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准备:10mm挤塑聚苯板、预拌砂浆、网格布、抗裂砂浆(1)保温材料进场经复试合格。
(2)预拌砂浆、网格布、抗裂砂浆进场经复试合格。
2、工具准备:搅拌机、水准仪、抹子、直尺、钢卷尺、壁纸刀等。
3、作业条件: 水泥砂浆地面施工前应弹好+50cm相对标高水平线。
(走廊地砖面层为基准点,室内完成面低于走廊地砖面层最少10mm)4、施工工艺流程:基层清理→铺设板块保温层→抹砂浆保护层→铺设网格布→抹抗裂砂浆保护层→检查验收。
5、操作要点:(1)基层应平整、干净。
(2)相邻板块应错缝拼接,板间缝隙应采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
(3)在地面突出物、管线处,保温板应切割后铺平。
(4)砂浆保护层完成3-5天后方可刮抗裂砂浆。
(5)铺设网格布前需先刮抗裂砂浆一层,铺设网格布压实到抗裂砂浆中。
6、质量标准(1)表面洁净、无裂纹、脱皮、起砂等现象。
(2)表面平整度≦4mm,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1)将基坑内的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
(2)房心、管沟的回填应在上下水道的安装完成以后进行。
(3)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的设置。
在基槽边上钉水平撅,在基础墙表面划分层线。
(4)做好技术交底。
(一)施工机具铲土机、自卸汽车、挖土机、铲运车及翻斗车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3~5m钢尺,20#铅丝、胶皮管、尖、平头铁锹、手锤、手推车、梯子、铁镐、撬棍、钢尺、坡度尺、小线等。
二、质量要求(一)土方开挖工程质量要求(二)土方回填工程质量要求三、工艺流程(一)土方开挖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沿灰线切出槽边轮廓线→分层开挖→修整槽边→清底(二)土方回填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四、操作工艺(一)土方开挖1、人工开挖浅基础、管沟等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修坡→整平挖土自上而下水平分段进行,每层0.3m左右,边挖边检查槽宽,至设计标高后,统一进行修坡清底。
相邻基坑开挖时,要按照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开挖的原则施工。
2、机械开挖一般深度2m以内的大面积开挖,宜采用推±机或装载机淮土和装土;对长度和宽度较大的大面积土方一次开挖,可采用铲运机铲土;对面积大且深的基坑,可采用液压正、反铲开挖;深5m以上的设备基础或高层建筑地下室深基坑,宜分层开挖。
一般机械土方开挖由翻斗汽车配合运土。
机械开挖时,要配合少量人工清土,将机械挖不到的地方运到机械作业半径内,由机械运走。
机械开挖在接近槽底时,用水准仪控制标高,预留20~30cm土层人工开挖.以防止超挖。
3、开挖到距槽底50cm以内后,测量人员测出距槽底50cm的水平标志线,然后在槽帮上或基坑底部钉上小木桩,清理底部土层时用它们来控制标高。
根据轴线及基础轮廓检验基槽尺寸,修整边坡和基底。
4、土方开挖完毕后,对基底要进行钎探。
若设计无特殊说明,钎探布置按下表执行。
钎探完成后,钎孔要用干中细砂贯实。
同时在钎探平面布置图上注明特硬、特软点。
基坑打钎探测完毕后,会请设计、监理、勘探及质监站等单位人员验槽。
对不符合要求的软弱土层等情况作出处理记录,处理完全符合要求后,参加各方会签隐蔽工程记录。
5、雨期施工时,要加强对边坡的保护。
可适当放缓边坡或设置支撑,同时在坑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冬期施工时,要防止地基受冻。
6、注意事项(1)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尺寸,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要考虑工作面的增加宽度,并在开挖过程中试打钎,避免大面积的二次开挖。
施工时尽力避免基底超挖,个别超挖的地方经设计单位给出方案用级配砂石回填。
(2)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若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预留200~300mm土层不挖,待作基础时再挖。
(3)开挖基坑时,有场地条件的,一次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多余土方运到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
(4)土方开挖时,要注意保护标准定位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
要防止邻近建筑物的下沉,应预先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二)土方回填1、回填土一般选用含水量在10%左右的干净粘性土(以手攥成团、自然落地散开为宜)。
若土过湿,要进行晾晒或掺入干土、白灰等处理;若土含水量偏低,可适当洒水湿润。
2、深浅基坑相连时,要先填深基坑,填至与浅基坑标高一致时,再与浅基坑一起填夯。
分段填夯时,交错处做成阶梯形,上下接搓距离不小于1.0m。
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较长的管沟墙,内部要加支撑。
3、回填土要分层铺摊夯实,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夯实时不大于200mm。
每层至少夯击三遍.要求一夯压半夯。
4、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人工先将管子周围填±夯实,直到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管道下方若夯填不实,易造成管道受力不匀而折断、渗漏。
5、雨期施工时,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导致边坡塌方或浸泡基土。
冬期施工时,每层回填土厚度比常温时减少25%,其中冻土块体积不得超过总填土体积的15%,且应分散,冻土块粒径不大于15cm。
6、注意事项(1)施工时,基础墙体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回填土的施工,以免对结构基础造成损坏。
(2)基础肥槽回填土,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才能逐层回填。
严禁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水夯法”。
(3)土虚铺过厚、夯实不够或冬施时冻土块较多会造成回填土下沉,而导致地面、散水裂缝甚至下沉。
(4)室内坑槽(沟)不得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
说明:目前建筑工程中CFG桩的复合地基多采用低级别混凝土代替CFG桩填料,本节均以此为据。
一、材料要求1、凝土、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和料:缓凝剂、粉煤灰等,均应符合标准要求,其掺量应根据施工要求通过试验室确定。
2、褥垫层材料:5~32mm碎石或级配砂石,均应符合标准要求。
二、施工机具长螺旋钻机、混凝土输送泵、搅拌机、三级电箱、小型挖掘机、钢钎、小推车等。
三、作业条件1、基槽开挖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40cm,基槽宽度不小于50cm。
2、长螺旋钻机、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输送管路等设备应经检查、维修,保证浇筑过程顺利进行。
3、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照明准备工作。
4、配齐所有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并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5、CFG桩施工前清整施工道路,保证混凝土运输通畅。
四、质量要求五、CFG桩复合地基施工流程图设备、人员进场一测放桩位、材料采购→试桩施工→桩基顺序施工→清槽至桩顶标高→凿桩头→检测→褥垫层施工→退场。
单桩施工工艺流程:钻机就位→钻孔→终孔至设计深度→压灌混凝土→提钻并压灌混凝土至孔口。
六、操作工艺1、放线:施工前根据放出的外墙轴线或外墙皮线,四周交点用钢钎打入地下,按照桩位布置图统一进行测放桩位线,桩位中心点用钎子插入地下,并用白灰明示,桩位偏差小于2cm。
2、成孔:长螺旋钻机成孔,应匀速钻进,避免形成螺旋孔;成孔深度在钻杆上应有明确标记,成孔深度误差不超过0.1m,确保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大于200mm;垂直度偏差小于l%。
3、混凝土灌注:成孔至设计深度后,现场指挥员应通知钻机停钻提升钻杆,并同时通知司泵开始灌注混凝土并保持连续灌注。
灌注混凝土至桩顶时,应适当超过桩顶设计标高70cm左右(至槽面上30cm左右)八以保证桩顶标高和桩顶混凝土质量均符合设计要求;灌注混凝土之前,应检查管路是否顺畅稳固;每班第l根桩灌注前,应用水泥砂浆湿润管路。
压灌混凝土时一次提钻高度小于25cm,混凝土埋钻高度大于1.0m;现场设专人负责检查混凝土灌注质量及意外情况的处理;商品混凝土进场后应立即灌注(2h内),严禁长时间搁置;保证桩身混凝土至少24h养护,避兔扰动;施工过程中应认真填写施工记录,每台班或每日留取试块l~2组。
4、清土及剔桩:(1)第一步清土在灌压桩施工完毕后立即将多余混凝土铲除;(2)第二步在成桩后5d左右剔桩,避免因桩身强度较大时剔桩困难;(3)清土采用小型机械设备及人工开挖、运输,避免断桩及对地基土的扰动;(4)清土顶留至少20cm人工清除,找平;(5)清槽后人工截桩,采用3根钢钎间隔120mm,沿径向楔入桩体,直至上部桩体断开,桩顶采用小钎修平;(6)因剔桩造成桩顶开裂、断裂,按桩基混凝土接桩规定,断面凿毛,刷素水泥浆后用高一级混凝土填补并振捣密实。
5、褥垫层:(1)复合地基施工、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褥垫层施工;(2)褥垫层材料使用5~32mm碎石或级配砂石;褥垫层虚铺22~24cm,采用平板振动仪振密,平板振动仪功率大于1500kW,压振3~5遍,控制振速,振实后的厚度与虚铺厚度之比小于0.93,干密度不作要求。
七、成品保护1、已成桩后严防重型机械行走或扰动,防止使桩头压松造成桩顶混凝土不成型、断桩。
2、清土采用小型机械设备及人工开挖、运输,清土预留至少20cm人工清除、找平;避免断桩及对地基土的扰动。
一、施工准备(一)作业条件1、结构已经过验收,并有有关部门的验收单。
2、先用杠尺检查墙面的平整及垂直度,用以决定空气层的厚度,如需要剔凿的在贴石膏复合板前进行剔凿。
(二)材料要求1、石膏复合板:长×宽×厚=(2500~3000)×(9OO~1200)×50mm。
2、玻纤布。
3、WKF接缝腻子。
4、防水保温踢脚及EC-5型粘结剂,32.5级水泥。
(三)施工机具杠尺及弹子板、开刀及橡皮锤、灰槽及抹子等。
二、质量要求(一)主控项目1、保温板的规格和各项技术指标以及粘结剂的质量均须符合有关标准。
2、保温板与结构墙面必须粘接牢固,无松动现象,保温墙表面平整,无起皮、起皱及裂缝现象。
3、空气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或设计要求。
(二)一般项目1、板间拼缝宽为5±1mm,板缝必须用粘结剂挤实刮平,粘结牢固。
2、玻纤网布条要贴平,粘实,阴阳角处应拐过100mm。
3、墙面腻子应刮平整,表面无裂缝、起皮及透底现象。
4、保温板安装的允许偏差:三、工艺流程墙面清理及剔凿平整→墙面的冲筋及各粘结点的布置→在保温板上所要求粘贴条抹灰施工→向墙面贴板,同时保持平整及阴角的方正,条板间的咬口等→板缝的处理,一般采用贴布处理贴布前要刮平,贴布后的覆盖抹灰→对于不同的材质、不同的部位如阴面(西面墙及北面墙)所采用的防潮处理措施。
四、操作工艺(一)基层清理将主体结构墙面清理干净,并剔除多余的灰浆。
(二)石膏复合板的施工1、采用粘结剂点粘法施工,即墙面先打点,后用杠尺在保证垂直的要求下将石膏复合板贴于墙面。
2、第二块板与第一块板竖缝应相互咬口,即凹凸相咬,严禁不咬口,在排板时应先考虑好,将不咬口的板放于墙面的两个端头,即放人阴角,这样才能保证咬口。
3、先用接缝腻子嵌严板缝,再将板的坡口处刮一遍接缝腻子,粘贴一层玻纤布,压实粘牢,表面再用腻子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