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教学调查问卷分析 调研报告

作文教学调查问卷分析 调研报告

作文教学调查问卷分析
一、调查缘由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项让老师和学生都头疼的单项——写作。

传统课堂上的写作教学方式都是以范文分析为主,例文批判为辅。

实际的情况是范文分析了很多篇而学生写起来还是掌握不到要领。

与语文写作教学收效甚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写作作为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其除了对学生的思考、表达、总结和分享的能力有着重要重要作用以外,还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学前教育,即使是处于农村的家长们也是如此,我们希望通过调研五小幼儿园的家园联系情况, 从而探索最佳的家园合作形式和内容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为下一步的教学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我们试图通过《宝安区初中写作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这份调查问卷就深圳市宝安区初中写作教学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并将其与教师卷的调查结果两相对比后就如何提升初中的语文写作教学效果进行深入有针对性的分析。

二、问卷设计
问卷的设计是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的进行设计的。

在参考其他优秀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在问卷的问题设定上,一
方面我们以学生的写作态度、写作现状、写作习惯为主,另一方面也以教师的写作课教学方式方法对写作的影响、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及水平的关联等为主。

在调查对象界定范围上,为了真实的了解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情况和想法,摸清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困惑,以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以深圳市宝安区全日制初等教育在校生为调研对象,并在问卷中强调“答案无所谓对错,真实最重要”来进一步强化调研问卷的真实性。

三、统计结果现状分析
在对问卷的调研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以后,为了探讨出更为实际有用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式,我们在学生的写作现状、学生的写作习惯、写作课程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阅读习惯及写作习惯的水平关联和学生对于写作教学的期待这五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写作现状
在对调研数据进行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极为重视,也都迫切需要提升写作技能。

以“问题三:你对写作的态度是()”为例,在对所有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得知80%的学生表示写作课,仅有20%的学生表示“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

而在“问题五“你觉得自己目前的写作状况是()”上,约70%的学生表示对自己目前的写作能力感到不满,
剩余的30%表示较为满意。

面对这种统计结果,我们再次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任课教师相当部分学生对写作课充满了兴趣,但从写作情况来看有近七成的学生平时素材语言积累少,即使在大量的方法技巧指导中进行训练,得到的教学效果也并不明显。

有趣的是,在学生自己看来即使自己想要努力提升写作能力,但因为多方面客观因素的制约,自己在写作中素材占有情况、拟题能力、结构安排和语言驾驭等方面并不让人满意。

总而言之,教师和学生对写作能力的提升都有极大的意愿,但苦于没有一种实际可用的方法只能限于现状。

(二)学生的写作习惯
同样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在对“问题十:你平时有写日记或随笔的习惯吗?”、“问题十一:你喜欢在课堂上写作文还是课后写作文?”和“问题十二:你是否有修改文章的习惯?”等问题调研结果进行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写作学习习惯,即有82%的学生平时缺乏认真仔细观察; 28%的学生没有主动坚持记读书笔记;在平时学习中能够做到当自己看到、听到或想到的事情及时主动写下来的学生仅有10%;语言匮乏,无从下手的学生占28%。

当被问及为何难以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时,不仅是学生很多教师也反映很多时候日记已经成为了学生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

一方面,已有权威调查数据显示通过日记表达自己想法和记录自己学习生活的学生数目分别为26.98%和42.06%,还有36.51%的学
生是因为家长和教师的要求。

另一方面,同样有很多研究表明关于不能坚持写日记的学生中有41.27%是因为缺乏毅力,还有33.33%的学生是没有时间。

这个数据统计结果说明了学生的写作习惯现状并不容乐观,这样的现状造成了学生对写作的目的认识不明确,缺少生活素材的积累,缺少写作信心。

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培养写作兴趣提升写能力也就愈加艰难。

(三)写作课程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就目前而言,我国绝大多数中学的语文写作教学方式是大班制和作业制的,即教师往往面对的一对多的教学情境,这就意味着很少有学生可以有机会去进行第二课堂等对提升写作能力有显著效能的活动,也从一定程度上打击和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从调研问卷的相关问题统计来看,以“问题十四:老师在布置作文题目后进行写前指导对你的写作是否有帮助?”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乎百分百的学生认为当下的写作课程教学方式或多或少都对自身写作能力提升有积极作用。

但从“问题十五:你希望老师如何布置写作任务?”的统计结果来看,有近七成的学生明确表示希望在写作课堂上布置写作任务后,老师会引导审题,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提供关键的思路和材料,然后学生在进行写作。

从以上二者统计情况的对比来看,我们可以推测目前有的学校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写作教学模式以极不适应当下的教学要求。

因为教师“填鸭式”地把课程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但并没有从专业发展和课程建设的角度出
发,只是流于形式的进行实训课程,学生自然而然也就会产生疑惑甚至是厌学情绪。

(四)阅读习惯及写作习惯的水平关联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50年前明确提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

换而言之,阅读习惯及写作习惯之间是存在一定水平关联的。

同样,在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的同时,我们也即使了解到阅读习惯与写作习惯是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即知识是基础,能力是从一定的知识和一定的实践中转化得来的。

这种智与能的结构是彼此关联、相互渗透的。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让自己的视野开阔,而写作则可以进一步启迪自己的智慧。

实际上,它们两者之间完全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当教师有意识地密切地把阅读与写作挂起钩来时,学生也会在引导中逐渐养成重视熟读、深思、揣摩文章的习惯。

这样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日趋提高,文笔亦渐愈丰华。

(五)学生对于写作教学的期待
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学生一直对写作充满了期待,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直想弄清楚自己在写作中是为何而写,写什么,如何去写。

对于学生而言,写作不仅仅是为了成绩,更多的应是为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甚至是正确三观的塑造。

写的也应是真情实意的表达,绝不仅仅是机械式的
技巧应用,因为即使学生的生活波澜不惊,但如果能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并将其写好表达好,这也是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

四、教学建议
在对调研结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为帮助教师更好的指导学生写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让学生能够更加流畅的进行写作、表达。

我们提议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准确的表达。

这既可以是在每次写作点评时指出学生的不准确表达,帮助学生纠正表达技巧,也可以是在平时学习中针对容易犯错的知识进行专门提醒,让学生在初次学习时就掌握正确的表达技巧。

其次,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注重阅读积累。

写作需要足够的素材积累,而阅读就是积累素材的快捷方式,教师应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让学生在写作中可以进行更加丰富多彩的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再者,教师要注意和学生加强交流互动。

教师加强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写作技巧、分享写作素材和写作心得,继而养成交流互动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和交流能力以及分享合作意识。

最后,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

要想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仍旧需要进行适当的练习,教师要注意经常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可以以日记形式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将生活中的趣味事
件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要要经常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将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加以应用,练习新学的表达技巧,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