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部业务学习内容考试试题《护理安全管理》、《护理核心制度》(100分)科室:姓名:分数:一、填空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和治疗。
核对患者应至少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住院号、出生日期等,但不包括患者的床号或房间号。
2、输血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的身份。
3、长期卧床患者至少每2小时翻身一次。
4、注射药按先后次序摆放,有效期在3 个月或6 个月内药品必须摆放近效期标志牌。
5、高危药品要单独摆放,并用醒目标识标明药品名称。
6、口服给药审查五准则:准确的病人、准确的药物、准确的剂量、准确的途径、准确的给药时间。
7、下达口头医嘱,在抢救6 小时内将抢救记录详细书写在病历中,各项处置按实施执行时间补充医嘱,时间应精确到分钟。
8、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9、接班者如发现病情、治疗、物品或药品等交代不清,应立即查询。
接班时发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10、临时备用医嘱缩写为SOS ,12 小时内有效。
11、严格执行护理差错事故及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事件发生后,责任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发生严重护理差错事故时有护士长立即口头报告科主任、护理部及院级,24小时上报书面材料。
12、出院病历一般在3个工作日内归档,死亡病历归档时间不超过7个工作日。
13、生活部分能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的病人给予一级护理,每一小时巡视一次。
14、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仍需卧床休息的病人仍给予二级护理,巡视时间为每二小时巡视一次。
15、病房毒、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病人严格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16、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后,护士须复述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17、交班内容需交清病人总数、出入院、转科、分娩、手术、病危、死亡人数及病室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18、输血时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19、避免化疗摇外渗的措施:选择合适的血管、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20、直肠给药的时间应在入睡前,深度为2cm 。
21、对无法有效沟通患者,应当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志。
22、在病房发现药物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药房处理。
23、接班者应提前10-15 分钟到科室,清点应接物品。
24、交班方法有文字交班、床头交班、口头交班。
25、执行医嘱要进行“三查八对”,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及有效期。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护理文书书写可以由(A )完成。
A.必须有具备独立执业资格的护理人员B.实习护士C.进修护士D.见习护士2、输血完毕应及时送血库(检验科)保留血袋(C ),以备必要时核查。
A.12小时B.6小时C.24小时D.42小时3、单次用血量超过(A )ml,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提出申请,科室主任审核签字,报医务科审批备案。
A.1600B.500C.800D.10004、2017年版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不包括(D )A.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B.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C.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D.着重护理文书书写记录5、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正确识别患者身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输血时采用双人核对来识别患者B.可以采用条码扫描等信息识别技术作为唯一识别方法C.严格执行查对制度D.患者至少有两种标识认定,如姓名、住院号、出生日期等6、关于护理文书书写制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住院期间的运行病历,要求定点存放,病历用后必须归还原处。
B.病人及家属提出封存病历时,可将病历交予家属C.病人死亡后,统一交病案室保管D.病人家属要求复印病历资料,须经医务科批准。
7、关于输血前查对内容,下列错误的是(B )A.输血前需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B.取回的血应尽快使用,最多可以贮存6小时C.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D.输血袋不可以加入其它药物8、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认真、及时书写病历。
患者检验、检查结果在收到报告后(D )小时内归入病历。
A.6B.12C.4D.249、关于病历管理制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不得随意涂改病历B.因教学需要,经病案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查阅C.门(急)诊病历交由患者自行保管D.住院病历由病案室设专人每日到各科室收回,进行登记、整理、装订形成病案,保存10年。
10、影响护理安全环境因素的不包括(D )A.基础设施配备及布局B.环境污染C.危险品管理D.医嘱有误11、患者存在的烫伤因素及措施不包括(A )A.水温小于60℃B.热水袋的使用C.热水袋的位置D.护士指导12、普通尿袋更换时间( D )A.3天B.7天C.14天D.24小时13、有感染危险的护理措施不包括(D )A.房间每天通风至少2次B.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C.烧伤病房减少探索人员D使用气垫床14、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尿液PH为7.0,应多久更换一次尿管(D )A.3天B.5天C.28天D.14天15、长期留置导尿管者尿液PH为6.7,应多久更换一次尿管(C )A.3天B.5天C.28天D.14天16、对呼吸困难、痰多、呕吐患者有误吸窒息危险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B )A.给予吸氧B.保持平卧位C.头部保持侧卧位D.痰鸣音加重时给予吸出17、关于口服药说法错误的是(A )A.缓释剂研磨后服用B.降压药一旦大剂量释放将造成严重后果C.鼻饲时,不宜用缓释剂D.鼻饲应用普通片剂代替18、关于饮食查对制度错误的是(D )A.开餐前在患者床头再查对一次B.禁食患者应在床尾设有醒目标志C.禁食患者,因告知禁食原因D.患者饮食由护士设定19、下列关于输血的“三查”不正确的是(C )A.血的有效期B.质量C.剂量D.输血装置20、输血“八对”中错误的是(B )A.血型B.有效期C.交叉配血结果D.种类21、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患者应给予(A )A.特级护理B.一级护理C.二级护理D.三级护理22、若遇到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在通知医生的同时,护理人员根据病情给予相应措施,下列何种措施不恰当( C )A. 胸外心脏按压B. 人工呼吸C. 静脉注射D. 给氧23、关于医嘱执行制度说法错误的是(A )A.医嘱必须经过执业助理医师签名后才有效期B.对有疑问的医嘱,护士须核实无误后才执行C.护士执行临时医嘱后,在临时医嘱单上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D.因抢救危急病人,护士可以执行口头医嘱24、关于危急重患者抢救制度,说法错误的是(B )A.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B.所有使用过的药物安瓿暂时保留,本人核对记录后方可丢弃C.对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D.指定专人负责记录具体的抢救办法及患者病情。
25、关于病房药品安全管理,说法错误的是(A )A.不让患者参与护理操作的环节,为安全用药提供有效的措施B.病房内基数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C.抢救车药品物品有示意图D.病房内存放的药品要定时检查,并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是否相符。
三、简答题。
(共25分)(一)简述一级护理的病情依据与护理要点是什么?(10分)病情依据: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护理要点: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二)请简述患者十大安全目标是?(5分)1.正确识别患者身份2.强化手术安全核查3.确保用药安全4.减少医院相关性感染5.落实临床“危急值”管理制度6.加强医护人员有效沟通7.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8.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9.主动报告患者安全事件10.加强医学装备及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三)请简述国家卫键委制订的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至少简述10项制度(10分)1.分级护理工作制度2.值班与交班制度3.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4.查对制度5.手术安全核查制度6.危急值报告制度7.临床用血审核制度8.信息安全管理制度9.首诊负责制度10.三级查房制度11.会诊制度12.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3.术前讨论制度14.死亡病例讨论制度15.手术分级管理制度16.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17.病历管理制度18.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