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输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第五章知识点

运输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第五章知识点

运输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知识点
第五章综合物流体系和供应链管理
第一节综合物流体系
1、物流系统三大一般要素:a资金(货币);b物质(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能源、劳动对象);c任务目标(物流活动安排、运输计划、物流合同)。

2、物流系统七大功能要素: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系统。

3、物流系统四大物质基础要素:a物流设施(货运站、仓库、港口等);b物流设备(运输设备、装卸机械、货架等);c物流工具(包装工具、维修工具);d信息技术及网络。

4、物流系统分为:社会物流系统、企业物流系统(生产企业物流系统、商业企业物流系统、物流企业物流系统)
5、物流系统七大环节(或子系统):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第二节供应链的特征与管理
1、广义供应链:至少由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的合法组织(生产企业、物流公司、金融机构等),通过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连接在一起。

2、狭义供应链:即企业内部供应链,具有分布在不同区域子公司的大公司,处理公司内部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3、供应链上每家企业相互之间是需求与供给的关系。

4、供应链的四大特性:复杂性、动态性、响应性、交叉性。

5、供应链类型。

根据不同划分标准,供应链可分为:
A稳定的供应链和动态的供应链
B平衡的供应链和失衡的供应链
C效率型供应链(最低成本,匹配功能性产品)和响应型供应链(快速反应,匹配创新性产品)
D敏捷供应链:综合能力最强,及时对需求、供应的不确定性作出反应
E“推-拉”结合供应链:拉动式可以快速满足客户需求,推动式以需求预测推动生产与供应
6、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7、提供供应链竞争力的两个方面:a强化组织集成,形成集体优势;b在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方面更好地合作。

8、牛鞭效应:需求信息从最终客户至最初生产者被逐级放大。

9、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A上游企业根据下游企业订购信息调整需求信号
B批量订购
C价格波动
D限量供应与短缺博弈
E供应链间、各环节间信息不透明
10、牛鞭效应的影响:增加物流成本、影响供应链正常运作。

11、供应链拓扑结构模型:a静态链状模型(例如矿石、油气,最初来源和最终去向都是自然界);b动态链状模型(特点:方向性、层级性,最终去向为客户);c网状模型。

12、供应链设计策略:革新性产品(利润高、需求不稳定),适合采用响应型供应链;功能性产品(例如低、需求稳定),适合采用效率型供应链。

13、供应商如何与厂商建立合作关系:
A了解供应商生产程序与能力,清楚厂商所需产品和原料的期限、质量和数量;
B向供应商提供厂商生产经营计划、经营策略;
C明确双方责任,相互负责,团结一致。

第三节供应链物流管理
1、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管理三大特征:信息共享、协作增强、物流服务灵活多样。

2、第三方物流: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高的物流服务。

3、第三方物流是至少两个以上企业以多重合约方式为第一方提供物流服务。

4、第四方物流:是供应链集成商,通过对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

5、第四方物流基本功能:
A供应链管理功能,即管理从第一方到用户的供应全过程
B运输一体化功能,即负责物流公司之间的衔接与协调
C供应链再造功能,即根据第一方要求,及时调整战略战术
6、第四方物流,可能是第一方与第四方建立合同关系,或者双方共同建立合营的物流公司(第四方物流基本特点),第四方物流是第一方与物流公司之间唯一接口。

7、逆向物流(或反向物流):物品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的运动所引发的物流活动。

8、企业关注逆向物流的动机:环境管制、经济利益、商业考虑。

9、逆向物流分类:
A按回收渠道划分:退货逆向物流、回收逆向物流
B按成因与处置方式划分:投诉退货、终端使用退回、商业退回、维修退回、生产报废或副品、包装。

10、逆向物流特征:分散性、缓慢性、混杂性、多变性。

11、逆向物流管理的重要性:a提高潜在事故的透明度;b提高顾客价值,增加竞争优势;c 降低物料成本;d改善环境行为,塑造企业形象。

12、逆向物流管理的原则:a事前防范重于事后处理;b绿色;c效益;d信息化;e社会化;f法制化。

13、绿色物流: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的物流活动。

14、绿色物流的实施策略:
A梳理绿色物流观念
B推行绿色物流经营(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流通加工、搜集管理绿色信息)
C开发绿色物流技术
D制定绿色物流法规
15、库存控制方法:供应商库存管理(VMI)、联合库存管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作用、进行多级库存的优化与控制。

16、供应商库存管理基本思想:供货方代替用户(需求方)管理库存。

作用:降低供应链库存水平、获得高水平服务、改善现金流,与供应商共享需求变化的透明性。

17、供应商库存管理(VMI)实施原则:合作、共赢(双方成本最低)、目标一致、持续改进。

18、联合库存管理:解决供应链系统中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的需求扩大现象。

是风险分担的库存管理模式,如地区分销中心。

19、多级库存控制的两种方法:非中心化(分布式)策略;中心化(集中式)策略。

中心化策略协调难度大,一是技术上存在困难,二是利益与权益协调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