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与洪涝课件
返回
暴雨的预警信号分级
蓝色
橙色
黄色
红色
返回
•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 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 可能持续。
•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 能持续。
•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 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 能持续。
• 概念: 洪涝灾害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 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返回
洪涝灾害形成的条件
自然条件
形成条件
社会经济 条件
返回
洪涝灾害形成的条件
自然条件: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 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 可能出现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等。
返回
洪涝灾害形成的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 动的地方才能成灾。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 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 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 达地区。洪水灾害的威胁将制约社会经济 发展和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返回
洪涝灾害的危害
• 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 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 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 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 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 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 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
返回
洪涝灾害的分布
• 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 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 、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 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全国雨涝最 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
返回
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
• • • • 东部多,西部少; 沿海多,内陆少; 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 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 可能持续。
返回
• 洪涝
• • • • • • • 洪涝灾害概念 洪涝灾害形成的条件 洪涝灾害的危害 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地理背景 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 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 洪涝灾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和自救方法
洪涝
• 2 . 地势西高有序,对暴雨分布产生显著影响。
• 3. 气候条件:气候变动对洪涝灾害影响, 降雨量的年际变化大,各年的雨量变化不 稳定,也是形成洪涝灾害的原因之一。
• 4. 河道的历史变迁:我国的河流因多沙闻 名于世,江湖水系演变与洪涝灾害关系密 切。
返回
返回
昆明暴雨版 《重头再来》
谢谢!
暴雨与洪涝
• 暴雨
• • • • • 暴雨的概念 暴雨的形成条件 暴雨的分类 暴雨的影响 暴雨的预警信号
暴雨
• 概念:暴雨(torrential rain)是降水强度很大 的雨。雨势倾盆。 暴雨一般指每小时降雨 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 米以上,或连续24小时降雨量50毫米以上 的降水。
返回
• 区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续3~7天,影响范围 可达10~20万平方千米或更大,灾情为一 般,但有时因降雨强度极强,可能造成区 域性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如1963年8月海 河流域暴雨、1975年8月河南暴雨、1981年 7月四川暴雨等。
返回
• 特大范围暴雨历时最长,一般都是多个地 区内连续多次暴雨组合,降雨可断断续续 地持续1~3个月左右,雨带长时期维持。 如1954、1998年长江全流域性地暴雨及 1991年江淮及太湖地区的暴雨。
返回
暴雨的影响
• 暴雨的危害: 其危害主要包括洪灾和涝渍灾,据1950~ 1999年资料统计,中国平均每年洪涝灾面积为 942.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可 达1300万公顷以上。
暴雨的影响
• 暴雨的益处: 适量的暴雨利大于弊,可以灌溉农作物, 解除旱情,利于植树造林,利于水库蓄水, 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能够降低气温, 可以补充地下水,可以补充河流水量利于 发电和航运
暴雨的分类
• 按照发生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将暴雨划分为: 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特大范围暴雨。
返回
• 局地暴雨历时仅几个小时或几十个小时左 右,一般会影响几十至几千平方千米,造 成的危害较轻。但当降雨强度极大时,也 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 1958年8月新疆库车暴雨、1967年5月内蒙 古包头市郊暴雨、1977年7月陕西安塞、延 安暴雨、1988年7月浙江绍兴、宁波、台州 一带暴雨等。
返回
• 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地理背景: 1. 地理位置:我国处在欧亚大陆的东岸和 太平洋的西岸,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 雨量的季节性变化和地域性差异极其明显。 降雨较集中在夏季;就地理特点而言,西 部有青藏高原,受地形和海陆远近的影响, 西北内陆腹地为干燥的大陆性气候;而东 南沿海为海洋性气候。
返回
暴雨的形成条件(三个)
• 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 • 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 • 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 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 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 和热带辐合带等
返回
暴雨的分类
• 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水量达50.0~99.9mm 为暴雨,100.0~249.9mm为大暴雨,250.0mm 及其以上为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