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丁酰CoA
CoA 转 移 酶 乙酸
丙酮
乙酰CoA
丁醇
丁酸
在丙酮、丁醇生发酵过程中,pH要控制在4.5
以下。 与丁酸发酵相类似的是己酸发酵,丁酰CoA经过
EMP途径
丙酮酸脱羧酶
葡萄糖
NAD+ NADH2
NAD+ EMP 途径 NADH2 NADH2
丙酮酸
CO2
乙醛
NAD+
乙醇 3-P-甘油
乙酸
磷酸二羟丙酮
磷酸甘油脱氢酶
甘油
在酵母菌的第三型发酵中没有ATP产生,所以
这种发酵是在静息细胞中进行的。
乙酸的产生会降低培养基的pH值,使酵母菌的
第三型发酵重新回到正常的乙醇发酵,所以,如果
乙酸
丙酮酸 乙醇
乳酸
乳酸脱氢酶
凡葡萄糖发酵后产生乳酸、乙醇(或乙酸)和CO2
等多种产物的发酵称异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 (heterolactic fermentation)。
C.双歧杆菌途径
这是一条在1960年代中后期才发现的双歧
杆菌(Bifidobacteria)通过HMP发酵葡萄糖的新
途径。
特点:
2分子葡萄糖→3分子乙酸+2分子乳酸+5分子ATP
乳酸发酵对我们食品工业和酿酒工业来说十分
重要。例如,酸乳、泡菜、乳酪、酸奶油等的生产
均通过乳酸发酵。甚至在香肠的制作中也需乳酸菌 的参与。
但在酿酒工业中乳酸菌是一重大污染菌。
③ 丙酸发酵
丙酸是由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spp.)等 菌的发酵产物,它具有与乙醇类似的刺激味。丙酸及 其盐类对引起面包产生粘丝状物质的好气性芽孢杆菌 有抑制作用,但对酵母无效,因此国内为广泛用于面 包糕点的防腐。
乳酸生产现在主要是化学合成,但化学合成法生
产的乳酸是DL-乳酸,发酵法生产的是L-乳酸。 目前发酵法生产乳酸的产酸水平普遍在9~10%, 中试报道也达到12~14%,国外的产酸水平是18%。
乳酸发酵是由乳酸菌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进行的。 乳酸菌是耐氧型的厌氧菌,G+,无芽孢,有杆菌、球菌等。 乳酸菌生长过程中需要多种生长因子,可分解葡萄糖产生 大量的乳酸。
根据递氢特点尤其是氢受体性质的不同,可把 生物氧化区分成3种类型
好氧呼吸
生 物 氧 化
呼吸
无氧呼吸 发酵
1. 呼吸作用(respiration)
微生物在降解底物的过程中,将释放出的电子交给
NAD(P)+、FAD或FMN等电子载体,再经电子传递
系统传给外源电子受体,从而生成水或其它还原型产物 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称为呼吸作用。
3-P-甘油
甘油
这里有少量的乙醇产生是为了维持菌体正常生 长提供能量。
如果要利用酵母菌的第二型发酵来生产甘油,
则培养基中的一定要亚适量NaHSO3(3%),大
量的NaHSO3对酵母有毒害作用。
酵母菌的酒精发酵(均在厌氧条件下)
第一型发酵——pH3.5~4.5(弱酸性) 乙醇 第二型发酵——亚适量NaHSO3(3%) 甘油和少量乙醇
④ 混合酸发酵与丁二醇发酵
进行这类发酵的是肠道菌,不同的肠道菌具有不
同的酶系来作用于丙酮酸,所以终产物是不同的。
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一类肠道菌,例如,埃希
氏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等,发酵产物主要是
甲酸、乙酸、乳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和CO2、H2,所以 称为混合酸发酵。
产气杆菌、枯草杆菌等发酵产物主要是丁二
呼吸
无氧呼吸
发酵
(一)底物脱氢的四条途径
以葡萄糖作为生物氧化的典型底物,它在脱氢
阶段主要可通过4条途径完成其脱氢反应,并伴随 还原力[H]和能量的产生。
底 物 脱 氢 的 四 条 途 径
EMP途径 HMP途径
ED途径 TCA循环
(二)递氢和受氢
贮存在生物体内葡萄糖等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经上
述的4条途径脱氢后,经过呼吸链(或称电子传递链) 等方式传递,最终与氧、无机或有机氧化物等氢受体 (hydrogen acceptor或receptor)相结合而释放出其中 的能量。
好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 以分子氧O2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以氧化型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
(1)好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
是一种最普遍又最重要的生物氧化或产能方式,其特 点是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脱下的氢(常以还原力[H] 形式存在)经完整的呼吸链传递,最终被外源分子氧接 受,产生了水并释放出ATP形式的能量。
就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
生物氧化与燃烧的比较
生 物 氧 化 的 形 式
某物质与氧结合 脱氢 失去电子
生 物 氧 化 的 过 程
脱氢(或电子) 递氢(或电子) 受氢(或电子)
生 物 氧 化 的 功 能
产能(ATP) 产还原力[H]
生 物 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氧 化 的 类 型
这是一种递氢和受氢都必须在有氧条件下完成 的生物氧化作用,是一种高效产能方式。
(2)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又称厌氧呼吸,是一类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
外源无机氧化物(少数为有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 特点是底物按常规途径脱氢后,经部分呼吸链递氢, 最终由氧化态的无机物或有机物受氢,并完成氧化磷 酸化产能反应。 这是一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产能效率较低 的特殊呼吸。
A.同型乳酸发酵
EMP途径
葡萄糖
NAD+ NADH2
2×丙酮酸
乳 酸 脱 氢 酶
NAD+
2×乳酸
凡葡萄糖发酵后只产生2分子乳酸的发酵,称
同型乳酸发酵(homolactic fermentation)。
B.异型乳酸发酵
PK途径
葡萄糖
3-P-甘油醛
NAD+
+ 乙酰磷酸
CO2
NAD+ NADH2
乙醛
能量(一般以腺苷三磷酸即ATP形式存在)和还原 力(reducing power,或称还原当量,一般用[H] 来表示)的作用。
合成代谢又称同化作用,是指在合成酶系
的催化下,由简单分子、 A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
一起,共同合成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的过程。
简单小分子
分解代谢
复杂分子
(有机物)
合成代谢
ATP
能量
[H]
还原力
一切生物,在其新陈代谢的本质上具有高度的 统一性和明显的多样性。
根据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对生物体
的作用不同,可分为:
初级代谢 次级代谢
初级代谢:把营养物质转变成细胞的结构物质,
或对机体具生理活性的物质,或为机体生长提供能量
的物质的一类代谢类型。
初级代谢对生命活动是必须的,它存在于一切生物体内。
初级代谢的产物称为初级代谢产物,具体包括: ① 供机体进行生物合成的各种小分子前体物、 单体和多聚体物质,例如丙酮酸、各种氨基酸、
核苷酸等。
② 在能量代谢和代谢调节中起作用的各种物质, 例如ATP。
次级代谢: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一般是稳
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
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没有明确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根据呼吸链末端氢受体的不同,可把无氧呼吸 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① 硝酸盐呼吸(nitrate respiration)又称反硝化 作用(denitrification) ② 硫酸盐呼吸(sulfate respiration) ③ 硫呼吸(sulphur respiration) ④ 铁呼吸(iron respiration) ⑤ 碳酸盐呼吸(carbonate respiration) ⑥ 延胡索酸呼吸(fumarate respiration)
转换成对一切生命活动都能利用的通用能源(universal
energy source)------ATP。
化能异养微生物
最 初 能 源
有机物
化能自养微生物
还原态无机物 日光
光能营养微生物
通 用 能 源
(ATP)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乙醇发酵需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如果变
成好氧条件,乙醇形成就停止,葡萄糖分解 的速度减慢——巴斯德效应。
巴斯德效应产生的原因
在好氧条件下: (1)丙酮酸脱羧酶失活,丙酮酸脱氢酶系作用,进 入TCA循环。 (2)高含量的ATP及柠檬酸别构抑制磷酸果糖激酶
活性,减慢葡萄糖酵解速度。
B.pH的作用
乙醇发酵所需的pH是弱酸性的,pH3.5~4.5。 如果将发酵过程的pH值控制在微碱性(pH7.6左右) 和厌氧条件下,酵母的乙醇发酵-→甘油发酵,得到的产 物主要是甘油、少量的乙醇、乙酸和CO2 ——酵母菌的第三型发酵。
工艺条件一定要控制在最佳状态才能获得高产量!
酒精工业发展趋向
一是利用废料、垃圾来代替淀粉原料,利用纤维素、
半纤维素原料生产乙醇是当今研究的一个热点。
二是应用高温菌种来生产,利用耐高酒精度的菌中
来生产。
三是用固定化细胞连续发酵。
四是利用细菌来生产。例如,运动发酵单胞菌,
它可利用ED途径分解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酸,
link2
2. 发酵(fermentation) (1)定义 广义的发酵
泛指任何利用好氧或厌氧微生物来生产有用 代谢产物或食品、饮料的一类生产方式。
狭义的发酵
指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
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 类生物氧化反应。
产品需要的是甘油,一定要控制好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