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的有效性培训
2、经济因素造成的阻力。在商品经济社会,金钱在实际生活和人们的心目 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一项变革引起人们的收入直接或间接地下降,就将 遭到反抗。
3、社会因素造成的阻力。
4、来自地位的阻力。一项变革常常会因改变了原来的体制或结构,调整了 人事关系,使组织中权力和地位的关系重新进行配置,造成一部分人丧失或 者削弱了原来的地位和权力,从而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
(一)事先认真准备,正确理解、确切表述沟通内容 (二)提高信任度 (三)提倡平行沟通 (四)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口头沟通 (五)设计固定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 (六)克服不良习惯
尼柯斯认为,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10点: 1、对对方所谈的主题没有兴趣; 2、被对方谈话的姿态所吸引,而忽略了所讲的内容; 3、当听到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地方时,就情绪激动以 致不愿再听下去, 对其余的信息也抹杀了; 4、仅重视事实,而不注意原则和推论; 5、过分重视条理,对欠条理者的讲话重视不够; 6、过分注意做掩饰,不重视真情实感;
(一)外部环境变化
1、技术的不断进步。
2、价值观念的变化。
3、具体制度结构的变化。
(二)内部环境的变化
1、决策失灵;
2、沟通阻塞;
3、机能失效;
4、缺乏创新。
(三)成员状况的变化 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期望、个人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变化,如果与组织目
标、组织结构、权力系统不相适应,也必须对组织作相应的变革。不相适 应或相互矛盾主要有下列几种表现: 1、限制成员发展机会; 2、等级分明,地位差别大,使组织成员产生强烈不公平感; 3、只靠奖惩手段推动成员工作; 4、组织政策、措施等的时滞效应; 5、组织只重任务,不重情感; 6、组织制度或工作方法的老话。 二、组织变革的作用和过程 • 提高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确保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2.增加组织的活力和员工行为的改变,促进各项工作的改革与创新(组织、 技术、管理水平、生产效率和效益)。
5、来自习惯的阻力。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习惯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在一定的组 织中生活和工作长期形成的习惯,可能成为个人获得满足的根源。一旦改变了原 来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就不免产生某种不安全感,心理不踏实,产生抵触情 绪。
(二)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措施主要有: 1.教育 注意在变革以前作好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经过充分的讨论和沟通,使干部、
2、正式沟通网络 美国学者莱维特(H.L.Leavitt)最早设计的5种沟通网络模式。
链式 轮式
圆式 五种沟通网络
星式
Y链式
5种正式沟通网络的比较
不同沟通网络对行为的影响
(二)非正式沟通及其网络 (三)信息沟通的方式 (四)沟通方向的可逆性分类 三、信息沟通的障碍 (一)语意障碍,理解差异 (二)个体差异造成的“选择性知觉” (三)情绪造成沟通障碍 (四)地位差异和厉害冲突妨碍交流,形成“过滤” (五)组织层次的影响 (六)组织结构设计不当,沟通渠道不畅 (七)信誉不佳,妨碍沟通 (八)条件不清,弹性太大 (九)地理障碍,沟通困难 四、信息沟通的改善
第二节 对组织变革的有效管理
组织变革指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情况的变化,及时地改变自己的内
在结构,以适应客观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一、变革的起因
组织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部分,随着社会系统的变化,而必须进行不断的调
整。组织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变革对于任何组织则是绝对的,促使组织变
革的原因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和成员状况的变化。
7、心不在焉,分心于别的事情; 8、对较难的言辞不求甚解; 9、当对方的言词带有感情时,注意力分散; 10、听别人讲话时还思考别的问题,顾此失彼。 (七)良好沟通的十项建议 美国管理协会提出的一套建议,被称为“良好沟通的十诫”: 1、沟通前先澄清概念; 2、检查沟通的真正目的; 3、考虑沟通时的一切环境情况; 4、计划沟通内容时,应尽可能先征求他人的意见; 5、沟通时应注意内容,同时也应注意语调; 6、尽可能传达有利的信息; 7、应有必要的反馈跟踪与催促 8、沟通时不仅要着眼于现在,还应着眼于未来; 9、应该言行一致; 10、应该成为一个“好听众”。
(二)从技术着手进行变革。主要是引进与采纳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开发新产品以及技术改造,来进行组织的变革。
(三)从人事方面着手进行变革。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观念,目标价值以及提 高人的素质来开展组织工作的变革。
四、变革阻力和发动员工的作用
(一)可能遇到的阻力:
1、心理因素造成的阻力。由于长时期生活在相对稳定、变化不大的组织环 境中,一些人形成了照章办事、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思想。特别是组织的 一些上层领导认为一动不如一静,存在求稳怕乱、不愿担风险的思想,成为 组织变革的巨大阻力。
职工认识组织发展和变革的基本目标和需要,作好心理准备。这种方法特别适用 于信息不准确或信息沟通不良的情况,可以使人们明确目标,积极投入改革。但 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收效的,需要在变革之前尽早开始这项工作,并在变革中 做好试点,以变革的实际成效教育干部群众。
2.参与 让职工群众有机会参与组织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使他们对变革有发言权。 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职工的积极性,使变革措施既深人人心,又为人接受。同时, 可以集思广益,使组织发展方案更符合组织各级部门的实际需要。参与活动应该 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3.促进与支持 许多情况下,组织发展和变革在心理上、技能上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帮 助他们适应这些要求,就能够有效地克服可能产生的抵触与阻力。 4.奖惩 鼓励先进、教育后进,这也是克服组织发展和变革中阻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组织变革的过程
组织感受到内在或外在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压力 组织决定进行变革,并将消息分发到需要变革的成员
确立变革目标,开始进行变革 解决变革带来的问题
综合组织上下的反应,检讨变革,研究是否需要改善
三、组织结构变革的内容
(一)从组织结构着手进行变革。即通过改革组织所有制形式,产权结构以 及组织内部的机构形式,以及部门与管理幅度的调整,机构精简来实现组织变 革,这项变革往往是组织改革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第一节 有效的信息沟通
沟通指人、群体、组织之间传达思想、交换情报、交流信息的过程, 其中人际沟通是最基本的。沟通包含3个要素:信息源、信息和接受 者。 一、沟通的过程
噪声
信息源
编码
噪声
通道 反馈
噪声
解码
接受者
噪声
二、信息流动的方式 (一)正式沟通及其网络 1、正式沟通的分类 (1)下行沟通 (2)上行沟通 (3)平行沟通 (4)斜向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