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薛蟠性格的复杂性长篇巨著《红楼梦》以其博大的思想内容,杰出的艺术成就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
作为不朽名著,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话题。
历来众多文人墨客、红学专家对于这部名著从不同角度作了各种各样的评论,让我们能够更加精确、全面地理解《红楼梦》。
它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末世的谴责与无奈。
在这部书里,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以活生生的面孔打动了我们。
这些人物,或是虚伪的假道学,伪君子(贾政);或是荒淫无耻的真小人(如贾赦);或是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如薛蟠)等等。
这些人物形象分别代表了封建社会的一部分人。
在这部书中,由于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性格,使得《红楼梦》屹立于文学艺术之林,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巨著《红楼梦》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体现了生活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
全书出场的人物有四百多个,血肉饱满、个性鲜明,重点描写的有三十多个,有些虽然出场说几句话,但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多层次,多侧面,像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巨著《红楼梦》人物众多,但不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作者都力求其个性鲜明,呼之欲出。
在此,我想对其人物之一“薛蟠”谈一点自己的认识,不当之处,恳请赐教。
薛蟠,紫薇舍人薛公之后裔,薛姨妈之子,薛宝钗之兄,夏金桂、香菱之夫。
表字文龙。
首见于第三回,真正出场是在第四回,对于这个“赖祖父子旧情分”在户部挂个虚名,“支领钱粮”,“采办杂科”有百万之富的皇商,作者用“呆霸王”“滥情人”“贪夫”概括了他的性情。
他幼年丧夫,受寡母溺爱纵容,遂至老大无成,家中有百万之富,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科,虽是皇商,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全靠伙计家人等措办,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唯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
他在送妹妹去京待选的路上,因争买一婢女,把冯渊打死,竟然视为儿戏,以为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
到贾府后,他志那些有纨绔习气的子倒来往,引诱地比当日更坏了十倍,“聚赌嫖娼,渐较无所不至”。
后又因吃酒打人致死,定了死罪。
用银子买通官府,才被赫罪放出。
薛蟠立誓不再犯前病,第二十八回,冯子英家设宴款待宝玉,薛蟠“早已在那里久侯”,就是在这次酒宴上,薛霸王六下了一段令人发笑的文字。
后来遇上了柳湘莲,柳湘莲原本世家子弟,因各种游艺无所不能,又爱眠花宿柳,年纪又轻,生得又美,以致于被薛蟠误认作是优伶。
他以为滥漫使钱,便可使唤柳湘莲来满足他的淫亵欲望,前去调情,结果被辱打了一顿。
他在娶夏金桂前,已将香菱看得“如马棚风一般了”,后来又勾上了金桂侍女宝蟾。
真是个“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贪夫”。
但他实在也是个有口无心,性格爽直的人。
宝玉挨打,宝钗怀疑是他挑起,他听不惯藏头露尾的话语,便急得暴跳如雷。
后来出去经商时,平安州遇盗,幸亏被柳湘莲相救,从此二人结拜为兄弟,他便真心真意地对待曾是仇人的柳湘莲:当柳湘莲遁入空门后,他到处寻找,找不到时十分伤悲,作家写道:“回家时眼中尚有泪痕”。
薛潘娶夏金桂后,香菱受尽折磨,他自身也一步一步走入困境,对于笑金桂,他实在是没什么办法了,只好躲。
后四十回,写他伤人后被流放异地,后蒙大赦,终于香菱团圆,表示改邪归正。
在绚丽多姿,光彩夺目的红楼人物画廊中,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薛蟠都算不上主要人物,但就是这样一个并不主要的人物,却亦然是那样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究其原因在于曹雪芹把握了组成人物性格的各种复杂因素,并在展现其性格的同时,把丰富性和复杂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情况下,有所侧重地展示其不同的方面。
突破了“叙好人完全是好,叙坏人完全是坏”的程式。
在描写人物性格时,从不采取简单化的做法,总是倾全力向人物性格的深层开掘。
既注重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又注重人物性格的鲜明性。
一方面是鄙俗、野蛮、丑恶、肮脏;一方面是孝顺,具有同情心和爱心、憨直、讲义气。
正是这些互相矛盾、互相冲突的因素,组成了薛蟠性格的整体,使其性格呈现了丰富、复杂的状态。
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任意妄为与孝心薛蟠是胡作非为,不学无术,愚笨无赖,颐指气使等各种劣迹的集大成者,他有这样做的社会条件和家庭条件。
从门子之口引出的“护官符”,正面交待了贾、王、史、薛四个封建贵族家庭之间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社会联系。
这种强大的政治联姻使人有恃无恐,恃强凌弱。
同时,拥有万贯家私的皇商家庭又是他肆意挥霍的坚强后盾。
政治上的可靠后台与经济上的超强实力,铸就了薛蟠任意妄为的性格。
草菅人命是他任意妄为,无拘无束的极端体现,薛蟠一出场就上演了一出“指使豪妈打死草民”的传统戏,从而确立了薛蟠性格发展的基调。
“杀人偿命”这类准则,对薛蟠不具任何约束力量。
有“护官符”作盾牌,有密如蛛网的社会关系为其通融,开脱。
因而他杀了人不但不偿命,反而可以消遥法外,像“没事人”一样。
大到草菅人命,小到假托贾政的名义把宝玉从潇汀馆里骗出来,惹得宝玉愤愤不平:“你哄我也罢了,怎么说我父亲呢?我告诉姨娘去,评班次这个理,可使得吗?”宝玉虽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叛逆者,是封建统治阵营内部的新人,但他还恪守父为子纲的准则,知道开长辈的玩笑是大不敬。
可是薛蟠不管这些,只要能达到目的,他会选择任何手段。
宝玉提醒薛蟠不该假充他父亲,薛蟠忙道:“……改日你也哄我,说我父亲就完了。
”在他的逻辑中,事情就是这样简单。
就是这样一个莽撞汉对母亲却很孝顺,对妹妹也很疼爱。
在第四回后半部分,曹雪芹抓住到京城以后的住处问题作了细致的描述。
薛姨妈为了同王夫人“厮守几日”,享受一下姐妹之情,提出要住到贾府去。
薛蟠为了“好任意施为”,为了逃避姨爹的管束,则主张另置住处。
这段描写似乎没有触及薛蟠性格的具体内容,好象是静止的。
其实正是通过这段描述突出了薛蟠无拘无束,为所欲为的习性,到最后,薛蟠“见母亲如此说,情知拗不过,只得分咐人夫,一路奔荣国府来。
”薛蟠放弃了为自己争取一个胡作非为的机会和环境的念头,违心地遵从了母亲的旨意。
在封建社会里,如果说能够遵从父母的意愿行动叫做“孝”,那么,薛蟠的这一行动,无疑应纳入“孝”的范畴。
赵姨娘和马道婆,合谋算计王熙凤和宝玉,致使叔嫂二人象中魔一般大吵大闹,寻死觅活。
大观园内“乱麻一般”。
“闹得天翻地覆”这时薛蟠的表现很耐人寻味,他“更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是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贾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的不堪。
”曹雪芹不愧为大手笔,短短几十字形象地描绘出薛蟠的内心世界。
薛蟠既关心母亲人身的安全,又关心妹妹的尊严。
其真挚的亲情可见百虚。
宝玉挨打,众人都疑惑是薛蟠说的。
见不得藏头露尾的事的薛蟠与母亲的妹妹发生了争执。
最后以薛蟠的道歉告终。
虽不是他说的,但他为了平息母亲的怒火,为了不让妹妹烦恼,他“对着宝钗,左一个辑,右一个辑,”还关心妹妹的项圈和衣服,应该说,对妹妹的疼爱中包含着尊重。
二、粗俗不堪与同情心第二十八回写冯子英,请宝玉等饮酒取乐。
那薛蟠原是个浪荡公子,三杯酒下肚便有些忘情,宝玉恐薛蟠滥饮无度失了兴味,便发一新令,有不遵者以酒相罚。
及至轮到薛蟠,便引出了一段令人发笑的文字:“薛蟠道:‘我可要说了,女儿悲——”说了半日,不见说底下的,冯子英笑道:“悲什么?快说来。
”薛蟠登时急得眼睛铃铛一般,瞪了半日,才说道:‘女儿悲——又咳嗽了两声,说道:“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女儿愁——绣房撺出个大马猴”……“女儿喜,洞房花烛朝慵起”……“女儿乐,一根往里戳”……“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
”这一段绘声绘色的描写,将薛蟠的窘迫庸俗之状刻画得淋漓尽致。
此时出现在读者面前的薛蟠,除了呆脑之外,似乎又有一点滑稽可笑。
但作者并不仅仅停留在外形的刻画上,而是更深一层,揭示了薛蟠的内心世界。
薛蟠虽然出身于名门大族,但他整天出入妓院赌场,满脑子鸡鸣狗盗,一提到女儿便淫妇姘夫,偷情约会,可谓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即使如此,他连女人不轨,男人当乌龟的起码常识也不懂。
众人发笑,他非但不以为然,反而煞有介事地作了一通莫名其妙的解释,甚至讲了一通不堪入耳的下流话,这就把薛蟠这个人庸俗下流的肮脏灵魂彻底暴露于读者的面前。
这段采用讽刺手法的描写显得活泼风趣。
明明是女儿的悲伤和忧愁,明明是文理不通,牛头不对马嘴,可他却硬要把它们凑和在一起。
作者对薛蟠这个人物不加半句评论,而是通过他本人的言行显示其无知,庸俗和下流。
曹雪芹在展现薛蟠粗俗不堪的同时,也表现了他性格中富有同情心的一面。
当云儿唱出“女儿悲,将来终身依靠谁”时,薛蟠叹道:“我的儿,有你薛大爷在,你怕什么?”云儿的唱词,可视为一个身陷烟花柳巷,沦为他人玩物的不幸好悲叹身世的倾诉。
我认为,薛蟠的话正是其性格中富有同情心的具体表现。
你看,这时的薛蟠,既没有什么污秽言语,也没有做什么不轨的动作,只是说了这么一句对云儿的悲苦命运同情的话,我们似乎没有根据把他这句话也列入薛蟠罪恶的栏目之中。
从薛蟠性格的总体来看,说他:‘向来从别人的痛苦中寻求刺激,“是可以说得过去的,但对薛蟠的这句话,却不能作如是观,倘若不信,请看曹雪芹更深一层的描写。
当云儿唱到:“女儿愁,妈妈打骂何时休“的时候,薛蟠道:“前几天我见了你妈,还嘱咐他,不叫他打你呢。
”初看起来,这些话简直是信口雌黄,胡言乱语,起码是令人啼笑皆非。
但仔细品味一下,我们就会感到,这些话正表现了这个花花公子的同情心。
你看他那种神态,一本正经,足见他实话实说。
一个拥有万贯家私的贵族公子嘱咐一个妓院的老鸨子,不让她打骂身世悲惨的妓女,如果不具有起码的同情心,是不可能这样做的。
当然我们可以把云儿的唱词视为“文学作品”,其中“女儿”可以泛指一切具有相同遭遇和命运的人。
但是,把“唐寅”读成“庚黄”薛大傻子,是根本不懂得文学作品的,他从眼前具体的人和事出发,把文学作品的内容和现实生活混为一谈,即席道出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不但无可非议,而且更见其性格的真实性。
曹雪芹运用“宴会”这个特定环境来表现薛蟠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更增强了性格的真实感。
正是在这个典型的环境中,薛蟠才得以充分暴露灵魂深处的稳秘。
三、兽性与义气薛姨妈曾给儿子下过这样一个十分恰切的评语:“狗都比你体面些。
”真可谓“知子莫如父母”在第八十回中,薛蟠为了尽情地满足其无度的淫欲,终日鬼混于夏金桂、宝蟾和香菱之间,其灵魂之龌龊,行为之丑恶,足以让人恨之入骨。
在这个荒淫无耻之徒身上,可以说,人性已经完全泯灭了,只剩下赤裸裸的兽性。
《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说的是薛蟠挨打事。
这是描写薛蟠的重头戏,是继续表现薛蟠肮脏灵魂的。
呆霸王薛蟠的淫亵欲念一时膨胀到置一切于一顾的疯狂程度。
书中是这样描述薛霸王的嘴脸:“薛蟠忽见他走出来,如得了珍宝,忙趔趄着上来一把拉住,笑道:‘我的兄弟,你住哪里去了?’湘莲道:‘走走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