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课 人类活动与气候教案

第6课 人类活动与气候教案

第6课人类活动与气候教案
按板中学杨松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认识到气候对我们生产和生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3、了解人类活动对于气候的影响
【教学重点】
让学生运用生活实例,说明气候与人类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课重点探讨人类活动与气候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其内容简单,但专门用一节课讲述,目的在于强化人地关系这一主题,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到提升。

本节教材的突出特点是:从天气与生活人手,最后又回归到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可以看出教材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这条主线十分明显。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安排了两大内容:一是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是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学情分析】
通过本单元前五课内容的学习,特别是通过世界气候类型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七年级的学生毕竟还小,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教师提示、指导。

尤其是我们乡下学生,见识少,让其探讨会白白浪费时间,没有效果,还不如干脆告诉他们,让其知道是什么,有什么,为什么等等……
【教学准备】
采用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幻灯放映片导入新课: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结合当地的实际,列举一年内的不同季节,人们在衣、食、住、行以及农业生产方面有什么不同。

引出本节内
容。

板书:一、气候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幻灯片展示:
* 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服饰和几款少数民族服饰
* 各种各地方饮食
* 各种各地方民居建筑风格
* 各种各地方交通运输工具
* 各种各地方少数民族节日
* 各种各地方农作物(粮食、水果等等)
指导学生欣赏幻灯片和阅读课本活动,分成学习小组,谈谈这是气候对人类活动哪方面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正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等?互相交流感想。

并推选一个代表概括大家的发言,在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统计各小组的发言,说的好的给予掌声鼓励。

引入竞争机制,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总结:气候对人类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生活受气候的限制越来越小。

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居住环境的改变,不再是睡炕床;交通运输业的发达,不再是南船北马等等。

组织学生阅读P69页的气候灾害,然后把学生分成两组,并结合最近(我国或当地)发生过什么样的自然灾害,造成哪些损失或危害,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教师讲述:自然灾害是对人类危害而言的。

否则只是自然现象,成不了灾害。

沙漠地区,荒无人烟,长时间不下雨,对人类来说造不成危害,所以这只是一种自然现象。

而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就不同了,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经济发达,又是我国的主要农业区,一个月不下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就要受到影响,造成损失。

同理,就是同样等级的灾害,在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区造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大得多。

板书: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幻灯片展示蔬菜大棚和人工降雨的图片,学生分组讨论,人类是怎样改变气候的,这种改变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人类现在能够通过影响局部地区的气候条件来为人类服务。

幻灯片展示:
*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 工厂排放废气
* 汽车尾气
* 人类活动对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
* 漫画欣赏:“地球出汗了”。

地球为什么出汗了?
让学生阅读课本。

然后组织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讨论:地球为什么出汗了?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总结:人类很多活动对于气候有不利的影响,应该理性地控制对气候有负面影响的活动。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过这些实例的分析,要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特别是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要保护好大气环境,这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同学们也要积极投入行动行列。

【板书设计】
一、气候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1 、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对“服饰”的影响对“饮食”的影响
对“住”的影响对“行”的影响
对“文化”的影响
2 、气候对人类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灾害酸雨旱灾冰雹
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局部地区气候条件
2 、人类某些活动会导致气候恶化
3 、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