红卫兵、文革;改革开放、一国两制)2.词汇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神灵概念:英语“上帝”阿拉伯语“真主”;参众议院、人代会、政协)3.词汇的活跃性和稳定性(新中国成立前后,同志、爱人“老爷、太太”消失;《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新兴词语;“熊猫”不是猫,“鲸鱼”不是鱼,约定俗成,不随便改变)四、词汇在语言中的地位(论选)1.词汇是词汇体系确立的基础2.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音、语义和语法三者的结合体3.词汇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五、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简选)1.汉语语素以单音节为基本形式2.双音节词占优势3.以语素复合为主要构词方式第二节词的结构(选分)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一、单纯词1.单音节语素单纯词(多数)2.多音节语素单纯词(1)联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单个音节没有意义的双音节词A.双声:声母相同如参差、吩咐B.叠韵:韵母或韵尾相同如彷徨、徘徊C.其他:蝙蝠、蝴蝶、芙蓉(2)叠音词:皑皑、彬彬、婆婆妈妈、花花绿绿(3)拟声词:咕噜、哗啦(4)音译外来词:咖啡、克隆(5)字母词:CD、UFO二、合成词(一定是双音节或多音节词)1.复合词:由词根跟词根组合而成的词(1)联合式: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素并列组合A.同义联合:两个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如途径、孤独B.反义联合:意义相反,构成新义如开关、始终、反正C.相关联合:意义相关,构成新义如骨肉、线索、领袖D.偏义联合:两个语素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但其中一个语素意义消失,也叫“偏义复词”如忘记、干净、好歹、质量E.名量联合:共同表示多数集合事物如车辆、纸张、船只(2)偏正式: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A.定中型:中心语素是名词性语素B.状中型:动词或形容词语素(3)补充式: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4)动宾式(5)主谓式:后一词根对前一词根进行陈述(6)连动式:前后两个词根分别代表两个动作行为,它们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如贩卖、报考、剪贴2.重叠词:指由相同的词根相叠而成的词(单个音节有意义)如爷爷、暗暗、仅仅、匆匆3.派生词:指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词A.前加型如阿姨、老婆、第一B.后加型如桌子、石头、花儿C.词根和叠音后缀如硬邦邦、凉飕飕*a.汉语更多的是类词缀,这些语素有类化和虚化的倾向如:性:弹性、刚性、惰性化:美化、恶化、净化手:歌手、鼓手、能手b.现代汉语中词缀多由词根意义虚化而来,要注意把同形的词缀和词根区别开来如老虎和老人、石头和笔头三、缩略词:由短语减缩为简称,进而凝固为词1.选取法:有代表性的语素环境保护——环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2.截取法:有区别性的部分清华大学——清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3.省同存异工业农业——工农业中学小学——中小学4.标数概括初伏、中伏、末伏——三伏*缩略词不能与现存原有词同形同音如外交部长——外部(外长)外语学校——外校(无缩略词)四、离合词:中间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词,主要是动宾式复合词动宾式:理发——一个月理一次发联合式:洗澡——洗了两次澡述补式:提醒——提个醒偏正式:同学——同过三年学连动式:退休——退了休联绵词、外来词:慷慨——慷国家之慨第三节词义词义是词的声音形式所负载的信息内容一、词义的性质(论简)(一)词义的概括性:涵盖其外延范围内的每一个个体事物如笔(二)词义的模糊性: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如青年是指人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阶段*模糊现象的特点在于它出现在词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而词义所指范围的中心区域则是清楚的(三)词义的民族性:概括对象不同如英语的uncle,搭配对象不同如英语的eat只能跟食物,附加色彩不同如英语的dog常用语褒扬方面二、词义的构成(选分)(一)词的概念义: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现象的概括反映,不涉及人们的主管态度,也叫词的理性意义(词义基本和核心部分)(二)词的色彩义:指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以及词在特定使用范围中所产生的意义,也叫非理性意义(附加色彩)1.感情色彩:褒贬*带不带感情色彩决定于词语是否用来表示说话人的主观评价如,猪本身不带感情色彩,他蠢得像一头猪就含有贬义2.语体色彩:口头语和书面语3.形象色彩:指词的理性义之外的对事物的生动感觉,包括色彩、形象、声音、味道等方面的生动表现三、义项及其分类(选分)(一)义项: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基本的单位,是对词的概念义进行的分项说明(二)单义词与多义词*一般说来,事物的名称如人名、地名、草木、鸟兽、器物的名称特别是科学术语是单义的(三)本义、基本义、引申义本义:一般指有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意义基本义:是在现代汉语这个共时平面上,词的多项意义中最常用最主要的那个意义,也叫“中心义”引申义:是在某一个义项的基础上派生发展而来的意义*除了本义之外,其他后起派生的义项都可称为引申义引申一般都是沿着客观对象间的相关性联系借代如,桃:一种木本植物——这种植物的果实或相似性联系比喻两个方向进行的如,包袱: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四、义素和义素分析第四节词义的聚合——语义场二、同义词(一)同义词的类别1.等义词:意义相同可以互相替换的词语A.自行车——脚踏车B.忌妒——妒忌C.寒颤——寒战2.近义词:理性意义相同或大部分相同的一组词差别——区别、结果——后果(二)同义词的辨析(分析题)1.理性意义的差异(1)语义轻重如良好——优良——优秀——优异(2)范围大小如秘密——机密、财产——财富(3)集体与个体如车辆——车(4)搭配对象与侧重点的不同如废除、解除、破除和美满、圆满2.色彩不同(1)感情色彩不同(2)语体色彩不同口语——书面语方言——普通话专用词——一般词如驾崩——死3.词性和句法功能不同如永久、永远和刚刚、刚才(三)同义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论简)(1)恰当选用同义词,可以使语义表达精确严密、全面周祥(2)变换使用同义词,可以使语言富于变化,避免单调呆板(3)连用同义词,可以使意义鲜明突出,增强语言表达的气势三、反义词(一)反义词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一般同属一个意义范畴,词性也基本相同(二)反义词的类型(1)互补反义词(绝对反义词):建立在矛盾关系的基础上,不存在中间状态。
特点是非此即彼,肯定一方必然否定另一方。
如有——无、生——死(2)极性反义词(相对反义词):建立在对立关系的基础上,存在中间状态的反义词。
特点是存在中间状况,否定一方不能肯定另一方。
如黑——白、冷——热、大——小(三)语言反义词与言语反义词:在特定语境中具有对举意义的词叫做言语反义词(四)反义词的作用:表达效果(1)可以揭示事物之间矛盾对立的关系,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2)反义词可以构成对偶、映衬、对比的句子,使语意表达更加深刻鲜明(3)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临时类比创造一个反义词,构成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正反连用,含义深刻(4)反义词连用,往往可以构成一种表面上矛盾,实际上含着更深刻哲理的语句,使表达更加含蓄、更富有感染力第五节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一、基本词汇(核心和基础)(选简)特点:全民常用性(不掌握就不能用这种语言交际)稳固性能产性二、一般词汇(灵活性、使用范围较狭窄、构词能力较弱)(选分)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可以相互转化1.古语词a.历史词(涉及历史表述时才会用到如世袭制)b.文言词(只用于书面语中如怎奈、何其,显得庄重典雅或作为现代汉语的构词语素如目——眉目)2.方言词(已经进入普通话的方言词语叫“普用方言词”如败家子;书面语中运用方言词,能够表达特殊的意义、色彩)3.行业语(行业用语泛化,用来指称一般事物时,成为全民使用的一般词如套牢)4.社区词语(主要指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华人社区所流行的词语)5.外来词: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a.音译外来词:把外语词的语音转化为相同或相近的汉语语音如雪碧、比基尼b.音意兼译外来词:把整个词用音译和意译的方式转化为汉语词汇如马克思(音译)主义(意译)c.音译加汉语类名:把外语词的语音转化为汉语语音,再加上表示义类的类名如厄尔尼诺(音译)现象d.字母外来词A.直接使用外文缩略字母组合如CD、VCDB.用外文字母,再加上汉语相关语素如T恤e.借形词:汉语中的字词被日语借用后造出日语的新词,这些词后来又被汉语借回来,但是不读日音而读汉音如干部6.新造词第六节熟语:语言中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结构上是短语,作用相当于词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一、成语(选分)1.成语的特点(1)结构上的定型性(2)意义上的专有性(不是各个词的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由构成成分融合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整体)(3)功能上的整体性(4)语音形式上以四字格为主(5)语体风格上为书面语色彩2.成语的来源(1)神话寓言如愚公移山(2)历史故事如纸上谈兵(3)诗文语句如人面桃花(4)口头俗语如七嘴八舌3.成语的构造(1)联合式:大构造联合,内词素主谓、偏正等关系主谓+主谓:貌合神离述宾+述宾:抛头露面述补+述补:翻来覆去偏正+偏正:高风亮节联合+联合:悲欢离合(2)非联合式:第一层是主谓、偏正等关系主谓:冠冕堂皇、夜郎自大偏正:豁然开朗述宾:叱咤风云兼语:请君入瓮连动:守株待兔4.成语的民族风格:相同的意义或道理在不同的语言的成语表达上是不同的如汉语:爱屋及乌、爱我及犬5.成语的运用(1)要准确了解成语的含义,不要望文生义(2)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3)注意成语的定型性,不要随便改动(4)注意字形与字音二、惯用语:口语中形成的表达一种习惯含义的固定短语1.惯用语的结构(选分)绝大部分是三音节熟语,结构关系主要是动宾(穿小鞋)和偏正关系(铁饭碗)2.惯用语意义a.具备意义的专有性,显示的一般不是字面语源意义,而是比喻意义b.除了基本意义外,还有附加色彩,包括感情色彩(贬义性)和形象色彩3.惯用语和成语的异同(论简)同:都是固定短语,都具有意义上的专有性(1)从语体色彩上看:惯用语的口语色彩浓、多源自民间,成语的书面色彩浓,多源自古代;(2)从定型程度看:惯用语相对灵活,常可插入一些词语,或者颠倒其中成分的次序,成为一般的语句,但意义不变如吃了多年的老本儿(3)从音节上看:惯用语一般是三字格的(4)从结构上看:惯用语以动宾结构为主体,成语则没有明显突出的结构方式(5)从感情色彩看:惯用语中贬义的为多三、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的前后两个相关部分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固定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