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散数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Word版

离散数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Word版

理学院《离散数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离散数学基础实验课程编号:080J21A课程总学时:51实验学时数:17课程总学分:2.5实验学分:0.5开设实验项目数:5一、实验教学目的面向离散数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研究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

2、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实验考核以学生的实验态度、掌握的实验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为主,各单项考核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实验态度占10%、实验理论占15%;操作技能占50%;实验报告占25%。

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推荐教材:《离散数学》(修订版),耿素云屈婉玲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主要参考书:《离散数学导论》第二版,徐洁磬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离散数学》, [美]S.利普舒尔茨, M.利普森,周兴和、孙志人、张学斌译, 科学出版社和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集团, 2001年。

《计算方法》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方法实验课程编号:080J22B课程总学时:85实验学时数:34课程总学分:4实验学分:1开设实验项目数:5一、实验教学目的本课程以MATLAB或C为编程语言,将《计算方法》课程中的常用算法用MATLAB语言描述并上机进行数值实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了解各个算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提高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实验考核以学生的实验态度、掌握的实验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为主,各单项考核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实验态度占10%、实验理论占15%;操作技能占50%;实验报告占25%。

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1、《计算机数值方法》(第二版),施吉林等,高教出版社出版,2005年2、《计算方法引论》(第二版),徐翠薇、孙绳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计算方法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方法基础课程编号:080J23A课程总学时:51实验学时数:17课程总学分:2.5实验学分:0.5开设实验项目数:3一、实验教学目的本课程以MATLAB或C为编程语言,将《计算方法基础》课程中的常用算法用MATLAB语言描述并上机进行数值实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进一了解各个算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提高学生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实验考核以学生的实验态度、掌握的实验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为主,各单项考核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实验态度占10%、实验理论占15%;操作技能占50%;实验报告占25%。

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1、《计算机数值方法》(第二版),施吉林等,高教出版社出版,2005年2、《计算方法引论》(第二版),徐翠薇、孙绳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数学建模》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学建模课程编号:084J01A课程总学时:68实验学时数:34课程总学分:3实验学分:1开设实验项目数:5一、实验教学目的实验目标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熟练掌握数学软件——Maple的使用。

掌握Maple软件与其他计算机软件之间的差别,理解符号运算及精确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地位,掌握简单问题的程序设计;2.掌握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验,理解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基本途径,了解数学模型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3.掌握基本的算法。

掌握一般连续型和离散型问题求解的基本算法以及算法的计算机实现。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完成实验的全部过程,掌握建立模型、设计算法、编制程序、模型求解以及模型解的检验方法,所有上述工作必须以电子形式完成。

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

2、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实验考核以学生的实验态度、掌握的实验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为主,各单项考核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实验态度占10%、实验理论占15%;操作技能占50%;实验报告占25%。

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教材: 《数学模型》,姜启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寿纪麟主编,《数学建模——方法与范例》,西安交大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数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学实验课程编号:084J02A课程总学时:34实验学时数:34课程总学分:1实验学分:1开设实验项目数:5一、实验教学目的实验目标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熟练掌握数学软件——Maple的使用。

掌握Maple软件与其他计算机软件之间的差别,理解符号运算及精确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地位,掌握简单问题的程序设计;2.掌握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验,理解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基本途径,了解数学模型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3.掌握基本的算法。

掌握一般连续型和离散型问题求解的基本算法以及算法的计算机实现。

基本要求:根据学生数学软件掌握的情况以及实验问题的难易程度,要求学生至少完成4个实验的全部过程,包括建立模型、设计算法、编制程序、模型求解以及模型解的检验,所有上述工作必须以电子形式完成。

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

2、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实验考核以学生的实验态度、掌握的实验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为主,各单项考核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实验态度占10%、实验理论占15%;操作技能占50%;实验报告占25%。

平时成绩占总评的100%,期末考核占总评的0%。

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教材:乐经良编,《数学实验》,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姜启源编,《数学建模》,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值计算方法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值计算方法实验课程编号:082AA3A课程总学时:34实验学时数:34课程总学分:1实验学分:1开设实验项目数:5一、实验教学目的数值计算的应用范围已十分广泛,作为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桥梁和纽带,是架设在数学与计算机之间的一条通道。

数值计算中的算法,包括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曲线拟合、数值积分、数值微分等一系列计算机中所使用的迭代方法、插值法、拟合法、最小二乘法等。

数值计算方法实验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数值计算方法这门专业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内容,准确地将所求解的数学模型简化成一系列算术或逻辑运算,以MATLAB或C为编程语言,上机实现其数值求解。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一些重要算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工程计算的能力。

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实验考核以学生的实验态度、掌握的实验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为主,各单项考核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实验态度占10%、实验理论占15%;操作技能占50%;实验报告占25%。

平时成绩占总评的100%,期末考核占总评的0%。

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1、《计算机数值方法》(第二版)施吉林等,高教出版社出版,2005年。

2、《计算方法引论(第二版)》,徐翠薇、孙绳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数据结构实验》上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验课程编号:087SB2A课程总学时:34上机学时数:34课程总学分:1上机学分:1上机项目数:7一、上机操作的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实践,学生对常用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不同的实现方法的理论得到进一步的掌握,并对在不同存储结构上实现不同的运算方式和技巧有所体会。

二、上机操作项目内容、能力标准和学时分配注:1、上机类型:单项训练、综合训练三、使用教材与参考书教材:《数据结构题集》(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四、考核方式与标准上机考核以学生的上机态度、掌握的上机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上机报告等为主,各单项考核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上机态度占10%、上机理论占15%;操作技能占50%;上机报告占25%。

平时成绩占总评的100%,期末考核占总评的0%。

《数学模型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学模型实验课程编号:083AA2A课程总学时:34实验学时数:34课程总学分:1实验学分:1开设实验项目数:5一、实验教学目的1.熟练掌握数学软件——Maple的使用。

掌握Maple软件与其他计算机软件之间的差别,理解符号运算及精确计算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地位,掌握简单问题的程序设计;2.掌握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验,理解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基本途径,了解数学模型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3.掌握基本的算法。

掌握一般连续型和离散型问题求解的基本算法以及算法的计算机实现。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完成实验的全部过程,掌握建立模型、设计算法、编制程序、模型求解以及模型解的检验方法,所有上述工作必须以电子形式完成。

二、实验项目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注:1、实验类型:演示、验证、操作、综合、设计、研究。

2、实验要求:指必做、选做。

三、实验考核方式与标准实验考核以学生的实验态度、掌握的实验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等为主,各单项考核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实验态度占10%、实验理论占15%;操作技能占50%;实验报告占25%。

平时成绩占总评的100%,期末考核占总评的0%。

四、实验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姜启源编,《数学模型》,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目:寿纪麟主编,《数学建模——方法与范例》,西安交大出版社陈森法编,《网络模型及其优化》,东南大学出版社叶其孝编,《数学建模与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工科数学》杂志社出版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数学建模训练》实训(实操)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学建模训练课程编号:082E04A课程总学时:34实训(实操)学时数:34课程总学分:1实训学分:1实训(实操)项目数:4一、实训(实操)目的与基本要求开设数学建模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能力,选拔参赛队员,从而要求参加的学生先期学习过数学模型或数学建模课程,对于数学模型有一定基础。

由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基本分为A和B两类,故本课程主要以历年竞赛的题目为主,分别完成2个A类或B类题目的建模、求解、结果分析以及论文撰写等的全部过程。

二、实训(实操)项目内容、能力标准和学时分配注:1、实训类型:单项训练、综合训练三、使用教材与参考书教材: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数学的实践与认识》参考书目:中国数学建模网,《数模》杂志四、考核方式与标准实训考核以学生的实训态度、掌握的实训理论、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训报告等为主,各单项考核内容所占分数比例为:实训态度占10%、实训理论占15%;操作技能占50%;实训报告占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