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资质证书行业、等级:农林行业(乙级)资质证书编号:A241008035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舞阳县田间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报批稿)承担单位:舞阳县实施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建设办公室编制单位:河南中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编制日期:目录1 综合说明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建设规模和范围 (5)1.3 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6)1.4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10)1.5 项目管理 (10)1.6 效益 (10)2 项目概况 (11)2.1 项目区选择 (11)2.2 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 (11)2.3 水文及工程地质 (19)2.4 农田基础设施情况 (21)2.5 项目区的外部条件 (46)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48)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8)3.2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0)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54)4 项目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56)4.1 建设规模和范围 (56)4.2 项目建设目标 (57)4.3 项目建设主要任务 (58)5 建设标准及设计方案 (68)5.1 设计依据 (68)5.2 工程总体布局 (70)5.3 主要单项工程设计 (71)6 施工组织设计 (87)6.1 组织机构 (87)6.2 实施管理 (87)6.3 主要施工方法及进度安排 (89)7 工程概算 (108)7.1 编制原则及依据 (108)7.2 基础单价 (108)7.3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 (109)7.4 工程总概算 (111)7.5 资金筹措 (111)8招标方案 (113)8.1招标方案 (113)8.2招标方案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118)9 建后运行管护 (120)9.1 田间工程建后运行管护 (120)10 效益分析及效益评价 (124)10.1 经济效益分析 (124)10.2 环境效益分析 (126)10.3 社会效益分析 (126)附表1 主要工程数量统计表 (129)1 综合说明1.1 项目背景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粮食战略工程的设想后,2008年7月,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抓紧编制《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抓紧实施粮食战略工程,推进国家粮食核心产业区和后备区建设,加快落实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

2009年4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会议明确提出: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也是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一直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有力的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但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粮食和食物安全仍然面临严峻挑战:1、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变化影响,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2、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3、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国际市场粮价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4、粮食生产效益比较低下并将长期存在,政策支持需要不断加强,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任务艰巨。

为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完善农技服务体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舞阳县发展和改革委、舞阳县农业局、舞阳县水利局及舞阳县新增千亿斤粮食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关于申报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011年投资计划的通知》。

为此,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自给的方针,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完善农技服务体系,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作为“中国大粮仓”的河南,除了满足本省一亿人口需求外,每年调出粮食及制成品300亿斤以上,成为全国6个粮食调出省之一。

在新增千亿斤粮食规划中,赋予河南省粮食增产任务155亿斤,占全国的七分之一。

为实施《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和粮食增产任务,2010年11月6日,河南省政府召开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河南实施工作动员电视电话会议。

这标志着国家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河南实施工作正式启动。

会议提出要把发展粮食生产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富民强省结合起来,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稳定增长核心区,探索一条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双赢”的全新发展道路。

经过积极推荐,舞阳县被确定为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县。

根据规划要求,舞阳县承担新增粮食产能(2009至2020年),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高产稳产粮田改造及中低产田改造等。

为做好项目工作,舞阳县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项目具体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抽调了农业、发改、水利等部门技术人员组成项目规划小组,深入项目区进行实际勘查、规划。

受舞阳县国家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委托,河南中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组织精干力量深入项目区开展现场勘查和基础数据搜集分析工作,抓紧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1.2 项目建设规模和范围漯河市舞阳县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主要是田间工程,工程项目区建设规模1943.03公顷(29145.5亩)。

项目区Ⅰ片涉及到漯河市舞阳县九街乡边庄、罗张、大杨、桥张、朱庄、胡庄、三刘、伸张、王庄9个行政村,见表1-1,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7'26"—114°51'47",北纬33°30'06"--33°32'56"。

项目区Ⅱ片涉及到漯河市舞阳县太尉镇守义张、林庄、关寨、庙张、魏集、花赵、扁担徐7个行政村,见表1-2,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4'10"--114°47'22",北纬33°38'02"--33°41'06"。

表1-1 九街乡项目区面积表表1-2 太尉镇项目区面积表1.3 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量根据舞阳县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及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的工程规划设计,本项目工程内容主要是田间工程。

田间工程包括新建灌溉水源工程、排水沟道工程、建筑物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

项目区田间工程规划耕地面积2.9万亩,主要工程建设内容为:建设高产稳产良田2.9万亩,规划新打机井381眼,新修3.5米宽田间道13478米,新挖排水沟6条,共2191米,清淤沟53条,共40107米,新修管涵Ⅰ34座(直径50CM,跨2米沟),新修管涵Ⅱ141座(直径50CM,跨3米沟);新修管涵Ⅲ2座(直径50CM,跨3米沟);净跨3.2米桥54座,净跨5.2米桥2座。

详见表1-3。

表1-3 项目区田间工程建设一览表891.4 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概算为1436.25万元。

田间工程建设中央投资补助占总投资的80%,中央补助投资为基本建设投资,地方配套资金为财政性资金,其中省级承担地方配套资金50%,其余配套资金由市、县各承担50%。

1.5 项目管理项目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后,舞阳县实施全国新增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及时向固定资产管理单位分割和移交固定资产,以保证对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

1.6 效益项目实施后,不仅小麦亩产增加40公斤,玉米亩产增加35公斤,年增产粮食产量210万公斤,共增产效益430万元,而且可以使灌溉水利用系数保证在0.85,节约宝贵的水资源87.4万立方米。

项目区内田间道路和农田水利及配套完善,涵养了水源,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人、水和谐,农业科技得到推广,大大便利了农民生产生活,增加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再加上大力推广和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耕地质量将得到全面提高,从而增加耕地产出率。

2 项目概况2.1 项目区选择根据《河南省实施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导意见》及其基本要求,项目区Ⅰ片选在舞阳县东北部的九街乡,涉及伸张、王庄、三刘、桥张、胡庄、朱庄、大杨、罗张、边庄9个行政村。

全乡总面积70.38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77 个自然村,208个村民组,1.1万户,4.5万人,耕地面积5.8万亩。

项目区Ⅱ片选在舞阳县东北部的太尉镇,涉及林庄、守义张、庙张、关寨、魏集、花赵、扁担徐7个行政村。

全镇总面积36.77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130个村民组,6600余户,3.1万人,耕地3.5万亩。

2.2 自然及社会经济状况2.2.1 地理位置舞阳县位于漯河市西部,地处淮河流域,沙、澧河横贯全境。

位于东经113°27′—113°51′、北纬33°24′—33°42′之间,东西向宽30km,南北向长37km,总面积774.8平方公里。

东与漯河市源汇区相邻,西与叶县相接,南与舞钢市相连,北与襄城县相毗。

项目区Ⅰ片位于舞阳县东北部的九街乡,距县城25公里,东部、东南部与漯河市源汇区接壤,南与吴城镇毗邻,西与姜店乡相连。

北与莲花镇隔澧河相望。

项目区Ⅱ片位于舞阳县东北部的太尉镇,距县城33公里,东与莲花镇毗邻,南与北舞渡镇隔沙河相望,西与侯集乡相连,北与漯河市郾城区接壤。

2.2.2 地形地貌项目区地势较为平坦,稍有起伏,最低海拔62米,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大致坡度1/2200。

项目区Ⅰ内部分耕地为低洼易涝地。

项目区Ⅱ内耕地为平原地。

2.2.3 气候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温暖多雨,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

由于季风环流转换,四季气温高低,降水多寡不同。

常发生涝灾和旱灾,旱灾多于涝灾。

1986-2005年,年平均降水量为879.0毫米。

春季3月-5月平均降水量为163.3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19%,有时出现春旱。

夏季6月-8月平均降水量为491.4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56%,有时在太平洋高压控制下,反而少雨,出现干旱。

秋季9月-11月平均降水量为160.4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18%。

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平均降水量为60.3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7%。

多年平均气温14.6°C,七月份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8.6°C。

极端最低气温-16°C,极端最高气温40.8°C。

日平均气温0°C以上的稳定期平均日数位317天,日平均气温10°C以上的稳定期218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