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南京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5*10)
1兴观群怨
2九歌
3建安风骨
4韩孟诗派
5山中白云词
6琵琶记
7三言二拍
8童心说
9浙西词派
10诗届革命
二简答(10*4)
1比较《史记》与《汉书》之异同。
2简述律诗的形成过程。
3试述宋诗之特征。
4简述中国文学史上文言小说的发展历程。
三论述(20*3)
1假定以“唐代骈文研究”为论文题目,试拟定一份研究纲要,列出具体章节,并对每一章节作扼要说明。
2谈谈你对“诗史互证”这一研究方法的理解。
3结合一些实例,说明西方文艺理论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影响,并作评论。
2010年古代文学复试笔试真题
一、请论述先秦士阶级的兴起。
二、请默写《郑风·子衿》,并谈谈它的多重意蕴。
三、默写李白《劳劳亭》,对之进行赏析。
四、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有“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之论,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五、你读过程千帆老师的哪些著作或论文?请择其一二论述其要。
2009年古代文学复试笔试真题
一,填空,并写出作者作品。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3,自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河汉轻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7,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8,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9,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黯然黑者为星星。
10,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
11,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12,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二,标点并疏解下文。
裒屈、宋诸赋,定名楚辞,自刘向始也。
後人或谓之骚,故刘勰品论《楚辞》,以《辨骚》标目。
考史迁称“屈原放逐,乃著离骚”,盖举其最著一篇。
《九歌》以下,均袭《骚》名,则非事实矣。
《隋志》集部以《楚辞》别为一门,历代因之。
盖汉、魏以下,赋体既变,无全集皆作此体者。
他集不与《楚辞》类,《楚辞》亦不与他集类,体例既异,理不得不分著也。
杨穆有《九悼》一卷,至宋已佚。
晁补之、朱子皆尝续编,然补之书亦不传,仅朱子书附刻《集注》後。
今所传者,大抵注与音耳。
注家由东汉至宋,递相补苴,无大异词。
迨於近世,始多别解。
割裂补缀,言人人殊。
错简说经之术,蔓延及於词赋矣。
今并刊除,杜窜乱古书之渐也。
三,论述。
1,谈谈古往今来人们对陶渊明及其诗的认识。
2,你认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吗?
3,分别罗列了《世说新语》中的《方正》18,《任诞》50,《排调》33,《纰漏》2四段材料。
题目如下:
分析记事,谈谈对以上所记以及魏晋风流的理解。
2008年古代文学复试笔试真题
一,写出下列诗句的作者作品
1。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2。
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3。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4。
世胄嗫高位,英俊沉下僚。
5。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6。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7。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8。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9。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10。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二.简答题
1、列举20世纪以来出土的简牍帛书四处,以其中一处为例谈其学术意义
2、列举红楼梦研究著作5部,以一部为例谈其主要内容
三、标点并疏解下文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
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
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
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
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
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夫桃李不言而成蹊,有实存也;男子树兰而不芳,无其情也。
夫以草木之微,依情待实;况乎文章,述志为本。
言与志反,文岂足征!
四、论述题
1、谈谈中唐以来“李杜优劣论”及自己的看法
2、《牡丹亭》的主旨,思想渊源,及影响
2007年古代文学复试试题
1。
论孟子对后世散文的影响
2。
谈谈《三国演义》的成书与版本情况
3。
一段清人诗话,谈谈他的观点并简述自己的观点
4。
一首周邦彦词的标点,典故,赏析
2006年古代文学复试试题
1。
关于诗经的六艺与编辑成书情况,和你读过的其中的作品并分析
2。
晚清的小说对后世有什么影响和艺术成就
3。
谈谈你读过的现代学人的古代文学相关著作,分析其见解有什么见解和独到之处
4。
给出一段词,让你加标点并说明是谁的作品(是周美成的词)并分析它
5。
解释十个诗话里的体,如诚斋体,邵康节体等
2005年古代文学
1。
引用了钟嵘《诗品》中对陶渊明的一段评论,要你对此发表看法
2。
前人评价易安词“本色当行”,要你谈谈看法
(收在召溪渔隐从话里的李清照的一段词论)(词论略,见《中国历代文选》)
2004年古代文学复试题
1。
沈德潜《说诗(日卒)语》论陶诗的一段话:“陶是人胸次浩然。
祖述者,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仪曹有其峻洁。
”解释这段话,并结合所读陶诗和唐代诸位诗人的作品对这段话进行评述(40%)
2。
讨论骈文的形成过程,形式特点和发展脉络(30%)
3,结合并以唐传奇中的侠客形象为中心,分析唐传奇中的侠客故事及其艺术渊源和历史影响(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