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教学设计陕西省镇安县第二中学贺东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
二、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依据教材的环保思想为主线,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教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收集身边的生活素材,并贯穿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多媒体课件中运用多种媒体手段插入大量图片、音乐、影像等资料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串起了学生的情感线,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起到主导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举例说明人类的那些活动能改善生态环境,那些活动能破坏生态环境。
2、能力目标:对影响生态环境的活动进行讨论,体验进行科学决策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资料、判断是非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讨论和交流,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激发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实例。
五、教学难点:
通过讨论和交流,认识到人和生物圈的复杂关系,激发环境保护的意识。
六、课前准备:
1.收集风光秀美的风景图片资料和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太湖美》。
2、准备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资料及幻灯片。
3. 制作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播放音乐《谁不说俺家乡好》,展示风光秀美的风景图片,让同学们感受到生物圈的美和自己生活在其中的快乐与幸福。
(用酷我音乐盒播放)
提问:1、我们就生活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可是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吗?
2、人类的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方面的?(有利、有害两方面的)
教师:适时介绍三北防护林等,提出应特别关注人类的活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情况,引入本课——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展示课题)
㈡、目标展示:略。
㈢、探究新知:
1、请举例说明我们周围有哪些破坏行为?
2、学生:畅所欲言,列举出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3、师总结引导:看来我们同学都很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行为也有一定的了解。
归纳同学们所列举的例子为这几个方面:(点击课件人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三个方面,边点击边解释)①:人类对树木的乱砍滥伐、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及一些牧民肆意的在我国的植被上放牧。
②:人们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肆意的捕杀野生动物。
③: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及人们自身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和生活垃圾的随意丢弃。
4、下面请同学们就人类这几方面的破坏行为加以分析,分析这些行为产生的严重的后果及给人类自身带来了哪些灾难?
(点击课件,展示教科书中破坏环境的4幅插图实例图片)请看图片分四个小组讨论课本p112的问题。
5、学生分组充分讨论:每组围绕一个方面的问题。
(10分钟)
6、学生分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学生,并适当补
充。
①、乱砍滥伐造成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使国家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引起一些自然灾害,比如沙尘暴……
②(展示沙尘暴图片和资料)列举沙尘暴的危害。
沙尘暴可以说是自然界对于我们人类这些破坏行为给予的一种惩罚,这种惩罚就警示我们要善待自然、尊重自然。
(点击空气污染图片)
③展示人类残害动物的一些手段,分析自然环境发生的变化,让学生反思自己有无这种行为。
④(用酷我音乐盒播放)播放太湖风光背景图片,配以柔美的《太湖美》乐曲,让学生感受到太湖昔日与今天的差别,体会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7、活动:(这一环节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搭建一个可以充分展现自我才智的平台。
)
①即兴演讲:假如你来当太湖管理局的局长,你将采取哪些措施还太湖以清澈秀美的原貌?
②面对以上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是无能为力,还是可以有所作为呢?应该对自己提出怎样的要求呢?
㈣、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关注了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其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干扰和破坏是触目惊心的,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动植物的生活,也使人类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
这样的后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保护生物圈的行列中去。
㈤、新知应用:
1、完成《练习册》中P47—48。
2、情感小测验:
我国自2008年6月1日起实施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对此你有何看法?如果你去超市购物,在付款时营业员要你支付塑料袋的费用,你会选择以下那种方式:()
A、退还所购物品
B、今天就先付款,以后再也不到客都买东西了
C、和她争辩,拒不付款
D、积极配合,表示理解,主动支付
3、课内补充: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世界环境保护日(6.5)
4、课外拓展:阅读课本p113的“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八、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采用了分组探究讨论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使每一次探究活动都成为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殿堂,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从知识上来看,本节课几乎没有涉及具体的知识,完全建立在学生自己的列举、讨论、交流上。
在开始的时候总担心学生讲的不完善,总想着要替他们补充,但学生发挥的还不错,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可以说相当成功。
我觉得这种能力的锻炼比知识的获得更加可贵。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放开,尽量让学生自主发挥,培养学生独立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