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
【主要哲理汇总】:
☆(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意识,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能指导人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规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唯物)辩证法:
5、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6、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办事情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同时搞好局部,用整体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7、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8、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要求我们既要坚信前途光明,充满信心;又要做好走曲
☆(唯物)辩证法:
9、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其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10、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同时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11、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历史唯物主义:
12、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根本途径: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强调利用好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材料一 2009年6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措施。
会议认为,稳定就业局势,促进就业增长,对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强调,要坚持扩大就业和稳定就业两手抓。
材料二 就业是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
国家把鼓励创业摆到就业工作的突出位置,这是科学分析我国就业形势,并依据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提出来的。
实践证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下,一人创业可以带动五人实现就业。
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国家实施的就业政策和措施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4)①12个“一号文件”正确把握了三农问题在不
同时期的具体特点,有很强的针对性,体现出矛盾有特殊性,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分)
②12个“一号文件”都抓住了当年三农方面的重点问题,体现出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抓住了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分)
③12个“一号文件”都能正视当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体现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正视矛盾而不回避和掩盖矛盾。
(2分)
④12个“一号文件”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都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发展,给中国农民留下了一连串温暖的记忆。
体现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6、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
这种设计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也
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
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
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6、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世博会会徽图案寓意着人们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是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表现。
(1分)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分)
③设计不仅抒发着中国人民的美好情感,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体现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2分)
7、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党和国家关注民生、体察民情,高度重视保障人民生活的道理。
(10分)(2)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2分)。
党和国家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作为自己一切言行的最高准则(3分);
②科学的价值观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根本利益的(2分)。
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体察民情,体现了维护保障人利益的正确价值观
8、2009年9月大连举行第三届夏季达沃斯年会,“重振增长”:年会的主题折射全球经济界对走出低迷、重现繁荣的渴望;创想未来:年会的设计展示全球最智慧的财经头脑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勾画与憧憬。
其实,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我们有信心有理由畅想美好未来。
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材料。
9、 1952年,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开始全面推行。
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使民族区域自治进入法制化轨道。
1997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目前,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还有1200多个民族乡,在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
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哲学依据。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依据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意识人能够能动地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将促进民族地区的较快发展。
(3)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既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也有利于国家整体强大。
10、长沙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打造“欢乐长沙·和谐家园”文化品牌,实现文
化创新是这个城市的灵魂。
近年来长沙市形成了上下联动、辐射全市、贯穿城乡的群众文化活动格局。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湘绣、浏阳花炮制作工艺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目前共有各类文化遗址(迹)1000余处。
目前,长沙市委提出“文化推动”战略,进一步把长沙文化事业发展作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
从哲学角度分析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因。
①近年来长沙市形成了上下联动、辐射全市、贯穿城乡的群众文化活动格局,体现了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的观点。
②城内五区以及长沙县、望城、浏阳、宁乡等各地都根据本地实际组织文化活动,体现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突出湘绣、浏阳花炮制作等,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实现文化创新,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基础上繁荣长沙文化,坚持了辩证否定观,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⑤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把长沙文化事业发展作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攻方向体现了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