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复习题1.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在侵华利益上的矛盾和相互制约,使得他们不能瓜分中国,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使得帝国主义势力不能完全征服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意义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把中国变成他们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2)用英勇顽强的爱国主义精神,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
(3)教育了中国人民,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
3.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1) 社会制度的腐败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许多官员贪污腐化;不少将帅贪生怕死,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2)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
武器装备落后,军事作战能力落后,国家的综合实力落后。
4.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时间长成果大(2)范围广影响大(3)制定比较完整的理论纲领和政策(4)反对外国侵略势力(5)加强民族团结5.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色;冲击了孔孟之道的正统权威,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6.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失败原因:(1)客观上,敌强我弱。
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结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力量,大大超过了太平天国的力量。
(2)主观上,农民革命的阶级局限性。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其小生产者小私有者的局限性无法克服自身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弱点。
经验教训:农民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7.洋务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1)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
(2)“内忧外患”。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和好”局面的出现8.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1)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是通过学习西方,使中国走上富国强兵之路的一次尝试和努力。
(2)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就是在维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巩固清朝统治。
(3)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1)具有封建性。
其前提是不改变封建政治、经济制度,企图通过吸收西方近代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2)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他们兴办的企业、学堂、海陆军等都依赖外国,受洋人的操纵控制。
(3)企业管理上具有腐朽性。
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封建衙门式的。
9.洋务运动的教训:说明企图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学习西方的器物技术来求强求富,是不可能的。
10.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11.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①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利益和要求。
②维新派不主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要求在保持清王朝的前提下自上而下地进行政治改革。
③改良是相对于革命而言。
维新派不主张暴力的手段、革命的方式,他们抵制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12.戊戌变法运动的意义(1)爱国救亡运动。
希望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推动了民族觉醒。
(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主张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思想启蒙运动。
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学说、科学文化,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和文化。
1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府。
(3)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
(4)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总之,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20世纪中国发生了第一次历史性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失败原因:(1)从根本上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行不通。
帝国主义不允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不允许。
(2)从主观上说,是其领导者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这主要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历史教训: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15.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1)打击封建主义的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2)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从性质上看,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2)从时代特点看,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3)从领导力量看,工人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开始对它有所怀疑。
(2)先进分子在传播民主科学思想中经常遭到挫折,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疑问。
(3)十月革命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使先进分子从中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
(4)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使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前景产生了极大的希望。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中国革命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 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2)中国革命有了彻底革命的纲领,有了发动群众的新方法,有了新的光明前途,这样,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沟通了中国革命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使中国革命成了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19.中国共产党对大革命作出了怎样的贡献?(1)北伐战争的基本口号是反帝反封建。
提出这个口号的是中国共产党。
(2)大革命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中国共产党是国共合作的倡导者和统一战线的组织者。
(3)北伐战争是在工农群众的支持下取得胜利的,而中国共产党是工农群众的发动者和组织者。
(4)共产党人不仅推动了国民革命军的建立,而且在军队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5)共产党员在战斗中起着先锋和表率作用。
20.大革命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意义:(1)严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从根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国共两党在组织上获得发展,理论上各自取得新成就,尤其是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开始懂得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新的发展。
失败的原因和教训:(1)客观上:是由于反革命的力量强大,是由于资产阶级的严重动摇,是由于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先后叛变。
(2)主观上:是由于中共处于幼年时期,是由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武装斗争的领导权。
2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史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2)推翻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第一次成为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3)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文化建设的时期开始了。
(4)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这就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
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所做的三件大事。
1)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2)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创造性地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3)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23.为什么说改革开放以前和以后两个时期既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1)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都贯穿着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一共同的主题和主线。
(2)二者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二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
24.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历史任务(1)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2)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及其斗争贯穿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
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3)两大历史任务: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二者的关系:两大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
其中,前者是前提,为后者开辟道路,是首先要完成的。
因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阻碍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经济技术的进步。
2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1)帝国主义全面控制中国。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操纵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中国的政治,成了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统治。
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其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封建剥削制度依然占据优势。
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
(4)民族资本主义的力量还很弱。
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得到发展,但其力量很软弱,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
由于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加上中国地域广阔、地方割据势力强大,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极不平衡,并处于不统一状态。
(6)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举世少见。
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