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允绳,字翼少,松江华亭人。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授行人。
久之,擢兵科给事中。
严嵩独相,有诏廷推阁员。
允绳偕同官王德、沈束陈慎简辅臣
..、收录遗佚二事。
未几,奉命会英国公张溶、抚宁侯朱岳、定西侯蒋传等简应袭子弟于阅武场。
指挥郑玺忽传寇至,溶等皆惧走,允绳独不动,因奏之。
褫玺职,夺溶、岳营务,罚传等俸,由是知名。
又劾罢兵部尚书赵廷瑞。
居谏垣未几,疏.屡上。
言提学宪臣宜简行谊,府州县职宜量地烦简为三等,皆报可。
俺答入犯,朝议急兵事。
允绳请令五军都督府、府军前卫及锦衣卫堂上官,每遇考选军政之岁,
各具疏自陈,听科道官拾遗;腾骧四卫及锦衣卫
...指挥以下,听兵部考察。
诏皆从之,著为令。
已,又陈御边四事,报可。
再迁户科左给事中。
谢病归。
久之,起故官。
三十四年九月上疏言倭患,因推弊原,谓:“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
及俸满营迁,避难求去,犯罪欲弥缝,失事希芘覆,输贿载道,为数不赀。
督抚取诸有司,有司取诸小民。
有司德色以事上,督抚腼颜以接下。
上下相蒙,风俗莫振。
不肖吏又干没其间,指一科十。
孑遗待尽之民必将铤而为盗,陷忧不止海岛间也。
”
其冬巡视光禄。
光禄丞胡膏伪增物直,允绳与同事御史张巽言劾之。
下法司按验。
膏窘,言:“玄典隆重,所用品物,不敢徒取充数。
允绳憎臣简别太精,斥言醮斋之用,取具可耳,何必精择?其欺谤玄修如此。
”帝遂大怒,下允绳及膏诏狱。
刑部尚书何螯当允绳仪仗内诉
事不实律绞,帝命仍与巽言杖于廷。
巽言夺三官。
膏调外任。
居五年,允绳竟死西市
..。
先是,有马从谦者,以谤醮斋杖死。
穆宗即位,赠允绳光禄少卿,予一子官。
天启初,谥忠恪。
膏寻以贪墨被劾,诛。
(节选自《明史·杨允绳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
B. 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
C. 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
D. 近者督抚命令不行于有司/非官不尊/权不重也/督抚莅任/例赂权要/名谢礼/有所奏请/佐以苞苴/名候礼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辅臣,“辅”是“辅助、协助”的意思,辅臣,多指官署主官的下属官吏。
B. 疏,本意“疏通”,又称“奏疏”“奏议”,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的文书。
C. 锦衣卫,官署名。
原为护卫皇宫的亲军,后兼管刑狱、缉捕、审问之事。
D. 西市,明朝时期的刑场名。
位于今北京市西四附近,专为处决官吏之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杨允绳选拔官吏,谨慎忠诚。
选拔辅臣以及应袭子弟时,忠于职守,扬名于当时。
B. 杨允绳直言敢谏,颇得赏识。
担任谏官时,多次上疏,建议都被采纳并写进法令。
C. 杨允绳审时度势,见解深刻。
他分析倭患产生的原因在于大小官员逐级贿赂权贵。
D. 杨允绳刚毅正直,却遭诬陷。
他和张巽言弹劾胡膏虚增物品价值,反遭胡膏诬告。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指挥郑玺忽传寇至,溶等皆惧走,允绳独不动,因奏之。
(2)有司德色以事上,督抚腼颜以接下。
上下相蒙,风俗莫振。
【参考答案】
10. D (这段话是说“近来督抚的命令在有关部门行不通,并非官位不尊、权力不重。
督抚上任,照例贿赂权贵,名为‘谢礼’。
有所奏报请示,辅以赠礼,名为‘候礼’”)
11. A(A项,“多指官署主官的下属官吏”错误,“辅臣”是指辅弼之臣、股肱之臣,多指辅政的大臣,后多用以称宰相。
)
12. B(B项,“建议都被采纳并写进法令”中“都写进法令”错误,文章第三段说“居谏垣未几,疏屡上。
……皆报可。
……诏皆从之,著为令”,由这些内容可知,应是说他的建议都被采纳,写进法令的应是“允绳请令五军都督府、府军前卫及锦衣卫堂上官,每遇考选军政之岁,各具疏自陈,听科道官拾遗;腾骧四卫及锦衣卫指挥以下,听兵部考察”,并非所有建议都被写进法令。
)
13.(1)指挥郑玺忽然传报敌寇到了,张溶等人都吓跑了,只有杨允绳不动,于是奏报了这种情况。
(“传”,传报;“走”,古今异义,逃跑;“独”,唯独,只有;“因”,于是;“之”,代词,代前面这种情况。
)
(2)主管官吏以恩德神色侍奉上司,督抚红着脸接待下级。
上下互相蒙骗,风尚习俗不能振作。
(“有司”,主管官吏;“德色”,用恩德神色;“事”,侍奉;“腼颜”,红着脸;两个“以”表修饰;“接”,接待;“蒙”,蒙骗;“振”,振作。
)
【参考译文】
杨允绳,字翼少,松江华亭人。
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
授官行人。
过了很久,被提升为兵科给事中。
严嵩独为相国,有诏令朝廷推选阁员。
杨允绳和同官王德、沈束一起陈述慎选辅臣、收录遗佚二事。
不久,奉命会集英国公张溶、抚宁侯朱岳、定西侯蒋传等人在阅武场选应袭子弟。
指挥郑玺突然传讯说敌寇来了,张溶等人都因惧怕而逃走,只有杨允绳不动,因此他将这件事奏报皇上,郑玺被解职,张溶、朱岳被夺去营务,罚蒋传等人俸禄,因此杨允绳知名了。
杨允绳又弹劾罢去兵部尚书赵廷瑞。
居守御史不久,疏章却多次呈上。
说提学宪臣应当注意操行道义,府州县职应当根据地方繁简分为三等,皇帝都批复准可。
俺答入犯,朝廷讨论紧急兵事。
杨允绳请求让五军督都府、府军前卫和锦衣卫堂上官,每遇考选军政之年,各具疏章自己陈述,听科道官补充;腾骧四卫及锦衣卫指挥以下,听兵部考察。
皇帝下诏令采纳他的意见,并确定为条例。
之后,又上陈御边四事,皇上批复许可。
再迁户科左给事中。
因病辞官回到家乡。
过了许久,被起用为原官职。
三十四年(1555)九月杨允绳上疏说倭寇的祸患,由此推到祸弊的根源说:“近来督抚的命令不被有司执行,不是官不尊、权不重的缘故。
督抚到位,按惯例要贿赂权要,这称为‘谢礼’。
如果有所奏请,则要佐以贿赂,这名叫‘候礼’。
那些任满营迁的、避难请求离去的、犯罪想弥补过失的、失事希望遮蔽掩盖的,更是输贿载道,为数不可估量。
督抚取之于诸位有司,有司取之于诸小民。
有司以恩德之色以事上,督抚以愧色接下。
上下相蒙,风俗不振。
不肖的官吏又侵吞其间,上面要一份,他就十倍征收。
孑遗待尽的贫民必将铤而走险去做强盗,隐忧不止海岛之间。
”
这一年冬天巡视光禄。
光禄丞胡膏伪增物价,杨允绳和同事御史张巽言弹劾他。
胡膏被下到法司考察核实。
胡膏窘迫,说:“祭祀隆重,所用物品,不敢只取来充数。
杨允绳憎恶我选择太精,斥言醮斋之用,取具就可以了,何必精选,他欺谤修德之业竟是如此。
”皇帝大怒,将杨允绳和胡膏下诏狱。
刑部尚书何鳌以杨允绳倚仗内诉事不实律的罪要绞死他,皇帝仍命令将杨允绳和张巽言在朝廷上杖打。
张巽言被剥夺三官,胡膏被调出朝廷外任。
过了五年,杨允绳竟被处死于西市。
在这以前,有个叫马从谦的人,因诽谤醮斋被杖打死。
穆宗
即位,赠杨允绳光禄少卿,给予他一子官职。
天启年初期,谥号忠恪。
胡膏不久因贪墨而被弹劾,伏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