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

解读《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


黧蒜黛
鬻il黼瀑用的五种矮罐ili麟
《规定》在第三章“航道、航
其设置目的是连接推荐航路与 特定航路,其作用是供航行能力
受限的部分船舶(队)穿越通航
路”中给出五种定线方法,分别 是:通航分道、分隔带(线)、推荐 航路、特定航路、航行警戒区。
分道使用。需要提醒的是:船舶 沿航行警戒区行驶是穿越行为,
负有法定的避让义务。
是《规定》在立法上的一个突破,
km,供上行小型船舶使用;
要责任或全部责任。
同时也是船舶定线制发展史上
的一个历史性突破。实践证明,
(3)太平圩(J5—2塔形界限岸
标)一子母洲尾之间,全长约50
km。供上行200t以下小型船舶
耋囊黧鬻黪、鞠项立法壤麟鬻§i凌
《规定》第三条明确指出: “船舶定线制遵循大船小船分
2㈣8 o
万 方数据
生国壅运l法制纵横
CHTNA WATER TRANSPORT
豪攀
是特性责任,笫3l条是共性责
任。分述如下: 1.小型船舶违法进入深水
行政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种
制(如福南水道、尹公洲航段以 及部分专用航路);(7)对“安全
类有:财产罚、资格罚或强制纠 正违法行为、强制驶离违法水 域、强制驶向指定地点等等。第
18
处)。这样既便利r船舶航行,又 完全解决了锚泊难和乱停泊的 问题。三是责任原则实现了历史 性突破。《规定》确定了“过错责
上下行船走的是两条“平行 线”,不存在航路交叉问题; 在采取避让行动时,只要双方
各自向右规避就行了。
陈≤纛
而引发事故的,过错方应承担主
任原则”,即强调凡违反《规定》
“实行过错责任原则”。这
种方法,六类责任,七个名词,八 条措施,九个附件”。现分述如
F。
熏黪毫黛
一个目标,即“五句话,四十 “大船分道.小船分流”——
《规定》还在流急、弯曲等水域为 航行操纵能力差的船舶(队)设 置r“特定航路”,为这类船舶沿 南岸侧航行走缓流开了口子 ——这是从现状出发而采取的 一种照顾性过渡措施。
“保障安全,管控一流”则体 现了海事主管机关管理创新、与
航速”进行规定及规定最低航速
限制;(8)严禁在深水航道、推荐
分,共汁6条,第26条~30条
航道行驶发生事故时的法律责 任。西新圩航行警戒区以下深水
航道严禁小型船舶行驶。四新圩
藏情绷
26条~30条属于“打”的范围, 第31条属于“罚”的范围。
这七个专有名词是:“长江江 苏段通航水域”,“超大型船舶”, “大型船舶”,“小型船舶”,“高速
藜黼辫礅,'一j囊蘸豢粼
2分隔带(线):位于深水 航道的中间,用于分隔E下行通 航分道,宽度一般为100 m。在深
鬟li囊罐亍三个历史蠖,囊il§懑
一是航行原则实现了历史 性的突破,突破了长江习惯航
法。二是设标原则实现了历史性 的突破,突破了过去那种“江面 有多宽、航道就有多宽”的航标
水航道宽度低于500m时,一般
走航路或乱停泊的船舶就要负 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 “促进先进,照顾落后”——
深水航道仅供大型船舶使用,同
驶的上、下行小型船舶交通流。
而在西新圩以上水域,由于未没 置下行推荐航路,只有三股交通 流,深水航道内的下行通航分
时,《规定》还明确要求:“船速慢 的大型船舶应尽可能沿通航分 道右侧外边缘行驶,在确认安全 的前提下,也可进入推荐航路行 驶”,这样就为航速快的船舶发
只设分隔线(即深水航道中心
线),不设分隔带。 3.推荐航路:
一般设于深
设置模式。按照《规定》附件一、 附件二所确定的设计标准,最大 有效航路宽度为900 m(即:200 m上行推荐航路+200 m上行 通航分道+100 m分隔带+200 m下行通航分道+200 m下行 推荐航路)。其余可用水域可开
辟为锚地和停泊区(《规定》公布 的锚地计29处,停泊区28
个字”:“大船分道,小船分流;避 免交叉,各自靠右;责任明确,便 停易走;促进先进,照顾落后;保
障安全,管控一流”。
要求“穿越船应尽可能成直角就 近穿越通航分道或推荐航路或 特定航路”,其目的就在于要穿
越船尽可能早地明确其穿越意 图,以便于直航船判断并及早采
时俱进、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及敢 为人先的一种决心和信心。
流、避免航路交叉、各自靠右航
仅有“定线”措施而没有严格的 法律责任约束是远远不够的。 《规定》特别强调要以航路或行 为对错与否来判断事故责任。这
必将促使船舶驾引人员遵纪守 法,增强其责任意识,使避碰防 线大大提前。
使用。三段特定般路使用对象各 不相同,这点尤应注意。 5.航行警戒区:成对设置,
共3对6处,见《规定》附件三。
且在结构上也是如此。正文条款 比较简练,而通过“附件”这种方
型船舶”、“小型船舶”的划分标
准不同于以往法规,这主要是根
式又比较好地体现了氏江江苏 段航路改革的完整性、严密性以
及水域覆盖的全而性。 此外,《规定》还较好地 处理了与以往法规的衔接问 题,如第十条及附件四关于船
据长江江苏段船舶的实际状况
提出的,也照顾了与既往法规的
功,还必须采取其他辅助的安全 管理措施。归纳起来,这些措施
共有八项:(1)撤销船舶“横驶
区”,撤消所有过河标;(2)取消
“海轮推荐航线”;(3)提高“限于
发生时的法律责任。第30条改 变了过去法规停泊船一般不负
主要责任的做法,把它颠倒了过 来,即:只要违法停泊并导致发
吃水海轮”的标准,即由淡水吃
水7 m提高为9.7 m;(4)禁止 船舶会让时使用红绿闪光灯;
行大型船舶交通流和沿黑、红浮 标联线外侧200 m推荐航路行
阶段。笔者主持并参加了航路改 革方案制订的全过程。现将笔者 对《规定》的解读整理出来,以期 帮助广大船舶驾引人员学习和 理解《规定》,并在实践中正确运
用之。 《规定》的精神实质和主要 内容可以归纳为:“一个目标,二 个规范,三个突破,四项原则,五
大型船舶应在深水航道按各自 靠右的航行原则沿各自通航分
道行驶;小型船舶应沿深水航道
外侧推荐航路行驶。 “避免交又,各自靠右”就是
要按照与《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定线制的核心,就是在两方
取有效措施协助避让。这样规 定,不仅简化了避让意图的统一
过程规范了船舶航行行为,改变了过
船舶负主要或全部责任。
3.船舶随意或盲目穿越发
让关系、明确相互间权利与义务
完成了技术奠基。这是・大创
生事故时的法律责任。这种行为 导致事故,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
任。 4渡轮等具有合法或合理
需要穿越的船舶未尽主动避让 义务时的法律责任。第29条规
定很明确,只要发生事故,就要 负主要责任。 5.船舶随意停泊导致事故
主国盔运I法制纵横
CHTNA
WATER TRANSPORT
解读 《长江江
张同斌(江苏海事局-江苏210015’
2003年5月6日,交通部 批复江苏海事局,决定《长江江 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简称《规 定》)自2003年7月1日起正式 实施。至此,历时两年的长江江 苏段航路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
!~J
67 7
熬喜溺
新,是对避碰理论的一大贡献!
《规定》的实施要想取得成
说也更加简便易行。 《规定》是航路改革方案 法制化的体现,而任何一项新 的改革,都必须经过实践的检 验,才能证明其合理内涵和科 学价值。《规定》要真正取得 成功并达到理想效果,还有赖
于广大船舶、船员认真遵守, 同时也有赖于主管机关严格、 认真地执法到位。 (本文作者为江苏海事局副 局长)
水航道行驶,但应尽量沿红浮标 连线或紧抱红浮行驶,但由推荐 航路过渡至特定航路(或反之) 必须沿航行警戒区穿越。如果小 型船舶违法进入深水航道而发
生事故,要么负主要责任,要么 负全部责任。 2.船舶逆交通流行驶发生
速船”外,都具有特指性。其中,
最主要的是“超大型船舶”、“大
——不仅法律意义上是如此,而
去那种大船小船同争~道、混乱
中各自靠右航行原则接轨的理
确定——正常情况下“穿越船”
o 方数据 万 2帅3.8
法制纵横_生国坐运
CHINA
WATER TRANSPORT
永远是义务船、再也没有“上行 让下行”、“逆流让顺流”、“干让
支”、“居左让居右”以及“会红灯 还是会绿烟”的麻烦了。
为按照《内河避碰规则》第八条 “上行船应当沿缓流或者航道一 侧行驶.下行船应当沿丰流或者
1.通航分道:没在深水航
道中;分上下行通航分道单向通 行;标准宽度为200 m;水深
10.5 m.
航道中间行驶”,大船与小船、速 度快的船与速度慢的船必然要 互争航路、互相干扰。因此,《规 定》把“大船小船分流”作为首要 立法原则,就是要彻底根治这一 顽症,同时,也保障了小型船舶
的安全和保护其合法权益。 ,“避免航路交叉,各自靠
生事故,停泊船就要负主要责任
或全部责任。 6.船舶违反《规定》应负的
(5)“超大型船舶”必须申报核
准,方准进江航行;(6)对复杂、 弯曲、狭窄航段实施单向通航控
。舢.8
万 方数据
解读《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规定》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张同斌 江苏海事局,江苏,210015 中国水运 CHINA WATER TRANSPORT 2003(8)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sy200308021.aspx
航路、特定航路以及锚地、停泊
字,九个附件共计5545字,这在
以往的法规中是没有的,只有国
以上水域,由于未设置下行推荐
航路,因而允许小型船舶进入深
际公约有这种做法。这是一种创 新,体现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