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04026第二章
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04026第二章
约翰· 拉斯金
英国艺术理论家,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家,政论家
认为作品的艺术价值直接依赖它所体现的思想意 义,要求艺术就有高尚的道德内容。 设计思想主要围绕艺术与工业的结合,设计的社 会功能两大方面。主要体现于强调艺术与设计的 相关性,但又不同的概念范畴,他把造型艺术称 为“大艺术”,而设计(建筑和工艺美术)称为“小 艺术”。 约翰· 拉斯金强调设计的大众性,反对精英主义的 设计,为现代设计创作围绕“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他认为设计的发展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设计形式 强调“回归自然”,设计应该“向自然学习”,主张以 自然形式代替复古主义的装饰样式,强调艺术与 工业的结合,反对批量生产的粗糙。
01
02
03
04
05
17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传播了资本主义启蒙思想,促进了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 18世纪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械化生产和劳动分工,使批量 生产和批量消费成为现实,设计的重要性的加强和地位的提 高,主要是因为生产的商业化而不是生产的机械化。 旧风格和旧形式与新材料和技术和新产品之间的矛盾从18世 纪下半叶一直延续到19世纪下半叶。新技术和新功能产品的 涌现,新旧设计思想的激烈斗争,促使设计不断地向现代设 计方向发展。
阿什比设计的银器
现代设计运动 德意志制造联盟:在反对装饰和否定“青春风格”的背景下, 为了探讨艺术、技术和工业的有机结合,德国一群热心的建筑家、 艺术家、企业家联合起来,并得到政府的支持,成立了德意志制 造联盟,他们的目的是通过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共同努力,提 高德国工业产品的质量,德意志制造联盟组织了许多展览会和设 计竞赛,出版了大量的著作,积极宣传德国的现代设计发展进程, 同时,对欧洲其他国家工业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欧洲 的现代设计发展起到很重要得推进作用。
风格派是一群拥有相似美学观念的艺术家们在1917年至 1931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厂从立体主义走向完全抽象的国际 艺术运动。它得名于艺术家门经常用于交流彼此思想的一本 创刊于1917年名为《风格》的导览杂志。绝对抽象是风格派 的特征。 风格派的主要成员:杜斯伯格,皮埃德·蒙德里安,乔 治·凡通哲罗,罗伯特·凡特·荷夫,让·韦尔斯,格里 特·托马斯·里特维德。 风格派的核心人物:蒙德里安—<红 黄 蓝>系列油画 风格派最具有影响的设计实践者:里特维德—《红蓝椅子》, 1928年“建筑国际现代学会”最初的创始人之一。
现代主义设计的美学思想及其意义 现代主义设计提倡“少即是多”的美学观念在当时是 积极的、有进步意义的。从莫里斯及其工艺美术运动到 “新艺术运动”,一直存在是否承认机械化大生产的观 念之争。 现代主义设计的两大内核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功 能主义最早来源于美国建筑师沙利文的“形式服从功能” 之宣言,它反映了现代设计为大众服务的本质特征。 现代主义设计理念是民主主义的,其先驱者认为可以 通过设计来帮助人民,改善社会生活水平,设计是为大 众服务的。在许多设计中,几何形体成了唯一的语言, 失去了设计应有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风格单调、冷漠缺 少人情味。
19世纪中叶的欧洲大陆,尤其是法 国印象派绘画作为现代艺术先声已 经出现,但是英国艺术却处在种种 矛盾观念相互冲突之中,学院派统 治着英国画坛。
莫里斯对设计变革的理论与实践在当时的英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他的倡 导和宣传下,一批年轻的画家、建筑师和设计家仿效他的主张和实验,在 历史上称为“工艺美术运动”,并且直接导致欧洲的另外两场设计运动—美学 运动和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运动,他所推崇的是复兴艺术的手 工业,反对大工业生产,在演说中承认我们应该成为“机器的主人”,把他用 作“改善我们生活条件的一项工具”,并且他认为“美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 理念正式现代设计思想的精神内涵。 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大的是家具与室内装饰,莫里斯超前的环保意识与实 践品质在设计生产刺绣、地毯等,这些设计称得上是真正的“绿色手工艺设 计”。 工艺美术运动是金属制品的现代功用凸显出来,与家具、陶瓷相比,金工 设计更少虚饰,两位代表人物是阿什比和克里斯托夫· 德莱瑟,成为工艺美 术运动中最具代表性的金属制品。
美国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
19世纪末大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美国生产制造体系的形成:用统一的零件设 计产品,能在国内的任何地方生产或修理。最为成功的企业是亨利·福特创 办的福特汽车公司,从1914采用了世界上第一条流水线成功作业,到1927 年约有1600万辆“T型”车,后来在厄尔的领导下,生产了美观、舒适、式 样新颖的通用汽车,并成立设计部,生产全新的福特“A型”车。流线型设 计是一场由功能设计演变成流行样式的设计运动,从交通工具外形设计开 始,几乎波及所有的产品。 20世纪30年代初,宾夕法尼亚铁路公司请罗维设计火车头,同时,罗维还 为其设计了流线型公共汽车,“休普莫拜尔风格”小汽车及轮船设计。 1934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卡尔·布利设计了“气流”型轿车。 在“二战”期间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由美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罗斯诺普设计 Vegas单翼飞机采用了流线型,1946年他设计的“飞翔的翅膀”具有极为先 进的技术性能,他免去了机身和机尾,流线型风格是美国所追求的一种时 髦样式,其实这一时期各国的现代设计观念并没有单一的主题,它们的关 系复杂而密切。
1851年在英国伦敦海德公园举办万国工业产品博览会 (简称万国博览会),同时采用了皇家园艺总监约瑟 夫· 帕克斯顿的“水晶宫”设计方案。“水晶宫”是英国工业革 命为19世纪送来的一份建筑大礼。 “水晶宫”这一建筑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建造时间只用了 17个星期,它主要采用了金属和玻璃的材质,使用工业 化的构造,这种方法也一直影响到今天,所以,它在建筑 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约瑟夫· 帕克斯的“水晶宫”把泰纳和伯顿设计的伦敦凯 尤· 加登斯温室风格推向了高潮。 “水晶宫”是20世纪现代化建筑的先声,“水晶宫”展出的各 种历史风格产品与其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为装饰 而装饰的热情。
第二章 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 思想
通过本章的学习,从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设计运 动,掌握现代设计诞生的过程;从“包豪斯设计学 院”到“乌尔姆设计学院”掌握功能主义的形成;对 欧洲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的阐述,了解功能主义 在欧洲的具体体现;对美国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 的分析,了解现代设计在美国不同的体现。
• 莫里斯对拉斯金的著作进行研究并总结其核心思想:真正的艺术应该 是由人民创造并且为人民服务的,对于创造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是一种 快乐。莫里斯作为社会活动家于1879年参加了工人组织“全国自由同 盟”,1883年,他加入了工人组织“社会民主联盟”。 • 莫里斯不但对拉斯金的设计思想有所继承,还发展了拉斯金的设计思 想,美丽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共有的财富,无论贫贱、民族和国家;自 然环境不止属于当时的人们,也属于尚未出生的孩子,他的这些乌托 邦式理想主要体现在她的小说《乌有乡消息》,1896年威廉· 莫里斯所 出的《乔叟集》至今被装帧奉为现代书籍第一书。 • 莫里斯在设计中主张从自然尤其是植物纹样中吸取素材与营养,主张 设计风格的整体性、统一性、使他成为拉斯金“向自然学习”主张的实 践者,也成为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典型特征。 • 莫里斯喜欢以英国乡间花园里生长的植物与花为题,形成了自己的设 计特色—“自然主义”,这对后来风靡欧洲的“新艺术运动”产生了一定影 响。
荷兰风格派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引起设计界的重视,它被认 为是“经典现代主义”的最主要构成之一。
构成主义:是俄国十月革命前后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 是立体主义派生下来的艺术和设计流派。代表人物有艾尔·利 兹斯基、弗拉吉米尔·塔特林、卡西米·马列维奇。主张以结 构为设计的出发点,用形式的功能作用和结构的合理性来代替 艺术的形象性。构成主义没有明确的公众和团体的支持,以 “艺术构造者”的身份影响现代设计,其中艾尔·利兹斯基设 计的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采用完全抽象的形式。 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建筑师是现代设计领域的革命者。1919年 格罗皮乌斯担任了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校长,革新了教学制度和 方法。柯布西耶1920年创办了《新精神》杂志,宣扬创造新建 筑,1923年出版的《走向新建筑》成为现代建筑的宣言。
北欧现代设计理念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形成了设计上以功能为第一要素的功能主义思想,强调从社会民主、 使用目的和大众经济水准的角度来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不同于奢华的法国装饰艺术风格,又不同于美国商业味浓 厚的流线型风格,其特征:注重现代与传统、机械化与手工艺、理性主义与人情味的 巧妙结合,风格简朴、典雅、明快、合理运用自然材料并突出材料自身的特点,注重 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北欧设计在发展中处于一种和谐共处的平衡关系,北欧设计崇尚朴实,忠实于自然 材料,体现了大工业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提倡“合目的、合材料、合工艺过程”的 设计。
意大利现代理念的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意大利设计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收到德国和美国工业化 设计影响以大批量、大众化设计为特征;另一方面受到来自法国、奥地利等国的 装饰化风格影响。 意大利理性主义设计体现在汽车及办公机械和设备上,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和奥 利维蒂采用了大批量、流水线方式形成了自己先进的结构,包括意大利的“七人 集团”。1927—1929年特拉格尼在科摩设计的新公社公寓符合“理性建筑”。 吉奥·庞蒂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意大利设计界最有代表性且最有才华的人物, 1923年成为蒙扎装饰艺术双年展和蒙扎、米兰三年展的组织者,1934年获得“意 大利学院艺术奖”,“巴黎建筑学院金奖”。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产生与发展
包豪斯设计学院产生的背景:贝伦斯希望传统的工艺与机械化生产协调起来, 他认为:什么时候,用什么方法,才能把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的技术成就,变成一 种成熟的,高级的艺术。格罗皮乌斯生于德国柏林,1910年创办了自己的设计事务 所,与阿道夫·迈耶设计了阿尔费尔德的一家鞋楦厂(法格斯工厂)1912年加入德 意志制造联盟。 格罗皮乌斯的设计思想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1915年被推荐为魏 玛工艺美术学校校长的三名候选人之一,作为一名建筑师,他相信建筑在所有视觉 艺术中是至高无上的,因为建筑体现了绘画、雕塑和手工艺的完美结合。在建筑这 个华盖下的设计会成为艺术和技术的结晶,即“完全的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