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镇宣传片——解说词档

小镇宣传片——解说词档

****镇宣传片解说词大美****大道通衢,这里地理区位独具优势。

碧水蓝天,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物华天宝,沃野千顷,开放包容的热土展示着这片土地的魅力多姿;海纳百川,厚德载物,不断优化升级的产业演奏出腾飞奋进的激扬旋律。

这就是闪耀在齐鲁大地泰山脚下、汶河之滨的明星乡镇-----********——鲁中福熙之地****镇总面积180平方公里,辖90个行政村,人口10.2万人,素有“南京到北京,****居正中”之说,幅员辽阔,山水资源丰富,耕地10万亩,汶河5条分支贯穿全镇,并有长石、玉石、硫铁、科马提岩等丰富矿产资源。

****,因“地有羊氏之流风”而得名,是古代著名官方驿站和商埠重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代精英辈出,古有羊祜大将军,近有少将王建青,而今纵观全球各行各业,都有****人辉煌足迹。

“羊续悬鱼”、“忠信至诚”、“一门两皇后”等人物故事俨然已成为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一个印证。

传统文化项目“高跷·独杆跷”、“百兽竹马”被评定为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就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紧紧围绕“工业强镇、旅游名镇”这一目标,科学谋划、大胆决策,镇域经济呈现许多新的亮点,全镇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较快增长:财政收入从1582万元增长到6013万元,增长380%;农民人均纯收入从9800元增长到14250元,增长145.4%;税收突破7000万元大关,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镇先后荣获了“国家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山东省绿色生态示范镇”、“省级文化特色示范镇”、“省级智能起重特色小镇”、“山东省管理创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有形变化的背后,是决策者思想领先的超凡智慧、改革当先的果敢气魄、开放抢先的战略眼光、发展率先的过人胆识。

克难求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镇坚持把大项目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投资3亿元的三峡新能源一期30MW光伏项目已并网发电,金茂集团机械加工、佳衡精密制造项目、益通新型电动葫芦、先进高端链条、起重零部件商城等新建续建项目陆续投产达产。

推动光明起重、天力重工、兴源机械、龙辉起重向节能化、智能化高端欧式起重机研发生产,以裕鑫玻纤为龙头的外向型企业出口数额连年增加,逐渐形成了以起重机械、玻璃纤维、高端链条、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特色产业。

同时,****镇眼于培养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新动力,推动****古城、卓信机器人等项目的建设;引进了总投资额23亿元的特色小镇综合功能区建设项目,泰安万川电器有限公司的全自动化生产线项目,山东中扬机械有限公司与青岛中乌特种船舶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合作起重机防摇摆装置和港口起重机生产项目,搭建小镇内电子商务平台,互联网起重产品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园区现有企业432家,资产总额191.5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市级科技型企业60家,出口创汇企业10家,园区以光明集团为依托,成立了山东省起重机械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开发新产品160余项,获专利345件。

园区5家企业获“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称号,10家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21家企业通过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6家企业获ISO14000国际环保认证,5家企业成为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

园区也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省级民营科技工业园”、“省级先进民营经济园区”、“省级民营经济示范区”、“省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

特色彰显——设施农业提质增效****镇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方向,强力推进牡丹产业园建设,完成土地流转2.6万亩,种植观赏、油用牡丹4400亩、茶叶3000亩,百合2600亩、林下中药材1500亩,同时辐射带动官桥矮化樱桃采摘园、李官庄苹果园、刘家庄、旧关猕猴桃采摘园建设;加快“一谷一镇”建设,完成百合谷占地6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建设及紫藤、竹林风情园等景点建设;开工建设牡丹小镇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区;逐步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投资4000万元实施中日合作循环农业有机肥项目,推进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的炒茶厂、茶文化体验中心及百合馆建设;完成长11000米旅游东西路,长5000米的百合景区环山西路,长1500米环山西路至旅游西路硬化、绿化,完成长5000米董庄桥至王家庄沿河道路路基建设,同时配套建设微滴管工程2.6万米。

园区先后获得“山东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东省畜牧旅游示范区”称号。

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畜禽养殖环保突出问题综合治理,****镇以群众反映强烈的养鸭污染治理为突破口,白加黑,紧盯靠,对禁养区内的所有养殖场设施进行清理清除,累计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496家,还群众一个碧水蓝天;在对禁养区拆违治污严防紧堵的同时,认真谋划、统筹兼顾,全力抓好非禁养区畜禽养殖产业升级,全镇流转土地900余亩,目前标准化示范养殖棚正在建设。

滨河发展——小城镇建设全面提速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镇邀请北京等地设计专家编制了《****镇总体规划》等多个规划。

以****河为轴心,进一步扩大镇区规模,狠抓硬化、绿化、亮化、河道综合整治等工程建设。

完成****发展大道、滨河大道、府安路、羊祜公园主干道等18条32公里道路硬化、绿化工程;新建改建了****大桥、中桥,北外环大桥、东盛景观桥等8座桥梁;完成投资2700万元****河综合整治工程,被泰安市评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优质工程”,建成徐家庄等8处拦河坝;以占地120亩的羊祜公园为中心,总投资4000万元,打造以“现代水乡印象”为主题滨河景观带,对河道、桥梁、夜景三大专项进行统筹设计,完成木栈道、大型音乐喷泉、望江平台等形式多样的亲水设施,目前,该项目正按计划施工。

完成50亩的大型停车场建设,安装路灯1000余颗,栽植苗木12万余株;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投资1600万元完成日处理污水4000吨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32公里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天然气管道已铺设进入镇区,设置自来水饮用点20处。

建设了铭流家苑小高层、东盛嘉苑、盛世嘉园、幸福嘉苑等项目,建成楼房面积30万平方;推进祥和家园小高层项目、和谐小区二期、东盛家园二期建设。

突破提升社区建设,官桥社区32栋回迁楼完成搬迁入住,并已全部完成复垦。

赵庄社区6栋回迁楼完成搬迁入住,和谐小区4.6万平的回迁楼已建设完成。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绽放新魅力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极开展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让山水林田路村入画来。

投资1.2亿元完成大涝峪等11个村的土地整理项目,硬化田间道路22公里;投资2250万元完成雌山片农田改造项目,投资2600万元完成大涝峪、香水河、桃花峪等26座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并通过了水利部水库除险加固及省水利厅“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的验收;投资1500万完成***8长石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完成蟠龙山3平方公里的小流域治理,完成雁翎关桥涵、程庄村美丽移民移民项目建设。

一系列国家级、省级、地区级项目的实施,为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奠定了良好基础。

全域建设美丽乡村,完成了****路等126公里村级道路硬化,绿化道路27.3公里,新增绿化面积2.5万平,美化、粉刷墙壁约32万平,绘制道德文化墙8600余平,疏浚清淤****河、苇池河等4条河道2.7万米,清理淤土18.8万方,栽植紫叶李、红叶石楠、冬青等乔灌木共计120多万株;完成农村卫生改厕17000余户;新建日处理100吨的垃圾压缩站1处,配备保洁员346名,配垃圾桶3000多个,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环卫体系,投入4台垃圾车每天不间断清运;建立永久性瓷砖四德榜98处,文体广场100处,配齐健身器村、广场灯,建成省级生态文明乡村4个、泰安级生态文明乡村2个、美丽乡村60个;今年又投资1300万元完成王林等7个村的环境连片综合治理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绿地功能,形成了“镇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化新景观,到处绽放着“山水相依绿满镜、家在青山绿水间”的新魅力。

统筹协调——民生事业强势推进****镇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抓,从民生改善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大教育投入,新建祜实验小学,南****小学扩建初级中学、中心小学等,建成标准化幼儿园5所,改善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投资300万元完成卫生院新病房楼建设,新建村级标准化定点卫生室27所。

投资20余万元,完善便民服务中心,并在村级建立便民服务点21处。

投资400余万元,完成了**88等23个村的农村饮用水安全提升工程。

完成了90个村的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新增经济合作社101个、家庭农场67个,完成了65个村的一事一议民生项目。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投资70万元,改建整合原有“天网工程”监控点位48处,新建54处,安装补光灯70余处,初步建成镇区视频监控局域网。

立足产业实际,搭台送岗推进“就业扶贫”,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方案,启动实施云和村、董家庄等11个村道路硬化、光伏发电等扶贫项目,采用“特色农业+贫困户”、“爱心企业+贫困户”等帮扶的方式,增强贫困户的自我“造血”功能,让群众共享新经济发展的成果。

****历史也将永远铭记其赤子之心!恢宏巍峨的泰山、平静而又宽阔的汶河,见证了千百年来,****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荡漾着****人勇于探索的豪情;映射着****人开拓创新的信念!前景展望今日之****,得天之时、地之利、人之和、物之宜。

****镇党委、政府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抢抓机遇、加速发展,厚积薄发、正当其时!未来五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立足新时代,谋求新发展,围绕建设“工业强镇、旅游名镇”的总目标,聚焦重点突破、瞄准特色用力,更大力度推动发展提质、转型提效、生态提优、幸福提升,努力建设“经济更强、百姓更富、保障更好、环境更美、社会文明程度更高”的新****。

“一城两镇”建设。

一是抓好城镇建设,围绕“生态、智能、休闲、商务”的发展定位,构建“生态+智能小镇”的发展模式,高品质规划建设商务办公、酒店超市、滨河休闲娱乐设施及场所,增加小镇的凝聚力。

二是抓好智能起重小镇建设,以“劈铁实干、起重担当、链条团结”精神为内涵,规划建设3.2平方公里的特色小镇,建设智能起重产业园,起重研发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

三是抓好牡丹小镇建设,建设综合服务区,花轩舍及清誉庄园等项目,完善牡丹社区配套设施建设。

“一区四园”建设。

推进园区2万亩土地整理项目,抓好牡丹产业园区,辐射带动樱桃采摘园、苹果采摘园、猕猴桃采摘园项目。

加快推进农业品牌战略,大力发展百合、牡丹、茶叶深加工项目,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