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力单元
4、测量力的大小
◆学习测定力的大小是必要的。本单 元学习及以后学习要使用到弹簧测力计 (弹力是力与形变的关系,不是力与运动 的关系,所以没有列专课研究)。
◆首先“认识弹簧测力计”。这部分 重点是测力计刻度的认识,力的单位“牛” 的认识。
◆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 小”,这个活动是本课的重点。
体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 科学过程,树立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 学态度。
勤于思考、大胆解释,乐意用科学知识 分析日常事物。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 关系。
参考资料
2019年6月北京培训者会议五年级上册 “运动和力”单元讲稿
作者:常瑞祥 2019修订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育科
学出版社 主编:郁波 2019修订版《科学教师教学用书》五年
第三部分(5-7课)认识摩擦力,探究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一些因素,探究摩擦力对 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四部分(第8课)运用所学知识设计 和制作一个小车。
1、我们的小缆车
◆安装小缆车活动的四个思考的问题 指向更明确。关于重力的资料指出了重力 与运动的关系。
◆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的实验, 不敲桌子可以避开解释难的问题。把用秒 表测快慢作为正式要求,目测作为替代要 求。怎样增加垫圈提示更清楚。实验后的 思考增加了方法上的培养。
科学技术上则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 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等于多少克的力?(100还是98?)
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 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 体要受到一中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摩擦力。
有老师提出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你怎 样理解摩擦力?
反冲力和反冲运动?
各课修改情况
小调整的课——前三课,最后一课。 增加的新课——4、测量力的大小。 较多调整的课——摩擦力三课。
单元结构如何?
概念沿着“运动和力”这条线发展。 活动以探究车的运动为主要载体,对力 的研究相伴相随贯穿始终。
与常见运动关系最为密切的力就是重 力和摩擦力了,所以本单元重点研究了 重力和摩擦力。
科学探究目标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用橡皮筋驱动 的小车和气球反冲力推动的小车。用简 单材料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模拟滚珠轴 承。
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大 胆想象,创造性制作小赛车。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科学探究目标(2)
用简单器材做拉力大小与小车快慢关系的实验、 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活动操作性更强,探究能力培养更 加落实。
6、滑动与滚动
◆认识滑动和滚动,渗透了科技发展 的思想。
◆用小车研究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 力适合儿童认识特点。
◆实验后研讨“为什么静止的小车要 受到一定大小的拉力才能运动起来,为什 么运动的小车失去动力自己会慢慢停止下 来?”是提升原有概念。
7、运动与设计
二、谈储备
面对修改后的教材,老师应做好哪 些知识储备?
也就是说在本单元的教学前,我 们老师应该了解些什么?
1、科学概念结构(1)
滑动、滚动、反冲运动
运
动
快慢的测量和比较
重力
运
力
动
和
力
运动和力 关系
弹力
摩擦力 物体静止状态
力的作用 物体运动状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科学概念结构(2)
产生 重 力 方向
地球引力 竖直向下
1)掌握方法 2)实际练习 3)建立“牛”的实际概念。 ◆最后,可以制作一个橡筋测力计。 在制作中渗透着探究。
5、运动与摩擦力
◆“物体运动与摩擦力”从“定义”、 感觉、测量来初步建立摩擦力概念的。
◆接下来的两个活动研究了影响摩擦 力大小的两个因素:接触面状况和物体重 量。这两个活动的着力点是放在识别和控 制变量上的。
2、用橡皮筋作动力
◆把探究活动集中在研究“橡皮筋缠 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这个问题上, 做深一点做细一点:
在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活动中作 好铺垫;在探究活动中提出两个注意观察 的问题。研讨时提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关系?”
◆给了弹力概念的资料。
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增加了“对小车运动的思考”对前 三课小结,提高。使形成的概念更具普遍 意义。
一个物体喷出气体、液体或固体 时,被喷出的物体就会产生一个 反方向的推力,这个推力叫反冲 力,物体在反冲力作用下的运动 叫反冲运动。
三、谈教学
探究活动结构:
活动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课)分别用重力、弹 力、反冲力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探究 动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
第二部分(第4课)学习测量力的大小, 认识力的单位“牛”,为研究摩擦力大小做 好技能上的准备。
在教师指导下做研究摩擦力大小的简单对比实 验。经历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推测的过程, 并作实验记录。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 作判断,对自行车上增加和减少摩擦力的设计 作解释。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合作和不怕困难,尊重自己和他人 的劳动成果。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 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由于地球的吸引使物体产生的力叫重力。” 现在《科学》中对“重力”是怎样描述的? 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
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向下的压力。物体都 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这样的描述,你想到了什么?
重量和质量相同吗?
重量和质量是不同的两个概 念
用什么作力的单位
人们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 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
◆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害 ◆“这样的设计为了什么”是从设计 的角度去认识增大有益的摩擦力,减少有 害的摩擦力。 ◆“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是对前 三课总结的很好形式,特点是“活”。
8、设计小赛车
◆增加了几个问题,加强了设计小 赛车的指导。
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物体运动有不同形式,如滑动、滚动和 反冲运动。运动的快慢是可以测量和比 较的。
级上册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主编:郁波
谢谢!
祝各位: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合作愉快
MARKETING
38
力有大小和方向,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 的。力的单位是“牛”。
常见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反 冲力。
科学概念(2)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运 动物体的重量、运动方式(是滚动还是 滑动)有关。
摩擦力有时有利,有时有害,我们可以 按需要增大或减小它。
改变物体运动或静止状态,必须有力的 作用。
作了哪些修改?
◆五下调到了五上
◆10课变成了8课 ◆删去了“给小车安个螺旋桨”、“小车载重”、 “控制小车的快慢”
◆增加:“4.测量力的大小” ◆改:把“运动与摩擦力(一)”、“运动与摩 擦力(二)”调整为“5.运动与摩擦力”、 “6.滑动与滚动”、“7.运动与设计”;把 “设计我们的赛车”、“制作我们的赛车”合并 成“8.设计小赛车”一课
大小
重量
力
弹力
形变物体要恢复原来形状
产生
应用
弹簧测力计
产生 摩擦 力
接触面摩擦
大
有关
小
物体重量 接触面光滑粗糙 滑动或滚动
利与害
增加与减少
“运动和力”单元涉及哪些运动?哪些力? 运动:滑动、滚动、反冲运动 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
什么是重力? 以前《常识》中对“重力”是这样定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