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讲:中古时期和日耳曼文化
第五讲:中古时期和日耳曼文化
二、日耳曼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6、查理曼的传说和其他英雄史诗
关于查理曼大帝的传奇故事
法国的《罗兰之歌》
英国的《贝奥武甫》
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罗兰之歌
三、拜占庭文化
拜占庭文化即东罗马帝国文化。希腊罗马文
化在拜占庭一直没有中断过。同时,由于它
的地理位置,它也接受了东方文化的影响,
丰富了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建筑艺术、镶 嵌画、纸张的发明和运用、《查士丁法典》 上。
而非抽象推理来观察世界。在他的影响下,中世纪的思
想方式开始瓦解。
七、中世纪政治文化的意义和特性
1、承上启下的历史阶段
① ②
希腊罗马文化被相对落后的日耳曼文化所取代。 日耳曼人的统治促进了生产方式的变化。
2、中央集权制的演变和削弱
希腊罗马的政治体制是比较松散的民主管理;但日耳曼 人的国家实行中央集权制,一方面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 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却为以后欧洲政治体制的变革提 供了有益的经验。
中古时期和日耳曼文化
一、背景
二、日耳曼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三、拜占庭文化
四、斯拉夫人国家的形成及其文化 五、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文化 六、中世纪的社会思想 七、中世纪政治文化的意义和特性
一、背景
1、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来自 隶农的不满和反抗日耳曼人的威胁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2、日耳曼人建立的国家
①法兰克王国;②查理帝国;③法拉克的分裂
二、日耳曼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1、加洛林文化
教会垄断文化教育。
讲课语言都是拉丁语。
查理曼大帝复兴文化、
大兴土木、兴修宫殿。
二、日耳曼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中世纪建筑
罗马式建筑;
雕塑装饰,如法国奥顿教堂
的浮雕;
哥特式:高直细尖; 哥特式建筑的代表巴黎圣母 院(Notre Dame)。
巴黎圣母院
基督教义的人性化
巴黎圣母院组图
巴黎圣母院组图
巴黎圣母院组图
二、日耳曼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3、中世纪的教育
骑士制度
三个阶段:侍童、护卫和骑士。
学校
修道院、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
11世纪后,大学教育提到了议事日程上。
二、日耳曼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4、中世纪的宗教
基督教的绝对权威;
教士的世俗化,由此引发的教会内部改革;
十字军东侵目的是扩大教会势力、增加财富
并企图以此控制拜占庭,进而占领穆斯林世
界。参加者有封建主、贵族、教民和农民。
二、日耳曼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5、日耳曼人的神话
北方宗教来自于一本叫
《埃达》的书,其中《旧
埃达》即《诗体埃达》, 写于1050年;《新埃达》 即《散文埃达》由斯·斯 图尔卢森写于1230年。
四、斯拉夫人国家的形成及其文化
东部斯拉夫人又称俄罗斯
人。他们从拜占庭文化吸 取营养,同时继承本民族 的文化传统,创造了优秀 的斯拉夫文化,主要表现
在宗教历史、文学创作和
建筑方面,如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
五、伊斯兰教的创立和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半岛生产落后,阿拉伯人以游牧为生。
伊斯兰文化的中心是《古兰经》和穆罕默德。 8世纪中叶,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成为一个横 跨亚、非、欧的阿拉伯帝国建立。 科学成就 采用两种体裁,即编年史和传记体。
七、中世纪政治文化的意义和特性
3、教会影响的增加
教会利用它在一般人中间的威信加紧对人们思
想的控制,阻碍了进步思想的表达和传播。
4、日耳曼人和其他民族对基督教文化的贡献
① ②
日耳曼人在文化上的贡献 穆斯林的贡献
七、中世纪政治文化的意义和特性
5、中世纪文化的功利性
① ② ③
不同文化的出现
等级制度的完善
①创立代数学;②阿维森纳写出《医典》;③历史著作丰富,
六、中世纪的社会思想
1、经院哲学
产生背景: 11世纪后,教会同王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人们对教会 关于世界的解释的不满。
① ② ③
特点: 试图证明上帝的存在和社会建立的合理性。 通过繁琐的推理去维护教义的神圣性。 宣扬宗教蒙昧主义。
六、中世纪的社会思想
2、阿奎那的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的代表托马斯· 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5-1274),他的学说成为罗马教
会的官方学说。
他的哲学体系被承认为是基督教正典,即托马 斯主义。
六、中世纪的社会思想
3、非经院哲学
阿威罗厄斯(Averroes,1126-1198)以接近唯物主义的 观点评价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认为宇宙万物受其自身固 有法则支配,主张以智力思考为哲学基础。 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1214-1292)主张用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