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性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浩博砖厂目录安全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1)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2)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15)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8)破土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3)安全动火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动火作业管理,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避免厂内财产遭受损失和保护员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厂区域内的各类动火作业,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易燃、易爆、易中毒、易窒息、有腐蚀是我厂物料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动火区域的划分与范围第四条根据火灾危险程度及生产、维修工作的需要,在仓储区内划分出固定动火区和禁火区。
第五条固定动火区的划定应由仓储部提出申请,经HSE/设备部审查同意,报主管领导批准。
固定动火区必须有明显的标志,不准堆放易燃杂物,并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第六条库区内除固定动火区外,其余均为禁火区。
在禁火区内进行以下作业或使用其中设施均应纳入安全动火范围:(一)、各种电焊、气割、气焊、切割器、砂轮机;(二)、使用喷灯、火炉、液化气炉、电炉;(三)、烧、烤、煨管、熬沥青、炒砂子、锤击物件和产生火花的作业。
(四)、临时用电、使用不防爆的电动工具和不防爆的电器等;(五)、无阻火器车辆进入生产装臵区和灌区;第七条动火管理实行作业许可证制度,凡在动火管理内的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
第八条动火划分级别根据动火部位的危险程度,动火分为特殊动火、一级、二级、三级动火、固定动火。
(一)、特殊动火: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生产装臵和罐区检修部位具有特殊危险的动火作业。
(二)、一级动火:易燃、易爆生产装臵、设备、管道、及其周围的动火。
1、正在运行的工艺装臵区;2、各类罐区、有毒介质区;3、有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及有毒介质的泵房与机房;4、易然可燃物品及有毒物质装卸区等;5、工业污水场、易燃易爆的循环水场、凉水塔和工业下水及下水系统的隔油池、油沟、管道(包括距上述地点15米以内的区域);6、有易燃、易爆的成品、半成品或危险品仓库;7、输送易燃、可燃液体的管线。
(三)、二级动火:1、停工检修后,经过认真吹扫处理、化验分析合格的工艺生产装臵;2、从易燃、易爆及有毒装臵或系统拆除的容器、管线,已运到安全地点、并经过吹扫处理化验合格;3、全厂的系统管网;4、仓库、车库,生产装臵、罐区的非防爆场所及防火间距以外的地区。
(四)、三级动火:在厂区内,除特殊动火,一级、二级动火以外的临时动火均属三级动火。
(五)、固定动火:可在厂区没有危险的区域,划出固定动火区,设立围栏,定出制度,严格管理。
第三章动火作业的审批与动火分析第九条动火作业的审批(一)、特殊动火作业的审批:特殊动火作业由动火部门制定可靠的动火方案和安全措施,由安全环保部审核,然后安全专工填写《动火许可证》,由分管副总审批后,方可动火。
(二)、一级动火作业的审批:一级动火作业由申请动火单位的负责人会同HSE/设备部专职安全员,对用火现场认真检查,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填写《动火许可证》,由HSE/设备部安全员共同审批后方可动火。
对时间较长、区域较广、项目较大的一级动火,应有申请动火部门制定出安全技术措施,由HSE/设备部召集有关部门共同落实安全措施后,方可批准动火。
(三)、二、三级动火作业的审批:二、三级动火作业有申请动火部门会同HSE/设备部专职安全员,对动火现场认真检查,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填写《动火许可证》,由HSE/设备部经理审批后方可动火。
(四)、任何级别的动火,动火人持动火证到达动火现场后,必须经动火区域班组负责人或HSE/设备部安全员检验动火证,确认安全措施可靠并签字同意,方可动火。
第十条外来施工单位在动火管理范围内动火作业,应有动火辖区单位提出申请,填写《动火许可证》,派出监护人员并按动火等级审批权限报请有关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动火许可证》有效时间特殊动火、一级《动火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连续作业8小时;二级《动火许可证》分日常动火和大检修期间动火,日常《动火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12小时,大检修期间《动火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3天;三级《动火许可证》有效时间不超过5天;固定动火点每半年由消委会组织有关单位检查认定一次。
第十二条动火化验分析(一)、特殊动火、一级动火必须进行可燃气体化验分析。
(二)、二级动火、三级动火是否进行可燃气体化验分析,由审批人根据动火现场情况确定,若不需要分析,其动火作业许可证“动火分析”栏一律用“/”表示,但必须有防范措施。
(三)、采样分析在动火前1小时内进行,分析结果填入《动火许可证》相应栏内。
化验分析合格后,如超过1小时才用火,必须再次进行动火分析。
(四)、动火化验分析标准: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4%时,指标为小于或等于0.5%为合格;爆炸下限小于4%时,指标为小于或等于0.2%为合格。
(五)、动火分析由HSE/设备部负责分析。
第四章管理与监督第十三条动火作业的基本原则(一)、凡在生产、储存、输送可燃物料的设备、容器及管上动火,应首先切断物料来源并加好盲板,经彻底吹除、清扫、清洗、臵换后,打开入孔,通风换气,并经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
(二)、在正常运行生产区域内,凡可动可不动的火,一律不动,凡能拆下来的设备、管线都要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动火,严格控制特殊动火和一级动火。
(三)、装臵进行大、中修时,要将易燃、可燃和有毒物料全部送到装臵外的罐区,并加盲板与装臵隔绝。
(四)、进入设备内动火,必须同时遵守《进入设备作业安全管理规定》;高处作业动火,必须同时遵守《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五)、动火作业过程中如果条件发生异常变化,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动火许可证》同时废止,待问题查清解除后,重办理《动火许可证》。
第十四条动火作业过程的监督动火作业实行“三不动火”,即没有经批准的《动火许可证》不动火、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动火、防火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安全环保部的安全员有权随时检查动火作业情况。
在发现违反动火管理规定的作业或危险动火作业时,有权收回《动火许可证》,停止动火,并根据违章情节,对违章者严肃处理。
(一)、特殊动火:监护人必须是HSE/设备部专职安全员,自始自终在现场监督全过程动火情况,动火完毕后方可离开。
(二)、一级动火:监护人必须是HSE/设备部专职安全员,自始自终在现场监督全过程动火情况,动火完毕后方可离开。
(三)、二级动火:监护人是HSE/设备部专职安全员或班组负责人,自始自终在现场监督全过程动火情况,动火完毕后方可离开。
(四)、三级、固定动火:监护人是动火员工本人,员工之间互相检查动火部位。
第十五条动火作业人员的资格与权限(一)、动火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的焊接工种作业证;(二)、动火作业人员应严格执行“三不动火”的原则;(三)、动火作业人员对不符合格“三不动火”原则的动火要求有权拒绝动火。
第十六条动火监护人的资格和职责(一)、动火监护人的资格:动火监护人必须有岗位操作合格证;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出现问题能正确处理;必须有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动火监护人的培训:动火监护人应参加由安全培训部门组织的动火监护人培训班,考核合格后由安全培训部门发放动火监护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三)、动火监护人的职责:动火监护人应在安全技术人员和单位领导的指导下,逐项检查落实防火措施;检查动火现场的情况;动火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休止作业采取措施;监护时要佩戴明显标志;动火过程中不得离开现场。
(四)、动火监护人的权限:当发现动火部位与《动火许可证》不相符合,或者动火措施不落实时,动火监护人有权制止动火;当动火出现异常情况时有权停止动火;对动火人不执行“三不动火”又不停劝阻时,有权收回《动火许可证》,并报告有关领导。
第十七条动火范围及监护范围(一)、特殊动火、一级动火和二级动火,限1处1张《动火许可证》,1名监护人。
(二)、大检修期间的二级动火和三级动火,限1处1张《动火许可证》,1名监护人可同时监护同一区域内、统一作业面,直线距离不大于15米以内的动火,但最多不准超过3处。
第十八条动火作业界限划分(一)、无产权单位动火时,有施工单位提出申请(外来单位参照第八条),有动火所管辖区域事业部负责办理《动火许可证》,并指派动火监护人。
(二)、有产权单位到另一单位所管辖区域施工动火时,有产权单位提出申请,填写《动火许可证》,经所辖区域HSE/设备部领导审查会签,并由双方单位同落实防火措施,各派1名监护人,按动火级别进行审批后,方可动火。
(三)、动火地点在装臵区15米以内,对该装臵安全可能有威胁时,《动火许可证》必须由仓储部领导在《动火许可证》上签批意见,必要时加派动火监护人和隔离措施。
(四)、公用设施或办公大楼由公司指定单位负责的,在需要动火时,由指定单位根据动火级别负责办理《动火许可证》的审批,并指派动火监护人。
第十九条关键装臵、重要部位及罐区维修和临时用电,仓储部电工可根据批准合格的《动火许可证》办理《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的办理要符合《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第二十条《动火许可证》(一)、《动火许可证》由动火人持有,作业时随身携带。
(二)、《动火许可证》是动火作业的凭据和依据,不得随意涂改,不得代签,有的栏目不需要填写时,一律用“/”表示。
(三)、《动火许可证》的存档:特殊、一级《动火许可证》由HSE/设备部存档二、三级《动火许可证》由使用部门存档。
(四)、《动火许可证》保存期限为1年。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二条本规定未尽事宜,将在今后工作实践中予以补充完善。
第二十三条本规定由HSE/设备部负责解释。
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为减少高处作业过程中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发生,确保职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厂内下属各部门,同时也适用于进入公司作业的外来施工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所指高处作业是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坠落可能的位臵进行的作业。
高处作业分为四级:高处作业高度在2—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15米,称为二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30米,称为三级高处作业;高处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第四条进行二级、三级、特级高处作业时,必须办理高处作业许可证。
高处作业许可证由作业负责人负责填写,现场主管安全领导或工程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检查。
未办理作业许可证,严禁进行二级、三级、特级高处作业。
第五条高处作业许可证最长有效期7天,一个施工点一张作业许可证。
保存期为一年。
第六条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第七条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衣着要灵便,禁止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进行高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