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20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发展洞察
2020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发展洞察
2015-2023年中国IaaS、PaaS市场规模及增速
241.4 53.7
33.3% 32.5%
321.9 71.2
31.7% 47.3%
423.8 104.8
50.6%
70.4%
47.6%
33.6%
31.0%
30.2%
38.1%
27.0%
28.6%
30.8%
31.0%
32.6% 3657.7
638.2 144.7
• 抗疫(应急公共卫生平台、药 物研发等)
• 疫期社会生活(云视频会议、 智能客服、远程教育等)
• 复工复产(数字化供应链、健 康大数据等)
▷ 客户可能缩减IT 支 出 或 推 迟 IT 支 出计划
受IT支出下降影响, 客户在云上的支出 将同步缩减,但幅 度将略小。
批发和零售业
29.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PaaS市场规模(亿元)
SaaS市场规模(亿元)
注释:云服务整体市场包含公有云、私有云、专有云、混合云等各类部署模式下的服务。
2021e
2022e
2023e
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增速(%)
国内云服务市场规模及结构
IaaS市场增速高达70%,PaaS市场增速持续向好
IaaS市场在国内整体云服务市场中始终是占比最高的贡献者(67.4%),并在2019年创造了逾千亿的市场体量(1087.5亿 元)。由于客户当下仍以“资源上云”为主要目标,IaaS服务凭借极其标准化的产品形式与相对充裕的资源供给,实现引 人注目的高速发展。 PaaS市场依然保持稳步增长,且随着云原生对传统架构的渐进式替代,将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提升规模增速。除数据库、 大数据、AI服务外,不少基础PaaS服务作为带动底层IaaS资源消耗的“扳手”,其市场繁荣度未能在营收层面得到充分体 现。
2020年全球企业用云模式策略
单一私有云 1%
单一公有云 6%
多种公有云 6%
多云 93%
混合云 87%
2020年全球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用云挑战情况
安全性 云支出管理
治理 缺少资源/专业能力
合规 自带许可管理
云迁移 多云管理
83% 76%
82% 73%
79% 71%
78% 75% 76% 69% 76% 66% 70% 56% 69% 66%
44.1%
25.7% 27.7% 17.0%
27.0% 14.8% 12.2% 16.8%
1147.8 982.8 875.7 762.9 600.6
221.9 279.0 356.2 416.9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1e 2022e 2023e 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亿元) 公有云服务市场增速(%)
2015-2023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
2015-2023年中国非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及增速
80.9%
66.0%
40.3% 39.5%
53.4% 43.8% 39.7% 35.8%
4233.6
3117.9 2232.1 1552.5 1011.8 172.1 241.5 336.9 609.4
1087.5 183.8
1605.2 236.4
2144.5 309.1
2809.3 404.9
536.9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2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e
2022e
2023e
IaaS市场规模(亿元)
PaaS市场规模(亿元)
IaaS市场增速(%)
PaaS市场增速(%)
注释:1. IaaS与PaaS市场中均包含公有云、私有云、专有云、混合云等各类部署模式;3. IaaS市场中包含全部计算、存储、网络类服务。
中国基础云服务市场追踪
1
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解读
2
9
数据流量需求强劲增长
4G普及与5G落地拉动流量需求,企业级数据量亦将快速攀升
数据流量需求将是相当长时间内支撑基础云服务发展的核心基石。凭借4G、5G等通信基础设施的领先优势,国内视频、 直播、电商、游戏等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从2014年起爆发,至2019年,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 量已超过8.5GB。随着网络传输速度与资费的进一步改善,互联网流量规模仍有巨大提升空间。 更为重要的是,数据量的内部结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对比2015年与2025年的数据类型,娱乐类数据占比下降明显,而 生产力数据、IoT数据等企业级数据占比则大幅攀升。这无疑得益于AI在更多场景的落地应用以及边缘设备、物联网传感 器的进一步普及。
2020年中国基础云服务 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基础云服务市场追踪
1
中国基础云服务行业解读
2
2
国内云服务市场规模及结构
政策释放需求,国内云服务市场规模突破1600亿
2019年国内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612.4亿元。得益于相关鼓励性政策进入推进落实阶段,企业上云步伐明显提速, 云服务相关支出在整体IT支出中的比例不断抬升;部分大型政企的成功转型具有相当强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上下游及同业 的用云意愿。与此同时,云厂商也保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姿势,在业务拓展方面展示出极强的执行力。 另一方面,随着客户对云的需求从简单的“资源型需求”向“智能型需求”及“业务型需求”进阶,PaaS、SaaS、云原 生及各类行业/场景解决方案受到更多关注。中国的云服务市场逐步迈向结构更加合理、健壮、多元的发展新阶段。
2020年中国不同行业企业中 将加大数字化与智能化办公生产投入的比例
新冠疫情对国内基础云服务产业的短期与长期影响
短期影响:正负面因素相互抵消,整体发展波动不大
房地产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制造业
金融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 信息技术服务业
50.0% 44.4% 41.7% 37.9% 30.4%
▷ 云在疫情中诸多场景上发挥 着重要作用
mUserTracker - 2020.3对比2019.8的重点类别移动App月度使用时长变化率
552.6%
29.9% 5.3%
8.4%
14.7% -5.7%
49.6%
12.8% -11.1%
22.4%
37.3%
整体平均水平 17.9%
视频服务 电子商务 游戏服务 旅游出行 便捷生活 办公管理 学习教育 汽车服务 美食外卖 健康医疗 智能穿戴
2015-2023年中国整体云服务市场规模及细分结构
32.1%
33.2%
48.1%
57.1%
43.6%
34.2%
31.9%
31.2% 5381.4
4100.7
3107.8
2315.4
1612.4
394
520.5
693.1
1026.3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e
IaaS市场规模(亿元)
国内云服务市场规模及结构
公有云托起市场大盘,非公有云成为“下半场”焦点
公有云模式以其相对标准化、规模化的业务优势,更易实现快速“上量”,并在互联网(尤其是视频、游戏)等存量业务 方向中持续获得充沛现金流,在可见的未来市场中将始终占据主流。 但与此同时,受国内客户的安全性/隐私性顾虑及政策合规性等因素影响,非公有云服务在国内拥有超过欧美市场的更大 空间。随着传统行业加速上云,加之纯公有云模式在部分场景实践中的掣肘逐渐显现,非公有云服务市场亦将成为云服务 “下半场”的业务焦点。
低弹性 周期扩容
按需使用 按需分配
独享资源 自行分配
项目实施部署 计划制定
独享资源 自行分配
独享资源 自行分配
公网
专线 网络隔离
公网
专线 网络隔离
内网
资源规模 弹性
大规模 低弹性
大规模 低弹性
小规模 高弹性
小规模 高弹性
小规模 高弹性
服务盈利 模式
服务订阅 按需付费
服务订阅 按需付费
服务订阅 按需付费
与技术赋能需求下对上云跃跃欲试。但行业业务模式的巨大差异及企业需求的特殊性,导致其在选择云计算部署模式时,
往往面对的是“多选题”而非“单选题”。
企业上云的焦点正逐渐从仅聚焦于“利用云计算技术”到“技术与服务并重”。托管云、专有云、真私有云/下一代私有
云等新兴云计算部署概念逐渐兴起并落地,使得公有云和私有云的中间形态日益丰满,也日益模糊了二者的边界。云厂商
疫情对产业的长短期影响
长期看,疫情对客户上云观念的培育起到显著作用
尽管疫情期间,不少企业客户由于业务收缩、收入减少,在IT支出上也有一定收缩或计划推迟,导致部分场景中对云需求 的攀升短期内并未充分体现于基础云厂商的现金流中。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数字化、云化、智能化转型的观念却切实地被
提升至不少企业决策者的日程中。通过一项对中国企业的调研,房地产、交通、制造等传统行业客户均有近半数受疫情因 素影响,计划加大在数字化与智能化办公生产中的投入。疫情大大加速了持续多年的市场教育行为,对云服务市场的利好 将更多体现在中长期。
疫情对产业的长短期影响
在线业务短期内整体受促,视频类服务表现突出
受新冠疫情影响,线下面对面接触受到诸多限制,线上“非接触式”服务得到空前关注,互联网在线业务整体流量趋好。 从细分赛道来看,办公管理类服务的使用时长上升显著,尤其以各类视频会议产品为典型;学习教育类产品的上升主要得 益于各类校内与校外机构的远程教育培训需求;疫情期间的视频服务、智能穿戴、健康医疗等产品也获得了更多使用。总 体而言,视频类服务作为现阶段数据流量消耗的重要场景,其不断攀升的需求将直接拉动市场对基础云资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