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繁花结硕果再谱明日新华章文章通过“酝酿起步阶段”、“筹备阶段”、“诞生与发展阶段”等三个阶段简要回顾了中国高教学会期刊工作分会成立20年的诞生与发展历程,概括论述了期刊工作分会20年取得的六大成绩,对期刊工作分会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六点建议。
[标签]中国高教学会期刊工作分会20周年诞生发展工作成绩发展建议20年来,期刊工作分会在中国高教学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高教领域期刊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一路风雨一路高歌,不断发展壮大,汇聚了力量,开拓了智慧,团结了人心,壮大了队伍,做出了贡献,扩大了影响,可谓“在改革开放中诞生,为改革开放服务,在改革发展中壮大”,为全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为高教领域期刊的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期刊工作分会诞生、发展的历程回望(一)酝酿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大潮风起云涌,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部委和各级各类高校纷纷创办了用于指导交流改革发展理论和经验的高教研究期刊,当时全国已有近500家。
为了提高编辑队伍素质,提升办刊质量和水平,众多的期刊迫切需要一个能够互相交流办刊经验、研讨办刊理论、提高编辑队伍素质的组织,至少有一个能相互交流切磋的平台。
这是当时期刊工作分会诞生前的时代背景。
1.全国省级高教研究期刊首次联席会议(1988)1988年5月10日至12日,《江苏高教》编辑部发起并主办了“全国省级高教研究期刊首次联席会议”。
会议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
黑龙江、上海、湖北、北京、天津、吉林、河南、福建、云南、江苏、山西、山东、江西等13个省(市)的高教研究期刊代表22人出席了会议。
与会代表介绍了各自的办刊概况,交流研讨了办刊经验及存在的有关问题。
为了便于这一交流形式的常规化,进一步探讨提高省级高教研究期刊质量的途径,研究探讨高教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中出现的新动向、新问题,会议代表一致认为必须筹建“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
2.第二次全国省、部级高教期刊负责人联席会议(1990)这次会议于1990年6月21日至23日在天津市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江苏、山西、吉林、黑龙江、福建、河北、云南、安徽、广西、甘肃、河南、上海、北京、天津和电子、煤炭、轻工、航空、航海、机械、冶金等高教期刊负责人,以及列席会议的天津市高校高教研究期刊负责人等,共计50余人。
与省级高教研究期刊加强联系、酝酿成立“全国省级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的同一期间,由《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牵头的部委属高教研究期刊也在考虑这一问题。
因此,本次会议是两大力量的合一。
与会代表一致同意立即着手筹建“全国省部级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并委托《江苏高教》负责研究会章程的起草工作。
3.全国省、部级高教研究期刊负责人第三次联席会议(1991)这次会议于1991年7月2日至5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29家高教研究期刊55人。
会议讨论、修改了《全国省、部级高教期刊研究会章程》(草案),并成立了14家期刊单位组成的“全国省、部级高教期刊研究会”筹备小组,以加速筹建研究会。
(二)筹备阶段1.“全国省部级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筹备小组”的工作(1992)筹备小组成立后立即开展筹备工作。
其主要的筹备会于1992年9月在长春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江苏、吉林、黑龙江、上海、北京、河北、云南、安徽、辽宁和航空等9家期刊的负责人。
经过反复协商、讨论,会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的请示》、《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理事会组成建议名单》等两份报送中国高教学会的文件。
“理事会建议名单”的构成,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的考虑:一是理事单位应有代表性,能代表省级、部委级、专业委级和高等院校等四大板块的高教研究期刊;二是理事单位的期刊应有较长的历史、较好的基础条件、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三是理事单位参与研究会的工作和活动的积极性较高,愿意并有能力为研究会做出贡献;四是名单将要不断充实、完善。
2.成立“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筹备委员会”(1992)本次会议于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省级、部委级、专业委级、高等院校的高教研究期刊的代表41人。
中国高教学会副秘书长许德贵应邀光临指导。
他在讲话中提出几点希望:一是要广泛吸收、发展团体人员,使研究会的力量更充实、更壮大;二是会后多做工作,尽量把全国“四大块”的高教研究期刊都团结起来、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三是希望通过办好刊物来促进高等教育机制的转变,加速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成立与发展阶段1.第一次代表大会:研究会的成立(1993)从1988年起,经过扬州会议、天津会议、桂林会议、长春会议和黄山会议的反复协商和认真筹备,1993年7月,中国高教学会正式批准“全国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成立。
1993年8月2日至5日,“全国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大理市召开,与会代表44人。
这是全国高教研究期刊工作者的一件大事,是全国高教研究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给大会的贺信说:“近10多年来,我国高教研究工作和研究期刊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此,我们同意成立全国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并希望你们更好地团结全国高教研究期刊工作者,进一步发挥刊物的‘阵地’、‘武器’和‘园地’作用,为推动我国高教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正式通过了《全国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章程》和《全国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组成人员名单》。
第一届理事会的59名理事来自20家省级期刊、20家部委级期刊、13家普通高校期刊、5家专业委员会期刊、1家军警院校期刊。
理事长单位为《江苏高教》,副理事长单位有《中国高教研究》、《上海高教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北京高教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吉林高教研究》、《广西高教研究》、《河北高教研究》等,秘书长单位为《航空教育》。
至此,全国高教研究期刊研究会正式宣告成立。
期刊工作分会成立后,每年均召开常务理事和学术年会,研究分会的建设和进行学术研讨及交流办刊经验等。
例如1995年10月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的学术年会暨常务理事会议,由当时的常务理事单位《机械工业高教研究》编辑部承办,年会的主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提高期刊质量”。
其具体内容包括:高教期刊的地位、任务、作用和特点在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新发展;提高办刊质量的新举措、新经验;增强期刊活力,办出各自特色的新探索、新思路;提高编辑“六艺”水平的新体会、新收获等。
多数代表向会议提交了学术论文。
2.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1996)这次会议于1996年11月10日至15日在海口市召开,全国高教期刊代表共123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认为,三年来,研究会积极开展工作和相关活动,努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影响力不断扩大。
每年均认真做好五大工作:召开一次年会,进行学术交流,切磋办刊经验;举办一次编辑研修班;进行一次优秀论文评选;出版一本优秀论文集;组织一次“优秀编辑”评选活动。
与会常务理事经认真协商,推选王革为第二届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有《高等教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江苏、黑龙江、吉林、广西、上海、机械、河北、航空(兼秘书长单位)、天津等。
会议强调要坚持“每年五项活动”的做法。
从1997年至2000年期间的常务理事会和学术年会曾先后在成都、哈尔滨和云南大理召开。
3.第三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2001)由《江苏高教》和南京理工大学高教所联合主办的这次会议于2001年4月3日至5日在南京召开,来自全国高教期刊及高校学报的代表130余人参加了大会,为历次参会人数之最。
大会代表审议通过了上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章程修改报告和组织工作报告,选举王革为理事长,选举李汉育、张应强、张彦春、顾冠华、刘黎莉、李振凤、刘国瑞、陆晨、佟景才(兼秘书长)、翁庆余、曹方、谢再根等为副理事长。
与会代表介绍了各自的办刊经验,深入探讨了新世纪高教期刊如何进一步提高质量和效益、更好地为高等教育服务等问题。
这些报告和经验交流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启发性和操作性。
由于吸收了高校学报加入研究会,因此,“中国高教学会高教期刊研究会”更名为“中国高教学会期刊工作分会”。
“21世纪教育科学与学术期刊国际论坛”是第三届理事会期间的一次重要会议,于2002年10月27至28日在浙江大学召开。
该次“国际论坛”是由期刊工作分会与浙江大学高教所联合主办。
来自中、德、韩、日等国家的8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论坛特邀国际高等教育研究者联合会(CHER)主席、德国卡塞尔大学高等教育与工作研究中心主任奥里奇·泰希勒(UIrich Teichler)教授,韩国教育开发院新闻与出版部部长、韩国《中国教育研究》主编具滋亿研究员等在大会上做主题报告。
本次论坛的主要议题是:高等教育研究与期刊之间的互动关系,教育期刊的现状、问题与前景,教育期刊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1世纪高等教育研究的趋势等。
会议有效地强化了期刊工作分会的学术研究气氛,扩大了期刊工作分会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
4.第四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2005)这次会议于2005年10月14日至15日在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召开,近8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内容之一是围绕如何提高期刊质量进行学术研讨。
首先由《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喻岳青教授作了专题学术报告。
与会代表分成三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探讨。
《高教论坛》主编曹方和笔者在大会分别作了重点学术发言。
会议内容之二是进行学会换届。
副会长兼秘书长佟景才代表第三届常务理事会作工作报告。
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章程”,选举产生了第四届常务理事会:王革任名誉会长,佟景才任顾问,张应强任理事长,曹方、顾冠华、刘黎莉、王小梅、陆晨、姜嘉乐、张彦春、刘国瑞、胡保利(兼秘书长)、胡弼成等任副理事长。
2006年学术年会于当年10月10日至1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术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90余家高教研究期刊和高校学报的12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本次年会着重讨论了高教期刊实务与制度建设问题,对期刊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2008年学术年会于当年9月25日至26日在黑龙江省黑河学院举行,会议由《黑龙江高教研究》编辑部主办。
2009年学术年会于当年9月在沈阳举行,会议由《现代教育管理》编辑部主办。
5.第五次代表大会(2010)期刊工作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于12月15日在广西大学召开。
会议由广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承办。
全国高教期刊和学报同仁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
常务理事会议继续选举张应强为理事长,选举吴井泉(兼任秘书长)、刘黎莉、顾冠华、周文辉、曹方、张彦春、姜嘉乐、王小梅、刘国瑞、胡弼成等为副理事长,秘书处设在《黑龙江高教研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