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政诉讼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政诉讼法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政诉讼法全文
很高兴能够回答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政诉讼法的问题。

下面是全文。

刑政诉讼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安宁、保护公民人身权利、财产
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依照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审理中,依法
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罪行责任、证据事实和程序合法性等问题进
行审查、裁决的过程。

第三条在刑事诉讼中,实行责任制,依法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和辩护权,实行公诉和辩护的相对平等和独立原则。

第四条人民法院在进行刑事审判时,应当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
人的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保护犯罪受害人、证人和辩护人等合法权益。

第五条公安、检察、法院三大机关依照法定职责和权限,依法协作配合,共同负责刑事诉讼工作。

第六条人民法院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根据证据的证明
力分析、肯定或否定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罪责,依法作出判决。

第七条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身份和个人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不得
随意泄露。

第八条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诉讼中的笔录、证言以及手续等资料,
应当逐条核实,认真审查。

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认为准备不妥或者证
据不足的,可以申请补充举证或者申请延期举证。

第九条公诉人、辩护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代理人及其它诉讼参
加人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按照有关规定维护刑事诉讼秩序。

第十条人民法院应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及时、准确地查明事实和证明
确凿的证据,但不得侵犯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和人格尊严,不得非法获取、使用人民个人信息。

第二章诉讼程序
第十一条刑事诉讼的程序分为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四个阶段,其
中侦查和审判分为第一审和第二审。

第十二条刑事案件的审理应当公开、公正、严肃,不能以任何理由拒
绝公开审理。

第十三条刑事案件的审理应当以答辩为原则,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
权进行辩解和申辩。

第十四条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应当有法定证据的规定,必须经过公正
鉴定,并由法庭提问。

不经过法庭审查和证明或者诉讼参加人没有发
表意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罪责的根据。

第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对其实
际情况进行审慎分析和认定。

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应当列入审判记录,依法予以审查,对不利于自己的证据可以在审理过程中否认、澄清或
者提出异议。

第十六条人民法院应当倡导和推行司法公正评价制度,完善评价体系,准确评价法官的审判能力和工作业绩。

对于明显违反法律法规的审判
行为,应当予以纠正。

第三章保全和强制措施
第十七条在刑事诉讼中,为了保证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可以采取
先予保全措施。

被采取先予保全措施的人要求赔偿损失的,可以向审
判机关提起赔偿诉讼。

第十八条公安机关有权对刑案涉嫌人进行扣押、逮捕等强制措施。


制措施的实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依法
讯问、核实、审查。

第十九条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对于情节严重、可能逃避制裁的犯罪
嫌疑人和被告人,可以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或者取保候审措施。

对于拒
不履行判决或者裁定义务的被告人和其它人,应当采取强制措施。

第二十条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应当在规定的时间
内依法讯问、核实、审查。

如强制措施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应当
予以改正或者撤销。

第四章结案和执行
第二十一条在进行刑事审判的过程中,公诉人应当专门为受害人辩护,保障其合法权益。

对于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其他物质损失的,犯
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在刑事判决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代理人和法定代表
人、被侵害人和其他合法权益人有权向审判机关申请执行。

第二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迅速、有效地执行判决和裁定,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正。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法自 promulgate 之日起施行。

与本法不一致的有关规定,以本法为准。

总结:本法旨在保护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并对公安、检察、法院三大机关的协作配合、刑事诉讼的程序、保全和强制措施、结案和执行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和指导,是保障社会安宁、维护社会公正和法律尊严的重要法律。

相关主题