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总结
8、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特征。
第五章 病毒: 病毒粒子:病毒粒或病毒体(virion):也称病毒粒子(virus particle), 专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 噬菌体:能侵染原核生物的病毒,即能感染细菌、放线菌和蓝细菌等原 核微生物的病毒。 前噬菌体:即整合在宿主核DNA上的噬菌体的核酸。 溶原菌:指在细胞核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也可说温和噬菌 体的宿主。溶原菌能与温和噬菌体长期共存,一般不会被裂解。
检出缺陷型(如逐个检出法) 鉴定缺陷型(生长谱法) 3、原核微生物有哪些基因重组形式?并掌握其概念 转化(吸收游离DNA片段):受体菌直接接受供体菌的DNA片段而获 得后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称为转化或转化作用。 转导(噬菌体携带DNA):通过缺陷噬菌体(defective phage)的媒 介,把供体细胞的DNA小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从 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接合(细胞间暂时沟通): 原生质体融合(人工细胞融合):通过人为方法,使遗传性状不同的两 个细胞的原生质体发生融合,并进而发生遗传重组以产生同时带有双亲 性状的遗传性稳定的重组子的过程,称为原生质体融合。 4、简述菌种衰退的现象与原因,说明防止菌种衰退的方法。 菌种在培养或保藏过程中,由于自发突变的存在,出现某些原有优良生 产性状的劣化、遗传标记的丢失等现象,均称为菌种的衰退。常见的衰 退现象:菌落和细胞形态的改变;生长速度变慢,产孢子越来越少;代 谢产物生产能力下降;致病菌对宿主侵染力下降;对外界不良环境等的 抵抗力下降等等。 防止菌种衰退的方法: ①控制传代次数: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移种和传代,减少细胞分裂过程中 所产生的自发突变几率(10 -8~10-9)。 ②创造合适的培养条件 ③利用不易衰退的细胞进行传代 对丝状微生物而言,通常采用稳定的单核孢子进行接种。 ④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5、简述菌种保藏原理并说明几种常用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原理:首先要挑选典型菌种或典型培养物的优良纯种(最好是 分生孢子、芽胞等休眠体);其次是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它们长期休眠的 良好环境条件,如干燥、低温、缺氧、避光、缺营养以及添加保护剂 等。 常用菌种保藏方法:冰箱保藏法(斜面);冰箱保藏法(半固体);石 蜡油封藏法; 甘油悬液保藏法;沙土保藏法;冷冻干燥法;液氮保藏法。
3、简述细胞膜运送营养物质的四种方式? 1)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or passive diffusion):又称被动运送,指细胞 膜在无载体蛋白参与下,单纯依靠物理扩散方式让营养物质被动通过的 一种运输方式。 2)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transport) :指溶质在运送过程中,必须 借助细胞膜上的底物特异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的一类扩散性 运送方式。 3)主动运送(Active transport) :指一类需要提供能量并通过细胞膜上特 异性载体蛋白构象的变化,而使膜外环境中低浓度的溶质运入膜内的一 种运送方式。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4)基团移位(Group translocation) :指溶质在运送过程中既需特异性载 体蛋白的参与,又需消耗能量,而且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 变化的一种运送方式。 4、常用来调节培养基 pH 值的物质有哪些? 内源调节:①加磷酸缓冲剂 ②用不溶性的碳酸盐(碳酸钙) 外源调节:按实际需要不断向发酵液流加酸或碱液。 5、常见的培养四大类微生物的培养基是什么? 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放线菌:高氏一号培养基 霉菌:察氏合成培养基或 PDA (Potato-Dextrose-Agar) 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
第三章 放线菌及其它 1、放线菌菌丝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① 基内菌丝,功能: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废物。 ②气生菌丝,功能: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可分化出繁殖结构,即孢 子丝。 ③孢子丝,功能:繁殖。 2、简述放线菌的繁殖方式,其菌落有何特点? 以形成各种孢子繁殖为主,也可通过菌丝断裂繁殖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1.液体静止培养:表面常形成一层膜。 2、固体培养基培养:与基质结合紧密,表面呈较紧密的丝绒状 ,上面 有“干粉”,干燥、不透明、多皱、菌落较小而不蔓延、不易挑起。菌落 正反面颜色常不一致。
第六章 营养 生长因子:通常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小,但微生物自 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鉴别培养基:用于鉴别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在培养基成分中加有 能与目的菌的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产生明显的、肉眼 可见的特征性变化,可使该种微生物与其它微生物区别开。 如伊红美 兰乳糖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一类根据某种或某群微生物的特殊营养需要或其对某化 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将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 优势菌的功能。常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如酵母菌富集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一类按微生物的营养要求精确设计后用多种高纯化学试 剂配制成的培养基。由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如 高氏培养基、察氏培养基等。 天然培养基:利用动、植物或微生物体或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是一 类营养成分即复杂又丰富、难以说出其确切化学组成的培养基。如牛肉 膏蛋白胨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等。 半合成培养基: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些天然成分,以更有效地满 足微生物对营养物的需要。如马铃薯糖培养基、葡萄糖肉汁培养基等。 固体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凝固剂(琼脂1.5~2%,明胶5% ~12%)而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
无隔菌丝 有隔菌丝 4、霉菌的繁殖方式可分为哪几类?分别可产生哪些孢子? 1)菌丝片段 2)孢子:无性孢子(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 性孢子(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担孢子) 5、霉菌的菌落特征是什么?主要代表属有哪些? 霉菌的菌落大、疏松、干燥、不透明,多呈绒毛状、絮状或网状等,菌
2)衣壳→衣壳粒(形态亚单位)→多肽(结构亚单位) 3、什么是烈性噬菌体?试述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以E.coli T偶数phage为例,繁殖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吸附、侵入、 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和裂解(释放)。 4、什么是温和噬菌体?它有哪几种存在方式? ①游离态:指成熟后被释放并有侵染性的游离噬菌体 ②整合态:指整合在宿主核染色体上的前噬菌体状态, ③营养态:指前噬菌体经外界理化因子诱导后,脱离宿主核基因组而处 于积极复制、合成和装配的状态。
半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源物质有哪些?
2、什么叫生长因子?包括哪几类化合物?是否任何微生物都需要生长 因子?如何满足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要求? 生长因子通常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小,但微生物自身 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需要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维生素、生 物碱、卟啉、甾醇、短链的分支或直链脂肪酸、氨基酸等。不是任何微 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
2、 次级代谢的特点及代谢产物有哪些? 次级代谢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 合成一些对于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没有明确功能且非其生长和繁殖所必 需的物质的过程。 次生代谢产物一般分子结构复杂、代谢途径独特、在生长后期合成、产 量较低、生理功能不明确以及其合成一般受质粒控制。次级代谢产物的 种类:抗生素、激素、生物碱、毒素和色素等。 3、试述酵母菌乙醇发酵与细菌乙醇发酵间的不同点。 1)酵母菌乙醇发酵 酵母菌利用葡萄糖经EMP途径产生丙酮酸后,再由脱羧酶催化脱羧生成 乙醛和二氧化碳,乙醛在脱氢酶的作用下被还原成乙醇(在 pH3.5~4.5)。 总反应式:C6H12O6+2ADP+2Pi → 2C2H5OH+2CO2+2ATP 2)细菌的乙醇发酵 运动发酵单胞菌(Zymomonas mobilis)等,通过ED途径产生乙醇 总反应如下:葡萄糖+ADP+Pi → 2乙醇+2CO2+ATP 利用Z.mobilis等细菌生产酒精 优点:代谢速率高;产物转化率高;菌体生成少;代谢副产物少;发酵 温度高; 缺点:pH5较易染菌;耐乙醇力较酵母低。 4、什么是乳酸发酵?试述同型乳酸发酵与异型乳酸发酵之间的异同
点。 乳酸细菌(利用糖产生乳酸的细菌)能利用葡萄糖及其他相应的可发酵 的糖产生乳酸,称为乳酸发酵
类型 途径 同型 EMP
异型 HMP
产物
2乳酸
1乳酸 1乙醇 1CO2 1乳酸 1乙酸 1CO2 1乳酸 1.5乙酸
产能/葡 萄糖 2ATP
1ATP
菌种代表
Lactobacillus debruckii (德氏乳杆菌) 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肠膜状明串珠菌)
第四章 真核微生物 假菌丝:有的酵母菌进行芽殖后,长大的子细胞不与母细胞立即分离并 继续出芽,细胞成串排列,这种菌丝状的细胞串就称为假菌丝。 菌丝体(mycelium,mycelia):由许多菌丝相互交织而成的一个菌丝集 团。 1、酵母菌通过何种方式产生后代?菌落有何特征?
菌落特征:菌落大而厚,圆形,光滑湿润,粘性,易挑起、较不透明、 颜色单调。常见白色、土黄色、红色。 2、试述酵母菌细胞壁结构和化学组成。 细胞壁结构呈“三明治”状。外层:甘露聚糖;内层:葡聚糖;中间层: 蛋白质 葡聚糖和甘露聚糖都是复杂的分枝状聚合物,维持细胞壁强度的主要是 葡聚糖。有的酵母菌壁中还有少量的脂类和几丁质。 3、霉菌的菌丝根据有无隔膜可分为几类?各举一例?
体可沿培养基表面蔓延生长,由于不同的真菌孢子含有不同的色素,所 以菌落可呈红、黄、绿、青绿、青灰、黑、白、灰等多种颜色。 土曲霉的菌落;点青霉的菌落;黑曲霉的菌落;黑根霉的菌落。 6、试比较毛霉、根霉、曲霉和青霉的异同。
7、霉菌细胞壁成分 顶端:细胞壁内层是几丁质,外层为蛋白质; 亚顶端:内到外依次为几丁质层、蛋白质层和葡聚糖蛋白网层; 成熟区:最外层是无定形葡聚糖层, 隔膜区:是菌丝内壁向内延伸而成的环片状结构,有的隔膜环呈封闭 状或单、多孔状。
边缘和透明度的空斑。噬菌斑是 “负菌落”。 1、何为病毒、病毒粒子?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特点是什么? 病毒是由一个或几个RNA或DNA分子组成的传染因子,是非细胞生命 体。 专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