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体导电性实验(修改稿)

物体导电性实验(修改稿)

物体导电性实验
教学内容:物体导电性实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能够认识物体的导电性,并能够简单区分导体与绝缘体。

2、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科学实验的兴趣。

3、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科学用电的现实意义并增强安全用电的意识。

教学用具:物体导电性相关实验材料,备用电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3分钟)
1、在开始实验之前,我很想问一下大家一个小问题:人们常说“电老虎电老虎”,你知道为什么称“电”为“老虎”吗?
说明:因为电很危险,有很多人因电致死。

根据其危险性,人们便称之为“电老虎”。

2、导入:
电有的时候的确很危险,不少人因之丧命,全球每年都有很多人因电致死。

据2005年的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至少有100个儿童触电致死。

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体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电。

那究竟是哪些物体传导了电流呢?又是否会有物体对电流“免疫”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物体的导电性。

(板书课题)
二、实验操作
1、介绍材料(1分钟)
小灯座、电池槽及电线、两个小夹子、一个小灯泡,一根细铁丝、一个塑料胶管、一根牙签
2、电路连接(5分钟)
(1)限制材料,小组合作,完成简单的电路连接,使灯泡发亮。

教师巡视并指导
(2)教师展示电路的连接
(3)问题:只需要一个电源,两根电线,我们就能够使灯泡发亮。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
我们的电线是什么材料组成的?
回答:铜线。

用铜线连接电源能够使灯泡发亮。

这说明:铜线导电,因此,铜是“导体”(板书)
3、深入探索导体与绝缘体(10分钟)
(1)用铁丝连接电路
(2)用塑料管连接电路
(3)用牙签连接电路
教师巡视指导,并适时总结导体与绝缘体。

(4)生活调查: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导电性?
水-----不要用潮湿的物品接触电源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刚才的一些小实验,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了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能够导电,哪些物体不会导电。

相信,通过今天的实验,大家已经了解了“电老虎”的一些特性,那么,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一定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

接下来,我就要请同学们来当一回小科学家,给大家解释一下下面的一些问题。

四、问题探讨(10分钟)
1、电线外面为什么要包一层塑料皮?
2、如果有人触电,我们在找不到电源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还可以怎么办?
3、如果电线短路引起着火,能否往电线上泼水救火?
(同学们解释得非常好,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增强安全用电的
意识。


五、安全教育(1分钟)
大家都知道触电严重时会导致身亡。

打火机的打火石用手触碰会有发麻的
感觉,那就是电流触碰身体给我们的感觉。

细微的电流会给人体带来不适感,
大的电流就会让人抽搐致死。

所以,大家以后不要随意触碰破损的电源电线,
也不要直接用导体去触碰电源、插座,遇到和电有关的故障,不要自作主张,
一定要报告大人。

(剩下的时间,大家可以自由实验,测试下自己使用的物体哪些是导体,哪些
是绝缘体)
五、拓展实验(10分钟)
1、测测铅笔芯能否导电(说明:铅笔芯是石墨,非铅)
2、金属笔头
3、泛金属光泽的笔套
(解释说明:由于我们实验的电流太小,很多物体的导电性难以成功检测到,
因此千万不要简单判断物体的导电性。

通常,我们需要更精密的仪器,或者是
更为精准的方法。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电的知识,同学们可以多读一些科普书籍,增进科普知识。


六、板书设计
物体导电性实验
导体:铜、铁、水……
绝缘体:塑料、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