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各地方言基本情况
推普冲击下方言生存环境初探
一、摘要 二、调查背景 三、调查基本情况 四、调查步骤 五、调查内容分析 六、小结 七、建议 八、结语 九、附录
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一定地理范围内常用 的交流沟通语言媒介,某一些汉语方言如吴语,它们的使用人数甚至比世界 上大多数语言的使用人数都要多,对地域的影响力也不言而喻。方言无疑是 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对研究传统地域文化具有珍贵价值。然而,时代总是 在不断的革新中发展,在迎来新的事物的同时,一些旧有文化也在不可避免 地流失。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也是当代各种文化因素中最具代表性的一 项。通用语言对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增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社会全 民文化进步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任何一个国家, 任何一个民族,在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中,都必须完成这样一个任 务,就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1956年1月28日,中央成立了由陈毅同志担任 委员会主任的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同时国务院还做出决议,即于同 年2月6日发出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语言统一势在必行。 当传统方言受到现代通用语言的冲击,当这一地域文化载体面临统一 民族文化的同化,各地方言的生存状态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我们又应该如何 看待应对方言所受影响并保存其中的文化精髓,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因此,调查实践小组在全国多个省市进行方言的生存现状探究,希望能 通过调查,了解方言的发展历史、应用状况和社会认同度,同时也是抛砖引 玉,能对保护方言、正确处理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方言 推广普通话
1、中国各地方言基本情况
现代汉语方言大致可分为八种: 1.北方方言。 以北京话为代表,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北方方言分布地域最广, 包括长江以北汉族居住的地区,长江以南镇江至九江的沿江地带,以及湖 北(东南一带除外)、四川、贵州、云南大部分和广西、湖南的西北部。 使用的人口占汉族总人数的70%以上。 2.吴方言。 以上海话为代表,分布地区在江苏省长江以南镇江以东(镇江不在内) 和浙江省大部分。因此也称江南活或江浙活。使用人口约中汉族总人口的 8.4%。 3.湘方言。 也称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分布在湖南省大部分地区。使用人世间 口约占汉族总人口数的5%。
2、政策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非常重视推广普通话,1957年,国家确定了“大力提倡、 重点推行、逐步普及”的工作方针。1986年,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 社 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把推广普通话列为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 1992年,把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在强化政府行为,扩大普及范围,提高全民普通话应用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1982年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 通话”; 200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推广普通 话和语言文 字规范化工作从此走上法制轨道。 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第九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 语用字。” (第十条);“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 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际规定的等 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第十八 条);“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 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二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 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显然,作为一名教师,应当而且必须 掌握并能正确运用普通话和规范字,这是教师资格认证的基本条件,也是将来 实行持证上岗的基本条件。
4、目前中国方言与普通话发展的基本情况
目前北方方言(包括西南方 言)的生存环境最好;其次是粤语的生存环境 也很稳定;但是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后,没有很好地保护吴语方言。比如在上 海,除了允许沪剧越剧滑稽剧等戏曲存在 外,报刊不准刊登上海方言文章, 一个时期还停止上海话的广播,不准发行上海话歌曲磁带,不准讲上海话的 电影电视片播出和方言话剧的演出,也不组织专家审定 方言用字,因此上 海方言还停留在不见书面语的状态。而上海话原来是一个十分丰富的方言, 尤其是近代社会中,从自来水、电灯泡、马路、洋房,从出租车到沙 发、 麦克风、文化、经济、报馆等等,上海话中一时造出和引进大量词语,现在 却到需要保护的时候了。 改革开放后,粤语歌一度成为中国亿万青年的“心声”。最早大约是从上世纪 80年代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的主题歌开始,随后是大量香港歌星的感 召,广东 话居然成为一种特有的“音乐语言”。一时间,全国人民心荡神 摇,原来被称为“歪瓜裂枣”的粤语,怎么听怎么“来劲”,似乎突然觉得 人类的很多微妙复杂的情 感,只有用不符文理的粤语歌词才能表达“到 位”。 再看内地:天津话的相声曾风靡一时,东北话的小品至今仍占据着“主 流”地位;时下网上还开始流传各种以方言演唱的歌曲;而许多作家也开始 有意识地以方言 进行创作,从韩少功的《马桥词典》、莫言的“猫腔”到 最近张炜《丑行或浪漫》中的登州方言、刘震云《手机》中的四川方言和河 南方言等,越来越多的方言走进 了文学作品。
4.赣方言。 又叫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东北沿江地带 和南部除外)。使用人口占汉族总人口数的2.4%。 5.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福建、台湾、江西、广西、湖南、四 川等省,其中以广东东部和北部、福建西部、江西南部和广西东部为主。使 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数的4%。 6.闽北方言。 以福州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省北部和台湾省的一小部分。使用人口约占 汉族总人口数的1.2%。华侨及华裔也有说闽北方言的。 7.闽南方言。 以夏门话为代表。分布在福建南部,台湾大部分和广东东部潮汕地区以及 海南岛的一部分。使用人口约占汉族总人口数的3%。华侨和华裔中说闽南方 言的很多。 8.粤方言。 也叫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分布在广东广西两省,又是香港和澳门同 胞使用的方言,华侨和华裔中的很多人也使用。粤方言区拥有的人口约占汉 族总人口数的5%。
3、现代标准汉语的概念
现代标准汉语,即普通话(中国大陆)、国语(台湾)、华语(东南 亚),是指现当代汉语主要流传地区被当成汉语标准音的汉语口音,广泛应 用于中国大陆、台湾、港澳及海外华文社会。 这些标准语均以北京话为基准 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现代标准汉语的称呼与定义为“华语”,而相对于非汉语的语言又常 被称为“中文”或“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