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习惯是非意识行为,属于感性的范畴,但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的理性意识快速形成,并贯穿于终生行为之中。

要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首先应注重优良学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优良;习惯;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082-01
习惯虽属非意识行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但有了好习惯会终身受益,尤其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习惯关系到他们终生发展。

培育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应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1.抓好日常规范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

人的习惯很多,有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等,但不管是什么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成绩落后的学生往往是道德行为习惯也相对落后的学生,他们往往表现得没有礼貌,不讲文明。

如随意进出教师办公室,在教室大呼小叫,有的甚至喜欢打架骂人,显得没规矩。

如果我们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而只是一味的”关注”他们的学习,效果能好到哪里去呢?但如果转变一下角度,抓好平日的常规管理,从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让其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
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使这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从而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提供前提。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即有意的强化训练。

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过程;(2)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为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地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3)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

2.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学生是否有学习语文的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

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积极性,创设情景,培养兴趣。

结合课文内容可展开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分组讨论、比赛朗读、讲小故事,说与课本有关的小笑话,分角色表演等。

使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得到充分的体现,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愿意学,主动地获取一些知识,教师再善于因势利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愉快地学习。

3.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应该多注意后进生的表现,发现其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多帮助他们,了解他们。

使学生能充分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课堂上向他们布置由易到难的作业。

使优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差生有进步有收获。

要建立良好的课堂讨论习惯。

让优、中、差生相结合,使他们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形成激动人心的充
满智慧与感情价值的讨论氛围,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4.深入研究教材,备好每一节课
上好一节语文课,首先是备好每一节课。

联系班级情况,设计可行的教学方案。

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方法、研究操作、研究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找出规律。

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计图案、问题、活动等。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不只是纸上谈兵。

避免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听,理解的会很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5.耐心去诱导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一刻也不能放松,我们要用百般的耐心去诱导和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听课、笔记、观察、思考、阅读、写作等学习品质,这种养成教育比教给他们知识和方法更重要,更需要寺之以恒和耐力。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丰富情感体验,积累语文素材,同时,让阅读成长生活的一种需要,要加强对课外阅读内容和方法的指导,把生活感受和阅读体验结合起来,变成阅读和写作的血液,教师要做个有思想的人,也要引导学生做个有思想的人,孔子是个教育家,首先因为他是一个思想家。

课堂教学要着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

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始终突出能力训练和方法指导,能力点的训练设计要有点石成金之功,方法指导要有举一反三之效,以达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教学内容要注重优化,找准教学重点和切入点,要有所教有所不教,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切忌面面俱到。

6.寻找个别学生谈话
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有希望的,作为老师的我们不能对任何一个学生感到失望,更不能放弃他们,如果引导得来的话,说不定就是个好苗子。

我发现我们班有几个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老是惹老师生气,还特爱欺负同学,在班上的反映很不好,但他们都存在着一些好学生所没有的优点,有的画画得很好,有的劳动很积极,有的很诚实等等,于是,作为班主任的我就找他们来谈话,先表扬一下他们的优点,给他们肯定,再批评他们在班上的不良行为。

我本来没多想他们会有多大的改变,但却是有很大的改观:一学生上课不再扔笔了,一学生上课会做笔记,一学生居然会抄我罚他抄写的课文……看到这些改变,我感到很高兴,同时,我也发觉到每位学生都是渴望得到表扬的,教师应多肯定他们,多给他们信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