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试题

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试题

《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试题(A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1中的( )图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若用一张硬纸板遮去凸透镜上面的一半镜面,则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是:( )A.屏上的像消失 B.像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C.光屏上只有一半烛焰的像 D.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3、如图2所示,用照相机对左侧的景物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图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cm B.15cm C.20cm D.30cm5、一个角的度数比较小,只有3°,为了看清楚些,用一放大倍数为5倍的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这个角的度数为:( )A.5° B.15° C.3° D.30°6、小明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3所示。

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

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 B.一定大于LC.可能等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7、平行光线经图4所示的中空玻璃砖后将会( )A.会聚 B.发散C.仍为平行光 D.无法判断图3图4图58、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5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2分)1、放映电影时,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更大的像,应将电影放映机__________屏幕,同时将镜头__________移动.2、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

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

(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3、眼睛近视是因为物体在眼球中成像的像距太__________,近视镜的作用是利用其对光线的__________作用使眼球中成像的像距变__________,使像能清晰地成在__________.而远视与此相反,远视镜是利用其对光线的__________作用,使眼球中成像的像距变__________.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8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 (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像,生活中的光学器件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 (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图85、如图9中,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相似。

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 。

图9三、作图题(每图4分,共8分)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王聪同学先将凸透镜对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14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 ;(2)王聪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由于蜡烛火焰的高度不合适,在光屏上得到如图15所示不完整的像,图14图15要得到蜡烛火焰完整的像,应将蜡烛向 调节;2.小明进行 “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其矫正做法是图。

(甲)A B C D(乙)常见的光学仪器测试题(B)1.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1.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关于透镜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B.照相时,被拍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C.较小的文字通过投影仪可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物体到物镜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的烛焰像,若用一张硬纸板遮去凸透镜上面的一半镜面,则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是:( )A.屏上的像消失 B.像变得模糊不清,需要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C.光屏上只有一半烛焰的像 D.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只是亮度减弱4.下列物理现象中:①老人用放大镜看书;②在岸上看水中的鱼;③太阳灶烧水:④水中的筷子变弯.其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60厘米B、40厘米C、20厘米D、10厘米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放大清晰的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 A.10cm B.15cm C.20cm D.30cm7.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B.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D.照相机和镜头都不动,人站近一些8.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 A.晶状体曲度过大 B.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C.眼球前后径过短D.可用凹透镜纠正9.如图,是一种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B.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D.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10.如图所示,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外时,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小明为了探究近视眼视力的矫正方法,在凸透镜与物体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若此时要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 )A.保持不动 B.向上移动C.向右移动D.向左移动11.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所成的像(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形成烛焰的像,同时眼睛也看不到虚像,其原因可能是( )A. 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B. 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C. 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以内D. 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上13.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在距凸透镜15cm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应为( )A. 5cmB. 10cmC. 15cmD. 30cm14.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像一定是虚像B. 像一定是倒立的C.像一定是放大的D. 像不能用屏接收到15.正在放幻灯的时候,幻灯机的镜头上飞来一只大昆虫,在屏幕上( )A. 将出现这只大昆虫的像B. 不出现昆虫像,但幕上有一个大黑点C. 出现的画面要比原来暗一些D. 将不受任何影响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把瓶底放在地上发现瓶底下的物体变大了,说明瓶底的边缘比中间(填“薄”或“厚”).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华和它的同伴得到下列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有_____。

①成实像时,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②成虚像时,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的同侧;③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④虚像总是放大的;⑤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⑥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

3.小玲用照相机给她的同伴小丽照相时,发现了一些特点,请根据你的经验帮她总结一下经验,完成下列填空:(1)小丽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

(2)小丽离照相机镜头越远,小丽在底片上所成的像越____(选填“大”或“小”)(3)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像一定比小丽本人____(选填“大”“一样”或“小”)(4)在小丽拍完全身像后,若再给她拍张半身像,则照相机应离小丽__(选填“远”或“近”)些,同时镜头应往__(选填“里”或“外”)移动些。

4.小刚的爷爷有一副老花镜,一天晚上,小刚想估测这副眼镜的度数,小刚把房间的窗户打开,使得在房间里能看见窗外很远地方的一盏明灯。

小刚站在白墙旁边用眼镜片把这盏灯的像成在白墙上。

小刚测得此时镜片到墙的距离约是40cm。

则这副眼镜的焦距是____cm,镜片的度数是__ 度。

5.某同学做了一个实验,他在地上放一个去掉灯罩的台灯,让发光的灯泡朝上。

手里拿一个放大镜,把它放在灯泡上方几厘米远的地方,然后慢慢向上面移动,到了一定距离,你会在天花板上看到一个由灯丝形成的像,再向上移动,就会在天花板上看到印在灯泡玻璃壁上的图与文字的像,它们被放大了,不过相对于灯泡上的图文是倒立的。

这套装置实际上就是一个___________机。

灯丝就是光源,灯泡玻璃上的文字相当于_______片,________相当于屏幕。

6.某同学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

他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②将另一只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