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进生物实验室【实验目的】:识别本校生物实验室器具,结合各种器具辨认并说明其用途。
【课前准备】放大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烧杯、试管夹、培养皿、刀片、滴管、三脚架和石棉网等。
【实验步骤】*认识材料和用具引导学生观察(一)图1中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你能把它们按各自的用途进行归类吗?(1)属于观察器具的是____;(2)属于解剖器具的是____;(3)属于加热器具的是____;(4)属于通用器具的是____。
图1 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二)1.认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写出显微镜主要部分的名称。
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⑷______⑸_____(6)_⑺______⑻_______⑼_______⑽_______⑾______⑿_______⒀_______⒁_______【教学反思】这是学生第一次走进实验室,第一次接触生物实验,所以必要的实验规则是要强调的,实验秩序虽然有些乱,但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了生物学科的奥妙,对生物学稀罕生了浓厚的兴趣。
&2 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目的】: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课前准备】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三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写有数字的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擦镜纸,纱布,显课前每班培训几名学生,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实验步骤】*认识材料和用具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桌上显微镜、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等。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指导学生看书37页: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显微镜的构造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之后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教师利用课件,点击即显示各部分名称)*显微镜的使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
介绍三种观察标本:(1)写有“上”字的玻片;(2)印有数字的透明纸;(3)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对光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
按照先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放入标本→-看到清晰像的顺序(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观察学生边看书自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1)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2)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
强调:⑴用低倍物镜(10×或8×,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⑶镜茼先下降后上升,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压碎标本。
⑷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是为了画图。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教学反思】上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和操作,教师最好课前培训几位学生作助手,这样看似麻烦,实际在上课时解决了不少问题,以后的学习中还会用到显微镜,所以在开始就要强调规范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3 练习测量【实验目的】:能够用量筒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能够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能够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量筒、树叶、细线、刻度尺、划有均匀方格的纸、葡萄(或其他大小类似的物体)、热水、体温计等。
【实验步骤】实验一:用一根细线和一把刻度尺,测量不规则叶片的周长;实验二:按课本技能卡提供的方法,利用方格纸,测算不规则叶片的面积;实验三:利用量筒和水,测量一粒葡萄的体积。
(可参照课本图1-8测量葡萄体积的方法);实验四:利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观察温度在水中显示的温度以及从水中拿出来后的温度。
想一想,怎样操作才能正地测出水温?总结:在描述生物体的形状时,往往需要用一些数据来表示,这就要求对生物体进行测量。
生物体的形状多数是不规则的,测量时可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简单地介绍了几种测量不规则生物体的方法。
测量时由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的不同,误差是难以避免的。
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方法,尽可能地减少误差。
【练习反馈】1.如图2,某同学在用量筒量水的体积时,液面为中间低四周高的凹形。
液面最低刻度为32ml,和量筒壁接触刻度为33ml。
那么水的体积应为( )A.32ml B.33ml C.32.5ml D.32.67ml2.用直尺和线测量叶的周长时,某同学连续测量3次,数值分别为12cm、11.6cm、12.2cm,这位同学的记录应为( )A.12.1cm B.11.93cm C.12.2cm D.12.07cm3.用体温计测量一个人的体温,分别测得口腔温度为37℃,腋下温度为36.7℃,用肛肠温度计测得此人直肠温度为37.4℃。
此人最准确的体温应是( )A.37℃B.36.7℃C.37.4℃D.37.03℃4.一个量筒中存有30mL的水,放进一个山楂后,量筒中水的读数为35mL,则该山楂的体积为___cm3。
5.说一说为了减少误差,应该怎么办?【教学反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了解一些实验原理和掌握一些实验技能。
在用量筒读数的时候,部分学生出现错误,需要强调。
眼睛应与液面最低处相平齐。
&4 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实验目的】1、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
2、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番茄果肉细胞。
【课前准备】洋葱鳞片叶、成熟的番茄果实、镊子、刀片、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清水、滴管、稀释的碘酒、纱布、吸水纸、显微镜【实验步骤】一、实验准备二、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1、制作A、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用镊子撕下一块表皮,放在清水中展平c、用镊子假期盖玻片,使他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盖上。
d、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2、染色3、观察三、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番茄果肉细胞1、制片2、观察实验结论在盖盖玻片时要让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盖上,防止有气泡产生。
&5 观察草履虫并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实验目的】1、学会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2、探究草履虫的应激性。
【课前准备】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放大镜、镊子、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棉花、纱布、清水、肉汤、小盐粒、32开黑色的纸【实验步骤】一、观察草履虫1、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的大小。
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体型和运动。
3、观察草履虫的口沟、胞肛、食物泡、伸缩泡和收集管等结构。
二、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1、根据步骤一观察到草履虫遇到纤维时受阻的运动情况,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3、分析结果,写出探究报告。
实验结论草履虫能对刺激的作出反应,趋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
&6 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观察植物的一般方法2、识别一般植物的根茎叶花等器官;3、学会区分变态根与变态茎、变态叶【课前准备】白菜的根系、葱的根系、杨树的枝条、马铃薯、甘薯、藕、几种植物的变态叶、风媒花、虫媒花【实验步骤】一、观察植物的根系二、观察植物的茎1、观察杨树的枝条2、了解茎上都生长有什么3、仔细观察马铃薯、甘薯、藕,判断它们是不是茎。
三、观察植物的叶四、观察植物的花借助风力传粉的花是风媒花;借助昆虫传粉的花事虫媒花。
总结特点,填写下表:【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相应较多,个别组的学生有点忙不过来的感觉,帮助他们理顺过程,教会他们辨别的方法,后面学生进行的非常好。
&7 调查校园的主要植物【实验目的】:1、了解校园或家乡主要植物的名称、分布特点和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2、尝试对观察到的植物进行粗略的分类;3、初步学会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习做调查记录。
【课前准备】记录本、笔、有关植物的分类书籍和资料【实验步骤】一、调查的方法1、调查前要明确目的、制定计划、包括所要选择的调查时间、地点、持续时间、学生的调查分工、保护的安全措施等。
2、调查中要尽量多地收集所需要的资料,并尽可能详细地记录;3、调查后要及时整理调查的资料,对所记录的植物进行简单分类,并写出调查报告。
二、调查内容三、调查结果:校园植物调查记录表调查地点:调查时间:调查者:天气状况:【注意事项】强调【教学反思】室外实验课学生的自制力不强,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管理。
而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记录不详实、不具体。
还需要花时间再去整理。
&8 观察藻类植物【课前准备】铁线蕨或蕨、肾蕨、卷柏等,放大镜、直尺、抹布、废物缸【实验步骤】一、观察海带1、每组准备一株完整的海带标本。
2、取海带实物标本,自上而下的观察它的形态。
3、观察可见海带的颜色呈褐色,在形态上分为根状物和叶状体,基部是根状物,叶状体为带状。
4、比较海带各结构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根茎叶的差异。
二、观察小球藻1、课前准备2、制临时装片3、观察小球藻在低倍镜下观察小球藻。
小球藻是单细胞的,细胞微小,近似球形。
细胞内有一个近似杯形或曲带形的叶绿体。
【动脑想,动手做】组成海带植物体的三部分能不能叫做根、茎、叶?为什么?【教学反思】课堂气氛特别好。
这节课同学们在轻松、自主交流中学习,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练习反馈】1、海带植物体的组成包括()A、根、茎、叶B、带片、带柄、假根C、茎、叶D、叶状体、柄、根状物2、属于单细胞藻类的是()A、海带 B、紫菜 C、发菜 D、小球藻&9 观察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课前准备】铁线蕨或蕨、肾蕨、卷柏等,放大镜、直尺、抹布、废物缸【实验步骤】一、观察铁线蕨1、用直尺测量出铁线蕨的高度2、铁线蕨的植株比较高大,叶片呈绿色,叶柄呈紫黑色,它的地上部只是大型复叶;茎横生地下,为根状茎,根状茎上有许多纤细的根。
3、用放大镜观察铁线蕨的根。
二、观察其他几种蕨类植物1、蕨蕨的植株比较高大,叶片呈深绿色,大型羽状复叶,地下根状茎,根状茎向下生有不定根。
2、肾蕨肾蕨的植株比较高大,叶柄长,两侧一列镰刀状的绿色羽片叶,根状茎,生有不定根。
3、卷柏卷柏的根状茎短而直立,生有不定根,顶分枝丛生,呈莲座状,叶小,鳞片状,在枝上成四行排列,干旱时枝向内卷如拳,湿润时枝又展开。
【教学反思】通过实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练习反馈】1、肾蕨靠什么繁殖后代() A、根 B、茎 C、种子 D、孢子2、肾蕨属于哪一种观赏植物() A、观花 B、观叶 C、观果 D、都是3、肾蕨适于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A、水中B、阴湿C、干旱D、都可以4、能有效地监测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的花卉是()A、玫瑰、芦荟B、芦荟、百日草C、玫瑰、百日草D、百日草、波斯菊5、是化妆品的原料之一,又被称为“软黄金”的物质主要是从哪种花卉中提炼出来的()A、玫瑰B、芦荟C、牡丹D、月季&10 观察菜豆种子【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初步具有识别双子叶植物的能力;2、初步具有识别生活中所吃主要蔬菜作物的能力【课前准备】整株菜豆、菜豆的花和果实、泡涨的菜豆种子、蔬菜作物、抹布、废物缸【实验步骤】一、菜豆植株观察1、取整株菜豆,观察菜豆植株的根茎叶的形态;2、判断它的根系、叶形、叶脉分别属于什么类型;二、观察菜豆的花;1、取一朵菜豆的花,观察它的外形、辨认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2、数一数花萼、花冠、雄蕊、雌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